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现在看来很多国家都艰难走过了。
新加坡政府能做的,在做的,也只能是保证疫苗普及,然后开放,减少死亡。
Andy 9x 的言论在国内监管是不会存活的。
在新加坡 也有可能抵触了 anti-foreign interference bill。 因为新加坡也在向国内学习了。。。
比如 政府精英为啥不带头去感染病毒。。。 打了疫苗会死。。。 年轻人不用打疫苗。。。
这位大姐还是多研究一下法律用意,才不会闹笑话。。。
杨莉明强调,国人有权提出意见,甚至批评政府,这在法案下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他是个代理人,背后还有外国势力在推动他、怂恿他,他所有的举动都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利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采取行动。”
对话会另一名与谈者、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卓越国家安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洪正君说,新加坡人这些年来从与外国专家、外企和海外学生交流中学到很多东西。
“我希望法案最终定案后,会有更多行为被列为例外,以便人们理解这些在法律下是可接受的,有助维持我们作为国际枢纽的声誉。”
杨莉明回应时解释,法案的目的不是针对所有形式的外来合作。“实实在在的合作,就算它不被列入例外清单,也不应该感到太焦虑。只有那些颠覆性的、背后有人操纵的、隐蔽的、想要误导我们国民的行为才会受到遏制。”
她也强调,如果个人或机构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外来势力利用,法案不会视为犯罪行为。
《联合早报》和zaobao.sg于9月20日举办“‘防止外来干预法案’出鞘,剑指何方?”对话会,与谈者包括:(左二起)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卓越国家安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洪正君、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联合早报》评论员吴汉钧和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孙婉婷。(李健玮摄)
针对为何有必要立法,杨莉明形容外来干预就像病毒,而立法对付外来干预,就像打疫苗。
例如,法案要求具政治影响力的人,申报与外国组织的关系。杨莉明说,措施的用意是让具政治影响力的人,意识到自己须特别谨慎地处理这些关系,并知道自己有可能无意中被利用。
除了立法之外,民众还能通过哪些方式来防范外来干预?洪正君认为,公民应发挥批判性思维,思考后才分享在网上收到的信息。
孙婉婷也指出,真正的敌人不是外来干预或敌意信息宣传,而是两极分化的社会。她强调,外来干预者善于挑拨现有社会矛盾,我国因此须思考如何让人们更多地聚在一起对话,更包容地与怀有不同理念的人互动。
对话会视频(三之三):“真正的敌人”
《联合早报》评论员吴汉钧也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当你能够听取不同意见时,会让自己的眼界更开阔,如果你只相信一种意见、自己喜欢的意见时,往往你的思想、你的想法就会偏向一边,极端化。
“所以我觉得,可能我们每一个人,最好是多看自己不喜欢的意见。然后确保自己随时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也就是多看报纸,多看不同媒体的新闻。”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11003-1199375
“但如果他是个代理人,背后还有外国势力在推动他、怂恿他,他所有的举动都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利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采取行动。”
对话会另一名与谈者、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卓越国家安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洪正君说,新加坡人这些年来从与外国专家、外企和海外学生交流中学到很多东西。
“我希望法案最终定案后,会有更多行为被列为例外,以便人们理解这些在法律下是可接受的,有助维持我们作为国际枢纽的声誉。”
杨莉明回应时解释,法案的目的不是针对所有形式的外来合作。“实实在在的合作,就算它不被列入例外清单,也不应该感到太焦虑。只有那些颠覆性的、背后有人操纵的、隐蔽的、想要误导我们国民的行为才会受到遏制。”
她也强调,如果个人或机构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外来势力利用,法案不会视为犯罪行为。
《联合早报》和zaobao.sg于9月20日举办“‘防止外来干预法案’出鞘,剑指何方?”对话会,与谈者包括:(左二起)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卓越国家安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洪正君、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联合早报》评论员吴汉钧和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孙婉婷。(李健玮摄)
针对为何有必要立法,杨莉明形容外来干预就像病毒,而立法对付外来干预,就像打疫苗。
例如,法案要求具政治影响力的人,申报与外国组织的关系。杨莉明说,措施的用意是让具政治影响力的人,意识到自己须特别谨慎地处理这些关系,并知道自己有可能无意中被利用。
除了立法之外,民众还能通过哪些方式来防范外来干预?洪正君认为,公民应发挥批判性思维,思考后才分享在网上收到的信息。
孙婉婷也指出,真正的敌人不是外来干预或敌意信息宣传,而是两极分化的社会。她强调,外来干预者善于挑拨现有社会矛盾,我国因此须思考如何让人们更多地聚在一起对话,更包容地与怀有不同理念的人互动。
对话会视频(三之三):“真正的敌人”
《联合早报》评论员吴汉钧也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当你能够听取不同意见时,会让自己的眼界更开阔,如果你只相信一种意见、自己喜欢的意见时,往往你的思想、你的想法就会偏向一边,极端化。
“所以我觉得,可能我们每一个人,最好是多看自己不喜欢的意见。然后确保自己随时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也就是多看报纸,多看不同媒体的新闻。”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11003-1199375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