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市场规模决定了高端人才没用武之地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3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dera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839) 发表:2020-11-14 18:08:28  楼主  关注此帖
社论:吸引高端人才打造新加坡硅谷(z)乍听之下,将在明年推出的“科技准证”(Tech.Pass),似乎是另一种吸引外来科技人才的就业准证,事实不然。这个新计划所要吸引的是世界顶尖的科技人才,人数也仅限500个,而且他们必须在两年内就干出一番成绩,也就是说,必须拥有真正的实力。 有关计划定下了相当高的门槛:一、过去一年的固定月薪至少2万元;二、曾在市值至少5亿美元(约6.75亿新元)或拥有至少3000万美元资金的科技企业担任领导职位至少五年;以及三、曾主导科技产品的研发工作至少五年,这项科技产品的每月活跃使用者人数须至少10万人,或产品能带来至少1亿美元收入。申请者必须能满足三项条件当中的两项。 这一新准证的特点是发给个人,和必须由雇主提出申请的就业准证完全不同。申请者无须受雇于任何企业,便可在本地创业,或在新加坡生根的企业任职、投资、担任董事及提供咨询、入股等。他们也可以在高等学府执教或提供企业培训。  新准证也有异于为吸引科技公司的创业者和创新者、环球起步公司创业者和投资者而设的“创业入境准证”(EntrePass)计划。由于是个人准证,具备了更大的灵活性,让持有者能随时变换角色,游刃于各个科技领域,不必另外申请其他准证。对想要寻找一个理想落脚 (more...)
这里的市场规模决定了高端人才没用武之地
就算框一些人来,最后也是归于平庸。911后那一拨着实吸收不少中印的好苗子和科研中坚。快20年,那帮人中留下来的几乎都已经默默无闻了。主要是人才交流和流动性太差了,有个凤毛菱角人才窝在一个地方不动,不用3年就落下了。

如果把世界看做一个城市,新加坡就是城市的港口兼游乐场,游乐场还开了家银号。

给新加坡打打广告,忽悠大公司在这里放几个职位创造就业罢了。烙印在这混得风生水起,靠的是科技人才?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dera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839) 发表:2020-11-14 18:21:32  2楼
希望这种人过来能开或者主管公司创造科技相关较高薪职位,间接逼迫本地劳动力转型
4百万人就要出不世的人才,不容易
还不说这4百万人文化背景差异之大。群体要出强人,得靠homogeneous的大市场为依托。本地市场小还高度零散化,这里不同种族的本地人直接做生意都不容易,需求也不同。本地化人和中国来的做生意一样很不容易。

好在政府有钱,可以强推,但结果可能是贫富分化大幅加剧。在现今条件下,不管什么种族,不论有何教育教育条件,你总有一定比例的人口坐不上政府强推的快车。没什么东西能突破正态分布,人口基因决定的。你推的越狠,越是更高比例的本地人口跟不上。

keppel, singtel, sia...这一代精英们能赶上上一代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dera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839) 发表:2020-11-14 18:28:27  3楼
市场规模只是一方面而已以色列有啥市场规模,但是人家创新那才是真的创新。
以色列的贸易,金融,科研,人才,产品和美国无缝链接
美国和以色列80年代开始关税互勉,现在川建国加了关税都是象征性的,这程度就算英美之间都做不到。

有些国家的商品才用以色列的材料到达一定比例就可以自由进入美国,你说以色列是美国一个洲也不为过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3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