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求助】 在新加坡最后5年要多少花销?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社会百科 | 本帖共有 14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BlancNoir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805) 发表:2021-11-24 10:28:51  楼主  关注此帖
【万能求助】 在新加坡最后5年要多少花销?

假设没有保险,是外国人,在新加坡晚年 最后5年一般经济上要准备多少钱?

 

小孩最初5年花销很透明很好算。 老人没有保险怎么算? 主要医疗护理费用的话,有比较透明的地方可以查么? 

一个老人预备一年10万新币的话,最后5年50万的话,够对付一般的慢性病么?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3,奖励楼主15分以及22华新币,时间:2021-11-24 22:00:15。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华新币,时间:2021-11-25 22:00:14。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lancNoir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805) 发表:2021-11-24 10:51:29  2楼
真是一个悲伤的话题
虽然悲伤,可是这话题绕不过去啊
大多数 新移民家庭 都会遇到。

我就想早点准备好。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lancNoir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805) 发表:2021-11-24 11:21:53  3楼
钱多有钱多的过法钱少有钱少的活法 怎么样都过得下去的 不用说10万一年,5万一年也可以的 多少本地老人有50万存款?俩儿人就100万了。
本地老人都有医疗保险,应该很多都有基本保障
其实最后5年除了医疗保健, 其他应该花销不大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lancNoir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805) 发表:2021-11-24 11:22:51  4楼
老人多大年纪是个问题75岁以下的话,尽量上保险,保费每年少过一万。 75岁以上很多公司不保了,不过50万应该够了。 钱多有钱多的活法,高级私人医院,单人间,药越贵越好。 钱少有钱少的活法,一般私人医院,四人间,一般药就好。
谢谢回复
50万够的话就好。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lancNoir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805) 发表:2021-11-24 12:34:54  5楼
这是又换了一个号?为什么要折磨自己折磨家人5年?
怎么会被你理解成 折磨?
每个人都有最后5年啊。 我就是想问问如果一家人外国人一直在新加坡的话, 花销会大多少。
如果在一起多花点钱也算是折磨的话, 不可以在一起照顾不到就是省心不折磨了 ?

上个号就问了一个父母在新加坡养老善终的问题,就连同帖子一起被删了。 可能论坛管理员也觉得这话题太悲伤。可是这话题是绕不过去的。所以换个问法,再来请教下。 一般可能保险业专家会对老年医疗花销预算比较了解吧?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lancNoir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805) 发表:2021-11-24 12:38:44  6楼
安乐洗在新加坡怎么定义?在国外安乐洗的话新加坡会被法院、保险公司定义为自杀吗?!
是哦。
自杀在新加坡刚刚被合法化 “Suicide was decriminalised in Singapore with the passing of the Criminal Law Reform Bill on 6 May 2019” 那么相关保险等条款应该被更新。

以前自杀未遂的话,法律上规定还要入狱。。。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lancNoir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805) 发表:2021-11-24 15:36:55  7楼
据说安乐死需要亲友签字的而亲密关系的人 谁能做到送你去死呢
不同国家立法估计很不同
新加坡2年前自杀都算犯罪,所以估计安乐死不合法,不管多少人签字。。。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lancNoir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805) 发表:2021-11-24 17:00:37  8楼
好奇,你怎么知道是最后5年?也许3年,也许10年。该准备多少,也无法算。多少都有多少的活法。
我不知道啊。
就是想知道一般慢性病在新加坡治疗的费用。

