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什么数据吗?
这有什么数据吗?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13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
笑天
(等级:
8 - 融会贯通
,发帖:9295)
发表:2021-06-12 17:34:25
楼主
关注此帖
[
登录后回复
]
在 华新小号163 的大作中提到:
从疫苗的技术路线看还是重组蛋白的听起来比较靠谱感觉没有mRNA那么激进,效果看起来也不错 不知道新加坡什么时候可以引进Novavax重组蛋白疫苗 话说最近台湾搞出来的国产疫苗走的也是这条技术路线
这有什么数据吗?
实际上,腺病毒和重组蛋白的副作用是最高的,如牛津和AZ
免疫效果却在mRNA和灭活之间
这是一个技术活
如果从副作用角度,灭活最成熟 但牺牲免疫效果
[本文发送自
华新手机Wap版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笑天
(等级:
8 - 融会贯通
,发帖:9295)
发表:2021-06-12 18:35:17 2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Blzrd 的大作中提到:
哎哟,还惦记着银行呢。。。
搞不懂哪出了毛病
天天自言自语
[本文发送自
华新手机Wap版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笑天
(等级:
8 - 融会贯通
,发帖:9295)
发表:2021-06-12 22:37:24 3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笑天 的大作中提到:
这有什么数据吗?实际上,腺病毒和重组蛋白的副作用是最高的,如牛津和AZ 免疫效果却在mRNA和灭活之间 这是一个技术活 如果从副作用角度,灭活最成熟 但牺牲免疫效果
目前数据表明 mRNA还是最强的技术
即使大家期待的NOVAVAX(重组蛋白), 用到6P(2P的时候,对变种的免疫从原来80%+ 降到50%一下), 还是会有自体免疫的风险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笑天
(等级:
8 - 融会贯通
,发帖:9295)
发表:2021-06-12 22:40:10 4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笑天 的大作中提到:
目前数据表明 mRNA还是最强的技术即使大家期待的NOVAVAX(重组蛋白), 用到6P(2P的时候,对变种的免疫从原来80%+ 降到50%一下), 还是会有自体免疫的风险
基本的理由是mRNA不涉及佐剂
而佐剂是副作用之源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笑天
(等级:
8 - 融会贯通
,发帖:9295)
发表:2021-06-13 08:28:43 5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夜一 的大作中提到:
1450就不要出现在这个论坛了最近上蹿下跳的太频繁了暴露的太厉害了 换个号再来吧。
1450是什么梗,笑话?
当然,现在mRNA还是用了佐剂来加强效果,可是和重组蛋白非用不完全不同,
看看清楚吧
不知再说什么?
[本文发送自
华新手机Wap版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笑天
(等级:
8 - 融会贯通
,发帖:9295)
发表:2021-06-13 08:40:57 6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笑天 的大作中提到:
1450是什么梗,笑话?当然,现在mRNA还是用了佐剂来加强效果,可是和重组蛋白非用不完全不同, 看看清楚吧 不知再说什么?
1450或5毛
是湾湾有mRNA技术?
还是天朝赶上弯道超车了?
mRNA第一次实用给k了新冠疫苗
但并不是仅仅适用于新冠疫苗
了解一下技术基础,没有坏处,当然除了免疫以外的其他作用目前并没有数据,
如果担心可选灭活和腺病毒重组蛋白,或者完全不打啊
。。。。。
湾湾不进口疫苗,也不在挺着吗
哈哈哈
[本文发送自
华新手机Wap版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笑天
(等级:
8 - 融会贯通
,发帖:9295)
发表:2021-06-13 08:46:12 7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Ke33 的大作中提到:
呃Object (more...)
