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再开一点首先政府追求的是生育率,不是结婚率。不过这两件事被现行法律和道德绑架了在一起,非婚生育成为异类。
另一方面婚姻是个反人性的东西,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本来就不是多数,男女都适用。所以很多人活通透了,反而成了不婚主义。这部分人往往还是社会高知阶层。
所以把婚姻和生育解绑,是可以解决一部分生育问题的,尤其是提高高知阶层的生育率。当然,其中又涉及到伦理和抚养方面的问题。我觉得与其堵不如疏,立法规范非婚生育范围(比如满足心智成熟度和经济门槛就颁发准生证,可以享受社会提供各种育娃配套,以区别于那种不应该被鼓励的非婚生育)。
这也要感谢生产力的进步,以前双职工养一个家还捉襟见肘。现在经济独立的女性越来越多,等到生育自由也赋予之后,不婚比例会暂时升高,从而倒逼男性整体适婚特质的进步,长期达到一个社会更稳定的双赢平衡。
其实政府需要的是人,而不是生育率。
我记得李显龙说过,以后不会在增加鼓励生育的措施,缺的人可以通过移民来解决。
这个存卵子,我感觉更多的是经济的考量,估计新加坡很快就有类似的设施和服务。开放到何种程度,看服务的容量。
从婚姻的历史看,家庭规模是越来越小,估计两个人是自然繁衍的最低数字了。以后科技发达了,人可以克隆和基因编辑,估计就可以把规模降到1。
这个存卵子,我感觉更多的是经济的考量,估计新加坡很快就有类似的设施和服务。开放到何种程度,看服务的容量。
从婚姻的历史看,家庭规模是越来越小,估计两个人是自然繁衍的最低数字了。以后科技发达了,人可以克隆和基因编辑,估计就可以把规模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