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情况吧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5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maosheng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1197) 发表:2018-02-19 22:00:53  楼主  关注此帖
去拜年被酸得很惨今天到姨妈家拜年 表姐也回来了 晚上到广州的某著名饭店吃饭 就超大桌子坐满20个人自动转盘吃九大圭(原谅我打不出来那个字) 几年没回国的我真的是第一次见自动转盘啊啊 简直眼前一亮 吃的菜色也是极好的 突然 表姐夫蹦出来一句 新加坡菜比肉贵吧 跟国内比起来这是当然的啊 而且菜也不够国内新鲜 重点来了 表姐附和一句 新加坡很难经常外出去这么吃啊 看我们经常到酒楼这么吃饭 在新加坡就很难了啊 哪里有这边的人这么好都吃到撑了不想到酒楼酒店吃饭了 估计新加坡那边不可能经常这么吃吃这么多吧 新加坡其实就是旅游好 要在那儿住我肯定住不下去 我在隔壁 被她的话吓到了 觉得说的也不无道理 但讲的也太酸了吧 今晚这顿饭只少万万人民币吧 如果按照她说经常这么吃 那一个月光在外面吃就是一笔很大的花费了 还没算上养娃的 上国际幼儿园半年几万 她说一个月营养补充品2000多 洗护都用加州宝宝 问我娃吃什么营养品 我说除了鱼肝油其他都不需要吧 而且鱼肝油都是我记得才给不记得不给了 她说不行必须补 洗护必须用好的总之啥都最贵最好的 不知道是表姐夸张了吗 觉得这样在广州生活 月收入没个10来万 生活不了了吧 整顿饭我没说啥 都是问啥我就答 然后被她酸的 不过没关系 她觉得 (more...)
看情况吧
遇到这种事情,通常有两种做法:
1,笑笑,不置可否
2,装个逼,比如你可以这么说,新加坡买菜是比较贵,但是在餐厅吃饭比国内便宜,越高级的食材越比国内便宜,好吃的餐厅我们基本上都吃过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国内是冤大头多,同样一条东星斑或者老鼠斑,国内是新加坡的两倍价钱。

遇到有钱人炫富的,我就是第一种做法,认怂把。遇到不是很有钱却炫富的,我通常用第二种做法,对方说的嚣张,我就更嚣张,最好说到翻脸,以后就不用一起吃饭啦。亲戚?亲戚算个屁。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aosheng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1197) 发表:2018-02-19 22:41:18  2楼
感觉她一直很嫌弃坡坡反正我给她就是从乡下回来的感觉 国内发展真的很快
主要你这个人太低调了吧
下次再被说乡下啥的,直接顶回去:
新加坡这种乡下光LV就有5,6家,广州这么高大上只有一家,消费能力太弱了。
不要考虑什么亲戚不亲戚的,对付二逼不要太客气。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aosheng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1197) 发表:2018-02-21 12:42:02  3楼
同意国内哪有租房结婚的,我当年来坡也是这辈子第一次租房子住,还是合租。 hdb的设计到现在还是国内经适房的标准,那个土鳖啊。 吃的更加不提了,坛子上不是刚有人吐槽和坡人吃饭的悲惨经历嘛。 能比的也就是空气好点,生活悠闲点。比吃的比钱,真是比不上。
国内租房结婚的人太多了
当然了,都是在外漂的外地人,你没接触过罢了。
我身边多的是。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aosheng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1197) 发表:2018-02-21 16:15:26  4楼
呵呵,换个角度看吧从大数据看,中国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超过90%,数亿农村人口都有宅基地,随随便便盖别墅。就连我们家保姆阿姨,湖北老家也新盖了三层小楼。 从个人体验看,就拿咱们华新朋友来说,好像没听说多少人家里没有自住房子吧,不然马路上那么多乐呵呵跳广场舞的老头老太太住哪里呢? 当然肯定有人会指出来,外地年轻人到北上广深工作买房困难,可是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甚至台北啊。 一线城市房价高,购买不容易,这在全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也不能单单说中国是这个问题。 当然新加坡的国家组屋政策确实是很惠民,但是应该看到新加坡能够推行该政策,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新加坡的国情,比如说,新加坡是全世界最小的国家之一,没有城乡差别,不但人口少而且常住人口中只有一半是能享受组屋的公民。 这是为什么新加坡的组屋政策几乎在全球各个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xinhang1976 邮箱:xinhang1976@163.com 签名由 网易邮箱大师 定制
角度刁钻
首先我就不说你居然把国内农村的土房子(起码99%)叫”别墅“了。
中国城镇自住房拥有率90%没问题,问题在于,计算的时候把成年的未婚子女也算进去了,别说90%了,恐怕95%都没问题。
此外,18线城镇的房也叫房,问题是这些城镇没有给老百姓提供相应的工作,如果回去,除非你是二代,否则连找个合同工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找个专业对口的工作了。绝大部分中小城市的老百姓被迫到外地打工,很难买的起当地的住房,国家却把这些人算进了”有房一族“,我不知道是国家的悲哀,还是这些苦逼老百姓的悲哀。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aosheng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1197) 发表:2018-02-21 16:48:28  5楼
呵呵,好吧绝大部分中小城市的老百姓被迫到外地打工……
你语文不行
我说的是:
“绝大部分中小城市老百姓被迫到外地打工,很难买的起当地的住房”。
而不是说”中小城市的绝大部分老百姓到外地打工“。

怎么着,出国久了连语文都不过关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5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