【其它话题】新加坡经济前景的危与机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5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6-11-21 20:22:37  楼主  关注此帖
【其它话题】新加坡经济前景的危与机

上个月在美国旅行,和当地朋友聊天中才知道原来美国国歌《星条旗》是一首昂扬的战歌。

歌词中所唱的:

Whose broad stripes and bright stars thru the perilous fight,

O'er the ramparts we watched were so gallantly streaming?

And the rocket's red glare, the bombs bursting in air,

Gave proof through the night that our flag was still there.

那一刻,我想起了我们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所唱的: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中美两个大国的开国者,不约而同地用炮火与bombs这样的词语激励着人民,既演奏出了振奋人心的旋律,其实也有着提醒着民众居安而思危的苦心。

 

其实环顾宇内,国无论大小,都有着这样那样明显的或者潜在的危机。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一帆风顺未经考验的民族与国家。

比如中国,过去几十年,每一天都面领着新的问题和老的矛盾,从疆独藏独台独港独,到产业升级,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再到钓鱼岛争端,南海仲裁。。。能想出来的问题估计一页纸都写不下来。

其实现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所有国家都面临着振奋经济的难题。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打开新闻,老龄化问题,出生率问题,环保问题,宗教问题,种族矛盾,领土纠纷。。。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刻都在困扰着几乎每一个国家。

这让我想到了这几天在华新上朋友们热议的新加坡如何面对来自区域内港口竞争的问题。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代伟人,他一手带领着新加坡人民用仅仅一代人的时间创造出了辉煌的经济奇迹,将东南亚的小红点打造成了令人羡慕的第一世界国家。但是李光耀先生和新加坡政府时刻提醒着人民不能骄傲自满,我印象很深的是当有媒体自豪的宣称新加坡已经由五十年前的小舢板成长发展成了豪华的游轮,新加坡政府立刻冷静的指出,新加坡只是从舢板1.0时代进步到了舢板2.0时代。

在全球经济百舸争流的环境下,舢板的比喻很精准,它一方面反映出了新加坡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小国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劣势。

但是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政府的良苦用心。毕竟这么多年来,生活在星岛的人们更习惯听到的是在某某权威排行榜上,新加坡又创佳绩,从政府清廉度、社会安全到大学排名,从宜居程度到科技创新力等等。

肯定取得的成绩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所谓谦受益满招损,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能看到不足,才确保小红点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而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国家与人民能够常怀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够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说到眼前,全球航运业不振的大环境下,中国和马来西亚在马六甲合作修建港口,当然未来会对新加坡的航运业有一定的冲击,其实这是新加坡政府早已可以预见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经济行业是不会受到到挑战的,没有一个品牌是不会遭遇竞争的。在全球化的今天,坦然的面对挑战,积极学习努力提升,及时产业转型,才是每一个国家力争上游的根基所在。

在全球航运业萎缩,油价低迷的背景下,一路高速发展的新加坡也许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危机,然而有危机也就有转机。

环顾八十年代开始扬名世界的亚洲四小龙,曾经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然而几十年后差距越来越明显,就是不同政府在面对经济挑战与产业转型时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新加坡的成功之道绝不仅仅是因为占据了马六甲海峡的地利的缘故。

李光耀先生指出:“新加坡必须尽可能地继续吸引来自中国、印度等亚太国家和来自发达国家的人才,吸引他们加入我们的团队。没有外来人才的涌入,即便是美国也不会如此成功。”

在五十年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新加坡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在全球化的今天,拥有全球大视野和亚洲一流大学,吸引着全球优秀人才的新加坡,没有理由不能完成新的产业升级,渡过一次新的难关。

早在几十年前,作为港口城市的新加坡就提出向欧洲内陆国家瑞士学习的口号,这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做法。而近年来提出搭乘中国印度顺风车的政策,也是非常有远见和大局观的。

当然,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走对每一个脚步,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在人口政策,基建配套,制造业升级以及对外政策上,也确实有不是尽如人意的地方。虽然新的困难不断产生,以效率与务实闻名的新加坡政府,相信能够及时做出反应,以更新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产业升级,同时进一步调整移民政策,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建设小红点。

