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所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8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青锋明 (等级:10 - 炉火纯青,发帖:10495) 发表:2023-08-06 18:18:19  楼主  关注此帖
八卦一下不知道 吴镇宇的儿子读哪个学校。
这一所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青锋明 (等级:10 - 炉火纯青,发帖:10495) 发表:2023-08-06 18:57:18  2楼
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国际学校好?会觉得国际学校就可以轻轻松松把知识学了,然后上个好大学。要上好学校,比如好的高中,好的大学,无论上国际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课业的压力,才艺的精通,一点儿都不会比走政府路线少。我是不相信哪个好高中,好大学是可以玩儿着进去的。当然那种超有钱可以砸钱的,声名显赫的家族除外。
赞同努力一说
但是这还不够,不足以概括我们的娃们。如同长跑,过了所谓极点之后,躯体感受到的不是疲倦而是快乐,同样,经过努力的娃,到了一个阶段,需要感受到的,应该感受到的,不是辛苦,而是无比的开心,这才是娃学习的目的,学习的真谛。人类的大脑解构和躯体解构,也支持这种学习的正循环模式,这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如果娃一直学习时不开心,那就是,娃没找到适合这个娃的学习方法。没有两个娃的学习方法应该是相同的。父母所要做的,不是仅仅督促具体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更关键的是观察娃学习时的情绪,协助娃尽早找的适合这个娃的独特的学习方法。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青锋明 (等级:10 - 炉火纯青,发帖:10495) 发表:2023-08-06 19:00:49  3楼
赞同努力一说但是这还不够,不足以概括我们的娃们。如同长跑,过了所谓极点之后,躯体感受到的不是疲倦而是快乐,同样,经过努力的娃,到了一个阶段,需要感受到的,应该感受到的,不是辛苦,而是无比的开心,这才是娃学习的目的,学习的真谛。人类的大脑解构和躯体解构,也支持这种学习的正循环模式,这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如果娃一直学习时不开心,那就是,娃没找到适合这个娃的学习方法。没有两个娃的学习方法应该是相同的。父母所要做的,不是仅仅督促具体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更关键的是观察娃学习时的情绪,协助娃尽早找的适合这个娃的独特的学习方法。
所谓一个好的学校,就是能起到同样作用的学校
能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引导辅助尽可能多的娃,找的时候他们自己的独有的学校方法,形象地说,父母和学校都是一种催化剂或者酶。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青锋明 (等级:10 - 炉火纯青,发帖:10495) 发表:2023-08-06 19:01:25  4楼
所谓一个好的学校,就是能起到同样作用的学校能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引导辅助尽可能多的娃,找的时候他们自己的独有的学校方法,形象地说,父母和学校都是一种催化剂或者酶。
Typo 找的时候 应为 找到适合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青锋明 (等级:10 - 炉火纯青,发帖:10495) 发表:2023-08-06 22:59:45  5楼
有本书做了蛮多的分析 Think fast and slow 还是怎样 分析了一些 教育系统还是input good out out good . 在一开始的时候 从家庭对孩子是有一股力气, 一股向往, 。 等等。 这几个月 我被差异了。 我同事跟我分享 在英国, 国际学校( 名校, 政商名人以及新贵的孩子等等) 要转学到公立学校, 这样能进入最好的大学生算比较高。因为 大学那边已经发现国际学校的孩子各方面都很有优势。 就是说从概率来说。 国际学校的孩子和自己的整个家庭甚至家族, 概率已经高到需要学校插手来干预了。 唯一: 需要注意的点。 新加坡的教育系统和全球都不太一样。本地人不能读国际。 所以公立学校的水准是在的。。而本地化也绝对是在的。 这是一个对于家庭的规划 问题 多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 我也认识本地人 律师 ,金融等等。 很低调的在国际学校等。 。 我觉得两边都有考量。 除非你问的问题是 家庭收入 40 万, 无继承遗产等其他收入。。 是否该在新加坡考虑国际。, : 这个或许是比较好回答的。 还有不少年轻的父母 超越国内的卷 是否费妈 费爸 这个是超过其他一切的决策点。。 对他们来说 ( 根据媒体信息) 国内摇号的压力出来,一说还是在本地菜场小学,还没有身份, 是有点奇怪的。
嗯,两个字概括的:圈子
一句话概括的话:"读书,除了学到知识,还有加入圈子。"

注释:不要误解,圈子不是指任何的显性的社团或者群体或者团体或者小组。圈子,从来都是隐性的,圈子三因素:背景,出身和志向。有时三种因素会不同程度的混杂在一起。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青锋明 (等级:10 - 炉火纯青,发帖:10495) 发表:2023-08-06 23:02:19  6楼
前提 学费不是造成缩减其他开支。 那么我会觉得很难说孩子适合哪个如果我是你 在没有入籍前 先去国际试试看。 感受一下 然后再说。 我觉得贵有贵的原因。 不然学校作为商业体无法继续。 只是, 跟本地系统比真的比较难了。要自己去体验。 还有本地系统, 成功就成功了 ( 按照普通定义的成功$ 失败比较麻烦( 我觉得这是本地系统的压力) 我自己当时被退学, 跟父母就解释了 为什么我要回归重新开始,我不要苟延残喘。 本地系统很固化。 成绩不够, 连par time master 都没得读。 更别说其他MBA EMba whatever 但我觉得这部分在改变 国际学校, 除了成功。 其他一般般, 不成功 都还可以有一个方向。 这个不是孩子,家庭。 而是校友的圈子。。有点类似商学院 。不可小觑。
嗯,两个字概括:缘分
一句话概括:“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

Note:层主对本地系统的观察和感觉,我记下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青锋明 (等级:10 - 炉火纯青,发帖:10495) 发表:2023-08-06 23:10:50  7楼
而如果谈谈按照最差的估计 孩子在学业 圈子 都不行。。。。 那新加坡本地甚至ite 都是不错的。 孩子没压力。开开心的。 幸福灵魂。 我认识一个车行老板 。 非常富有。无债一身轻。 就这样。 而我觉得教育改革还蛮大的。 其实加入都不行。 甚至性格有点奇怪。 国际学校能够得到一些学校的特殊照顾了。。 帮助孩子逐渐找到自己等等。 毕竟公立学校按照纳税人还是走比较经济的路线。。。。
这是政治正确的话
用这个收尾,比较完整和妥当。

Happy to see ur progress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青锋明 (等级:10 - 炉火纯青,发帖:10495) 发表:2023-08-06 23:13:04  8楼
还是不要说问题孩子吧。。。 就是特殊一点。 需要关爱。
Good
。。。几天不见,进展令人莞尔。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8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