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之所以剩下的心理成因一、总认为自己很优秀,择偶眼光过高,对男方的长相、才华、学历、人品、经济、地域等各方面都很挑剔,结果择偶范围狭窄。
二、女权主义意识甚强,相处中,男方一旦有与自己观念不同的地方,她们便立即产生反感情绪。
三、习惯使她们只重视自己的感受,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自我。比如,很多“剩女”有洁癖,一旦对方在卫生习惯等方面有她看不顺眼的地方,她便无法忍受。
四、猴子掰包谷,最后错过了最佳择偶时期。在当“剩女”之前,她们常常是众多男子追求的对象,可她总是觉得还会有更好的男士在等着她,最后就被剩下了。
五、很多人可能会因为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所伤,从此固执地认为,她此生不会再有真正的爱了。于是,便有一种自残的心理。
六、事业上要追求成功,不仅仅她自己这样认为,就连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也如此鼓励她。加上情感上的伤害和空虚,导致她躲在自己的事业中,以此为寄托。
七、女权主义思想、自视过高、心灵的伤害等使几乎所有的剩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她们生怕找不到比周围女性朋友的丈夫更优秀的男人,遭人笑话。
=========以上是转载==========
其实简单的说,剩女不是嫁不出去,是嫁不到自己想嫁的人,
(more...)
“剩男剩女”现象可以说是一种进步的表征 z
“剩男剩女”现象可以说是一种进步的表征,说明我们进入了一个文明的社会,可以给予人们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对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能给予一定的尊重和理解。
“剩一族”被分为若干类型
多元的社会给了人们更多选择的机会,也产生了多元的生活方式。以往被人们称为“大龄男女青年”的“剩一族”,被坊间以年龄阶段为标准分成若干类型,并冠之以无厘头的称谓:25~27岁为初级剩女,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故称“剩斗士”;28~30岁为中级剩女,此时机会已经不多,又因为事业而无暇寻觅,别号“必剩客”;31~35岁为高级剩女,在残酷的职场斗争中存活下来,依然单身,被尊称为“斗战剩佛”;35岁往上就是特级剩女,当尊之为“齐天大剩”。
按照中国传统的择偶习俗,男性女性如果按照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知识层次等从高到低,甲乙丙丁次序排列的话,甲男配乙女、乙男找丙女、丙男娶丁女,最容易剩下的就是甲女和丁男了。这与以往数千年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有关,讲究“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在家庭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时过境迁,但是这些古老的观念已然变成集体记忆的一种,深深烙刻在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中。所以钱钟书先生在他的名著《围城》里借方老爷子之口很精彩地阐述了这个道理:“嫁女一定要嫁胜似吾家,娶媳一定要娶不如吾家。”这样的婚姻匹配规律使得甲女和丁男自然成为“剩客”。但是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实际上除了甲女、丁男之外,各个层次的男女均有被“剩”的。谈及缘何被剩的因由,更是各有各的解释。
有人“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了某次失败的恋爱,将所有的情感全部耗尽,再看任何异性都是“除却巫山不是云”,要不就是因爱而寻找昔日恋人的影子,要不就是因恨而发誓找到更胜一筹的对象或者是再也不相信爱情、相信异性。无论爱也好,恨也罢,总之很难从旧日恋人的阴影中移情出来,最终成为剩客。
有人笃信完美主义的爱情观,对未来伴侣的选择一定要合乎自己头脑中为他(她)塑造好的原型,任何的一点点缺陷都不能容忍。每个人在世界中生活,经历的各种人和各种事件,经过我们对身边的异性、小说中的异性、影视作品中的异性,甚至我们幻想中的异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进而发展和形成了我们对于期望中的伴侣的个人构念,这就是人们心中的那个他(她),进而人们又运用生存在头脑中的他(她)的原型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去苛刻地评判现实中的人,一门心思去寻找那个完全对应的Mr. Right或者Miss. Right。可想而知,寻找最完美情人的想法就如天方夜谭般难以实现,日久天长,自己无形之中成为被剩一族。