保险公司应该会有这个数据,就是平均新加坡人,在安歇前5年,在医疗费用上花费了多少。
因为随着寿命越来越长,最后的疾病可能也越来越可以预见,癌症,糖尿病,等等。

如果是新加坡人,会有政府医保兜底。外国人的话,不知道要预备多少才可以在这里养老到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lancNoir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805) 发表:2021-11-24 17:36:08  9楼
计划赶不上变化事先做的预算只是参考以前的情况,到时候可能不够,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人老了应付不来,处理不了,就像前年谁也想不到年底假期出门旅行竟然变得很困难。 养老问题我想过,也给家里的老人做了准备。主要有两点:一是养老资金要有个基本的数目,但不能躺着,要能随着时间增值;二是身边要有年轻人,需要他们的时候一叫就有反应,而且往往反应迅速的不一定是自己家孩子。 定下了原则,就按照这两个方向去安排。比如,我母亲二十一年前来新,总是担心养老有问题,天天挂在嘴上“人老了,不中用了,孙子大了我帮不上忙,退休金换成新币就一点点,新加坡什么都贵,你们不能嫌弃我。”直到用她名字买了房子,告诉她这套房子是她的养老资产,每月收租金,她就再也不提了。 自己养老的事,存钱不一定够,早点做财务安排,即使在家待着也能有现金流入,多收多花,少收少花,养老基本没问题。 至于年轻人这一点,不太相信下一代能够像我一样对待父母,毕竟成长环境不一样。所以未雨绸缪,除了自家孩子,目前周围合作的搭档大部分换成了年轻人,80、90后居多,选人时看人品,现在对他们的事业、生活有帮助,将来谁能帮忙不知道,估计不会太差。 有了钱和人这两点,活到多久只是个时间问题。
谢谢分享
受益匪浅!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lancNoir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805) 发表:2021-11-25 09:33:04  10楼
李光耀当时据说立下遗嘱,不做无谓的救治普通人其实也可以选择这么做
无畏救治的定义
20年前 和 20年后 定义估计很不一样。

不好意思扯远了。
随着生物科技进步,和贫富分化, 本来最后的一点平等,就是生死面前人人平等,也慢慢滑向完全消失了。
商业和政治寡头,在2050年是不是可以达到永生? 刘慈欣在一部小说开头就语言他女儿这一代人会征服 死亡。

但是医疗费用越来越贵是必然的。 即使现有的项目不涨价,新的治疗手段一定是越来越贵的。
话说医疗为什么不会和其他产业一样,在科技驱使下,变得更廉价?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lancNoir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805) 发表:2021-11-25 10:47:16  11楼
按照这个思路,最少2套房是养老基本保障一套自住,一套出租,大概率租金收入和资产增值是抗通胀的,租金收入支付日常生活费用,如有突发情况需要大笔的钱也可以卖掉应急,流动性不太好但有很强的心理安抚作用,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有了钱还得有人,的确自己的子女不一定指望的上,也许人不在跟前,或年纪大了有健康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好能准备2-3班人马,这个还真不容易。
就我们自己这一代人来看
到2050年,完全有可能有 药物或者治疗手段,比如人造器官等。
那么到时候有可能就是 一套 房 换 5 年命了。 所以 两套房不够的。 越多越多好。哈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lancNoir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805) 发表:2021-11-25 11:55:36  12楼
想死的人不会等一年。超过一年后自杀的人也不会在买保险时就计划好了。
是的
计划这么周密的。 一般是他杀。。。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lancNoir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805) 发表:2021-11-25 11:58:56  13楼
这个没法预测,买辆车可能10年除了换油没花费到scrap也可能拆变速箱换发动机
同意的。
但是买辆车需要花销多少,一般家庭还是有个大体计划的。 虽然这种花销开始2年比最后2年要容易预计的多。

这个和人一样。 5岁前的花销很透明好算。 去世前5年就没这么好计划了。

但是正是因为 不确定性,才更有必要作点准备。。。? 华人一般好像买保险意愿不强。 虽然外国人在新加坡老到75岁后也没啥保险可买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lancNoir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805) 发表:2021-11-25 13:18:30  14楼
哎,都是最后5年了生命倒计时了,如果身体还可以动,就选一个 自己想待的地方吧 不一定要选新加坡 这种快节奏的地方吧
一个人的话是的。
但是要和子女一起可以照顾得到的地方。 子女在新加坡的话,也可能就只能选新加坡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社会百科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14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