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加坡港。上个周末跟几个朋友聚了一下,都是些做船油,货柜的老油条。说了说了新加坡港口,随便说,没有重点。
马六甲的港口,跟中国大陆的港口完全形不成竞争。基本上大家各玩各的,新加坡港口吞吐能力增加x倍,也影响不了上海港,反过来也一样,上海港就算再扩大x倍变成宇宙第一大港,也抢不了新加坡港的生意。支撑马六甲各个港口的是其地理位置;支撑中国港口的是其庞大的进出口,2者没有冲突。
如果把苏伊士运河,澳洲,东北亚看成三角形的3个角,那从任何一个点到其它两点的最短距离,数学上叫做费马点,平面几何好的同学,初中时应该都学过怎么论证费马点。考虑到地形的因素,地球上的这个费马点就在马六甲海峡。
所以从经济成本来算,从欧洲出发的混装集装箱船,必然要在马六甲海峡某个港口卸货,再重新装船去各自的目的地,除非你出发点地的整船货柜都是一个地方的。不过这种情况极少。集装箱港口,就好像公车车站,停靠的路线越多,大家就越愿意在此换乘。要是哪条公交线路很有性格的去几百米外自己弄了个车站,有人去坐它才怪。
马六甲海峡就是大大小小的各个车站(港口)的竞争,新加坡港是个超大的站点,在这儿货柜可以找到各种各样去同一个目的地的船。马来西亚,印尼搞自己
(more...)
说的好。重点是银行结算和纠纷仲裁。
几千家银行在坡县有分支机构。轮船货主最担心的是,一旦和当地人发生纠纷。法院,海关,全是黑箱操作,动不动连船代货一起扣押,血本无归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