而在中国经济崛起的大背景下,同文同种的新加坡如何能够更好地搭乘中国经济的顺风车,也将是摆在新加坡政府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其实就像一些朋友所说的,对我们这些成长在中国,又选择把青春岁月留在星岛的人来说,中国发展当然是令人振奋,新加坡的稳定发展也是令人欣喜,实际上作为全球唯二的两个华人国家,互相支持共同发展,才是互赢之道,也是全世界炎黄子孙所乐见的。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3,奖励楼主15分以及22华新币,时间:2016-11-22 22:00:03。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6-11-22 20:11:51  2楼
关于新加坡的前景之我的观点不吹不黑,好好讨论,欢迎批评。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我对新加坡的前途看法是谨慎的。把时间轴拉得更长,我认为这是地缘政治的结果。60年代的兴起,和今天的停滞,本质上原因是一样的。不仅仅是新加坡,传统的亚洲四小龙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台湾和香港更甚。 当美国进入新的保守主义,当亚洲大国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包括他们代表的市场机会,是会吸引外部的资金和资源更多的流入的。而在大国更加开发的时候,新加坡一直定位的东西方信使的角色,也会受到严重的挑战。当大家都说很好的英文的时候,还需要翻译干吗? 几十年来,新加坡是以商业和贸易利国的国家,讲的是契约精神下的实用主义(其实香港人很大程度上也是类似)。大多数人愿意在精英政府的领导下做一个乖孩子。但是事物都是两面的。从我对周围本地朋友的观察是,有冲劲的理想主义者少,有沉稳的工匠精神的人少。在国有资本之外,新加坡自己的本土企业现在优秀的很少,我认为是要从文化上去找原因的。(吐槽一句,我对国大的那个knowledge enterprise的口号是耿耿于怀的). 这几年当许多人或纠结或欣喜于自家房产不断升值的时候,跨国型的制造企业,包括区域中心正在不断地向周围国家撤离,去更靠近是市 (more...)
很有思想的分析,点赞一下
变则通,通则久。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作为一个资源缺乏的小国,选择面不可能像大国一样采用全面发展,东边不亮西边亮的策略。只有像瑞士这样走小精尖的道路,才更符合坡的国情。
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然而产业升级的方向在何处?
曾经辉煌一时的半导体产业、硬盘产业,已是昨日黄花。
而曾经效仿瑞士的生物产业,似乎依然前途未卜。
政府应该给与什么样的引导和支持,以期能够成为星岛未来五十年继续辉煌的基石。
这是摆在新加坡政府领导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6-11-23 16:18:47  3楼
呵呵,久仰久仰
今日得见尊容,握个手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6-11-24 18:40:18  4楼
其实坡的成功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全球化,一个是自身的政治稳定和政府效率,中国也如此,所以跳出这两个因素谈未来下结论站不住脚
所以如何更好的利用自身优势,是政府需要思考的
顺势而为,事半功倍啊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6-11-25 10:14:11  5楼
再写一点想法和大家讨论上次写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被不少朋友点赞,挺不好意思的。 我最近也在观察 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就再写一点,和大家交流讨论一下。也利用这个机会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上个回复中我提到了两个观点 ; 苐一 人是一切的最基本因素. 第二 事物是双面的,今天的坏可能是明天的好,反之亦然。 有同学说我讲的大多是文化的因素,可能是因为我是第一条观念的信仰者。那这里我写写第三个观点,资本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终极目的。 如果把知名的新加坡的大型企业以资本结构划分,我大致总结为四类; 一是不少的跨国企业的生产或者区域总部; 二是本地国有资本支持的企业,比如Singtel, Singapore Airline , Keppel 三是国有资本出海寻利,最典型代表是 GIC, Temasek在二,三之间 四是老的华人企业,比如银行业的 UOB,OCBC , 这和政府也是非常深的渊源。有兴趣的筒子可以直接问问在那里工作的朋友。 回到我的关于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观点,这可以衍伸到三个层面: a) 资本是追求成本的最小化,这点大家都理解。新加坡现在已经进入富裕的发达国家行列,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用工成本很高。这是这两年许多跨国公司外迁的最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制造业比如电子业上 ,各个公司以出口为主,没有 (more...)
感谢分享
有深度的思考与见解,点赞!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5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