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是在工程学真正有竞争力的,大概有3成是被耽搁”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2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冬瓜茶茶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289) 发表:2023-03-25 15:36:47  楼主  关注此帖
有人说我是坡黑逢新必黑,说的都是新加坡不好。   咱说的最多也就是提供一个不同视角,你想要看新加坡的软文(证明决定来新加坡的正确性?),国内多了去了,有利益相关的人就要发这个讨生活。   选这ID就是要吐槽的,dera分开不就是"得啦"么,很明显,这些软文我看的烦了。网络的东西和现实就是要分开的,这就是一个虚拟的ID,不用顾忌谁的感受,吐个槽,算个啥,你说这个id什么我都不在乎。   来这里这么多年,我侥幸逃脱了憋屈的环境,但差不多同时代过来的,我认为是在工程学真正有竞争力的,大概有3成是被耽搁了,剩下的大概小一半转行,大一半回国在工程上走的远比这高。别跟我讲什么年薪10w,按川总讲的这都是lowlife,新加坡需要的不是年薪10w的人,它也不缺。你要真往中产看齐,家庭收入50w可以给你一个体面的生活。   不知道哪方搞的认知作战,说什么国人没有印度人抱团互助。我所经历的刚好相反,国人都是尽可能的互相帮助,没人引荐你想转行?要么你是业内超级大牛,要么你够年轻还没算真的入行。磕磕畔畔,我两次大幅度的转行都是靠国人推荐。软文可以看,别被框进去不去独立思考就行。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6,奖励楼主8分以及12华新币,时间:2023-03-25 22:00:01。该帖荣获当日 (more...)
“我认为是在工程学真正有竞争力的,大概有3成是被耽搁”
光耽搁这个词看了给人感觉是在”黑”吧,赵本山不是说过了嘛,混不好就怪大环境,多优秀的人,就算100个去了欧美,那也有一些混的不好,不可能全部出类拔萃,哪都一样。如果不喜欢一个地方,那用脚投票呗。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冬瓜茶茶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289) 发表:2023-03-26 11:43:36  2楼
这里的生活成本就是很高丐版中产的月现金支出 房 12000, 假设贷款300w, 当然我也认识一方就赚30w还住hdb的 车 2500, 车险,税,停车,ERP, 只是入门级欧洲车。 税 3500,得有working mother补贴 娃 2000, 绝对保守估计,我看到的很多家庭开销在6k+,这里的教育资源过于集中,要是进不去好资源的地方,掏钱。 吃 2500, 只能自家人吃,不可能靠这个钱维系你的社会关系。 佣 800 游 1500,换算成一年的话差不多可以让一家人去一趟欧洲或者新西兰。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CPF 4000 衣 300, 超级保守,把女人的首饰衣服放进来,一个月2k算是正常。 险 1000, 保守,只够买住院和意外 水电网信通 700,保守,只有一辆车的话肯定有人得打车。 以上丐版的刚性现金流支出30800,所有非经常性支出都没算。一家一个月拿4w,在这谁能真能保证不被裁员?关键是月薪2w+的工作断档了真的很难找,你愿意退回1w5都没人要你。你要是土著当我没说。 这不是我的收支,完全靠猜。
税跟CPF不能算在里面吧?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2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