谢谢你转发的文章片段
正好说明mRNA可以完全不用佐剂,用了佐剂是加强免疫效果
而且这种特选佐剂不明显增加副作用
不像重组蛋白完全离不了佐剂,而autoimmunity, 完全因为佐剂。
[本文发送自
华新手机Wap版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笑天
(等级:
8 - 融会贯通
,发帖:9295)
发表:2021-06-13 09:55:42 8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Ke33 的大作中提到:
咦昨晚的文字没发上来 我是想表达佐剂也是有价值的,Novavax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它的adjuvant
佐剂当然是有价值的
同时也是激发auto immune的因素
目前的疫苗,包括mRNA和重组蛋白都要用佐剂
但mRNA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可以彻底摆拖佐剂
佐剂本身就是疫苗的难点和关键之一
目前的数据是重组蛋白效果不如mRNA.副作用更大些
包括大家期待的novavax, 没有eua的原因就是这两个,对抗变体效率下降,副作用大
它正在改进中 从2P变到6P.8月在看吧,股价会不会暴涨
[本文发送自
华新手机Wap版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笑天
(等级:
8 - 融会贯通
,发帖:9295)
发表:2021-06-13 10:41:00 9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lgland 的大作中提到:
佐剂引起的副作用是已知的,可控的,心肌炎,心包炎, 显然不是佐剂引起的。
诱发auto immune,并不可控啊
az死的人比mRNA多多了
湾湾的数据 az 8例
莫得纳1例
灭活也有死人的例子
其实,接种疫苗以后的心肌炎发病率,并不比青春期的自然发病率高,原因还不清楚
打疫苗,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zf只是鼓励,并没有强制,害怕副作用可以不打的
任何决策,都可以衡量利弊,再做决定,而不是靠焦虑来决定,会合理一些吧
[本文发送自
华新手机Wap版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笑天
(等级:
8 - 融会贯通
,发帖:9295)
发表:2021-06-13 15:59:21 10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华新小号163 的大作中提到:
腺病毒和重组蛋白的原理是不一样的,不能摆在一起比较的确,重组蛋白疫苗的最大顾虑的确是佐剂,但毕竟很多佐剂都已经研究了好多年了 也有一些佐剂已经在肝炎疫苗中用了一段时间了,科学界对它们的副作用了解更多一些。 mRNA的主要问题就是太新了,人们对副作用尤其是长期副作用的了解实在是太少太少。 就像这次的心肌炎,CDC也承认发病率是"higher than expected",而且确切的原因也不清楚。 个人感觉,mRNA疫苗更多长期的副作用(如果有)就更难在短期内了解清楚了
同意你的数据和说法
心肌炎的自然发病率 大约是10万分之几十(10-80)和目前打mRNA的水准并没有什么差别啊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笑天
(等级:
8 - 融会贯通
,发帖:9295)
发表:2021-06-13 16:03:16 11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笑天 的大作中提到:
同意你的数据和说法心肌炎的自然发病率 大约是10万分之几十(10-80)和目前打mRNA的水准并没有什么差别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49(01) : 6-11
有研究推测心肌炎的全球发病率约为每年22/10万人 [ 3] ,但实际上心肌炎的发生率可能被严重低估。
有报道显示在无法解释的心肌病中心肌炎症的发生率为9%~40%,高达50%的心律失常患者心肌有活动性炎症表现 [ 4]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笑天
(等级:
8 - 融会贯通
,发帖:9295)
发表:2021-06-13 16:53:55 12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华新小号163 的大作中提到:
每年22/10万人是年发病率年发病率和打完疫苗后一段时间内的发病率 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个是疑点所在
因为新技术,多一点思考和谨慎
但是不是一个数量级,一个是10万, 一个是百万为分母
也不能排除是自然发病的可能 - 都在关注研究求证中,没有定论
比如AZ的血栓,基本是定论了(原理上支持), 虽然相比比其他疫苗的血栓率也大概是1/10, 大家还是害怕-因为风口的原因吧
人的思维有点奇怪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笑天
(等级:
8 - 融会贯通
,发帖:9295)
发表:2021-06-13 16:59:28 13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笑天 的大作中提到:
这个是疑点所在因为新技术,多一点思考和谨慎 但是不是一个数量级,一个是10万, 一个是百万为分母 也不能排除是自然发病的可能 - 都在关注研究求证中,没有定论 比如AZ的血栓,基本是定论了(原理上支持), 虽然相比比其他疫苗的血栓率也大概是1/10, 大家还是害怕-因为风口的原因吧 人的思维有点奇怪
比如,口服避孕药的血栓发生率是AZ疫苗的10几到几时倍
女同志不拍避孕药,怕AZ疫苗
为啥子呢?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13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首页(论坛导航)
用户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广告/投稿/纠错
华新鲜事
新手指南
华新的微博
求关注!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