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八卦】平时中英混搭说话真的很low吗?? 为什么不是处理不过来是因为CPU慢呢?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1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功夫熊猫 (等级:?? - 无法无天,发帖:73611) 发表:2021-04-19 15:30:42  楼主  关注此帖
【吐槽八卦】平时中英混搭说话真的很low吗?? 为什么不是处理不过来是因为CPU慢呢?

3月下旬,《海峡时报》有一篇短文,感慨许多国人缺乏说讲一种良好口语的能力——他们说英语时掺杂华语或方言,讲华语时也得借助英语——说者必须在句子里混杂多种不同语言,才能把意思传递出去。这样的表达,让外人听不懂,太丢人。

同一天,前官委议员郑恩里在面簿留文,呼应上述读者投书。他曾贵为国会殿堂的一员,且积极畅游商海,是个见过世面的国际人,因此他的观点不免引人注目。郑的高见:一、多数新加坡人只会说混杂的Singlish(新加坡式英语),讲这种语言的人,不具国际竞争力。由于外国人听不懂,跨国公司不会优先聘用这类人;二、新加坡是个只会讲流利Singlish的单语社会,它不是双语国度,因为国人无法说讲顺畅的英语,或华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三、Singlish好丢人,这是教育制度的过失,因为它错误地假设每个人都有学习双语的能力。因此,他主张聚焦于培养国人掌握好至少一种流利的语言,最好是英语。

近二三十年来,Singlish的讨论老不凋谢。有人钟情,有人不屑。赞同者站在文化高岗上发声,认为它是本社会认同的标签,是色彩斑斓接地气的文化花朵——语言有生命,长在自家土壤,自然就有在地的芳华。留学欧美的新加坡人回返乡土,相逢亲朋戚友,就像遇见久违的炒粿条那样,情不自禁把牛津腔老美调搁置一旁,投入Singlish的怀抱。

诸君留意否,人说话时,会随环境而调整,对象不同,遣词用句就有别。去到伦敦、北京或纽约,你说话时是不是也忍不住崇洋崇京片子,腔调因地制宜,尝试尽量向它靠拢?犹记得父辈自嘲没文化,却能用马来话与马来人无障碍交往,他们不觉得不要脸,虽然他们讲的是“巴刹马来由”,语法、发音远远不到位,也掺杂了不少借词,可是彼此说得“有来有去”,沟渠浅小然水流顺畅。君是否也有同感:受过良好教育的新加坡人,擅长于语言转码,这一刻对自己人说Singlish,下一刻遇外人就正经起来,转码之快,疾如雷电。

这世界,就是人比人气死人。要是你觉得调查报告靠谱,或是它能满足你一点虚荣,那2019年底发布的“全球英语熟练度指标”显示,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五,亚洲第一。这份调查,以整百个英语为非母语的国家作为对象。调查结果把这些国家的英语熟练度分为“极高、高以及中等”三个层次,新加坡位居“极高熟练度”行列。这样的语言排位,是否说明我们的英语好歹具备国际竞争力?

目前,面积区区700余平方公里的新加坡,约有2万5000家跨国公司;位列全球500强的企业,有三分一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总部。这些数字里边,可有英语熟练度的考量?有文章说,多年来新加坡稳居亚洲国际会议城市之首,国际化的语言环境是原因之一。我们的政治精英队伍里,与Singlish不沾边的有几人?

1979年,重量级的《吴庆瑞报告书》一锤定音,确立了英文在教育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几十年来,中小学课程里除了母语一科,其他科目几乎都以英语教学,所以英文的教与学,在校园里享有丰厚的资源,怎么就学不好惹人嫌了呢?以英语作为家庭用语的百分比,早已超越了方言与华语。英语在岛国的遨游空间宽阔无比,可谓一枝独秀,而今水平遭人诟病,Singlish有越战越勇的态势。

于是,一种声音渐渐亮起:双语政策是错误的,因为并非人人都能掌握双语,所以应该集中火力,主攻英语。看官,Singlish的红红火火,悄然与双语政策对上号,你说我们是否该竖耳警戒?那天,咖啡店的老林问我:听说特选学校可能会被取消,真的假的?还是试水温?哎,这人间事无止境的虚虚实实,真假难辨,老天爷也未必知。

现实很诡异。也是今年3月,莫特洛克(Simon Mortlock)在eFinancialCareers网站发表《“It's Super Challenging”: Banks in Singapore struggle to hire Mandarin speakers》(“这是超级挑战”:新加坡的银行难以雇用讲华语的人)一文,道出岛国华文人才奇缺的窘境,也点出新加坡人须要提升商务华语水平的迫切,理由是近年来中国财富与企业不断流入岛国,殷切渴望具备良好商务华语能力的新加坡人到位打点,以便和中国客户及中方同事有效沟通。偏偏,新加坡一将难求。

文章里受访的人力资源高管吐槽:难寻啊!面试商务中文人才时,他吓到了,挑战何其艰巨。本地金融人能以华语说讲日常生活话题,但来到金融水域,便觉水深脚浮,有点眩晕。能够无障碍阅读与书写华文的才人,更是凤毛麟角,引颈翘首,过尽千帆皆不是。你说,我们的中文水平,是不是更缺乏国际竞争力?

三月天,这两则议论让人蹙眉轻思。这边厢慨叹Singlish没有国际竞争力;那边厢高呼本地中文金融人才一将难求!面对斯情此景,我们是应该执着于挞伐Singlish,主张聚焦提炼单一英语,还是痛定思痛,让华语有更宽阔的呼吸空间?根据现状,当前多数新加坡人对华文没有饥饿感,感受不到地表下炽热岩浆的鼓动。窝在小岛的英语世界里,毕竟暖风吹拂,阴凉的树荫一大片。温暖的是今日,明天的事,就不知道了。反正大家觉得,跑道看似不短,来日方长。

作者是本地写作人



https://ibit.ly/JSVj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3,奖励楼主15分以及22华新币,时间:2021-04-19 22:00:01。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6,奖励楼主8分以及12华新币,时间:2021-04-20 22:00:07。
(huasing.org)正宗好论坛正宗好社区高知好群体欢迎围观华新社团旗下著名品牌为您呈现的华新论坛上华新真开心灌水动力八卦精神为每天积极生活添油加醋本论坛热门板块心情闲聊我爱团购型男靓女狮城宝宝房产车市带您踏上星洲生活娱乐八卦欢乐之旅注册用户参与论坛互动立即获得各种加分升级!
huasing.net huasing.org huasing apps 你们懂得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1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