也有的人在攀爬向上流动阶梯的过程中无暇分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他们来讲,爱情是个奢侈品,只有具有多余时间、多余精力的人才能慢慢享受。以往那些“先赋性”方式,即依靠继承来获得地位和财富的时代已经远去,现代社会一切都需要“后致性”才能获得向上流动,即通过个人后天的受教育、个人努力等因素实现向上流动,获得发展机会。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越来越多的人具有生存性的恐慌,都在努力地攀登向上的阶梯,获得更多发展的空间,无论是不断求学谋学位还是忙碌于工作以谋求资历,总之没有恋爱的时间,甚至没有恋爱的空间,几点一线的生活永远保持不变,连交往的圈子也数年保持一致,剩客地位必不可免。
还有另外一种剩客,即主动“想剩”。他(她)们堪称完美人群的陈列室,自视甚高,待价而沽,要么“害怕婚姻”,要么“只恋爱不结婚”,他们追求完美甚至苛刻的生活,不愿意走进围城半步。
“剩男剩女”现象可以说是一种进步的表征
无论想剩也好,被剩也罢,社会现象的背后总能让我们看到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任何社会现象其背后都有规律,都是一种内核因素的折射。
在剩男剩女的话题中,有人烦恼有人逍遥。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它的确向我们传达了一些积极的意义。传统中国,在我们的父辈和祖辈身上,婚姻的职能是组成家庭、延续生命,所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惯例,走入洞房的一刹那才知道彼此相伴一生的人究竟是谁。“娶妻”为了“要娃”,“嫁汉”为了“吃饭”,这在今天的年轻人来看是匪夷所思的。现代年轻人不再追求空洞之爱,而是享受完美之爱,他们更看重情感的因素,重视爱的质量,也对婚姻伴侣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就婚姻的功能而言,对于现代社会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古往今来,婚姻的功能主要包括:第一,经济共同体,夫妻双方可以组成紧密的生产小组,结合成既经济又相对稳定的搭档;第二,性生活的固定配置,婚内性生活是唯一被许可的和合法的;第三,繁衍下一代,完成生命延续的使命;第四,避免孤独,达成内心的安全感。事实上,这些基本的功能在现代社会部分地被替代化了。首先,婚姻和家庭不再承载更多的经济功能,夫妻双方经济独立,彼此不再过分依赖对方,双方都成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其次,尽管婚内性行为仍被视为唯一合法性的行为,但是社会的宽容度和容忍度已经让很多新生的事物也大有立足之地,婚姻与性相互捆绑的程度已然有所下降;再次,年轻一代在社会心态上发生了许多变化,以往人们为家族而活,繁衍后代和延续香火是自己份内最重要的职责。当今年轻人为自己而活,最在意的是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个人意念,不愿意成为延续后代的工具,对繁衍后代的渴望程度下降;最后,生活越来越多元,家庭避免孤独感和达成安全感的需要都在弱化。这些反映在青年人的心态中使其对婚姻的态度也发生了些许的改变。
中国历来强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伴随着其他社会性习俗的改变,这一传统的观念也进入了破冰之旅,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都找到了自己生存的空间,是否恋爱,是否结婚,何时恋爱,何时结婚都成为了个人的选择。这一点上,“剩男剩女”现象可以说是一种进步的表征,说明我们进入了一个文明的社会,可以给予人们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对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能给予一定的尊重和理解。
但是,伴随着“剩”的背后,来自外在的压力依然存在,个人的焦虑依旧无法衡量。对于希望摆脱“剩”局面的人是不是也可以适时地多一些理智,少一些幻想;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刻;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挑剔。人在路上,需要旅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剩一族”被分为若干类型
多元的社会给了人们更多选择的机会,也产生了多元的生活方式。以往被人们称为“大龄男女青年”的“剩一族”,被坊间以年龄阶段为标准分成若干类型,并冠之以无厘头的称谓:25~27岁为初级剩女,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故称“剩斗士”;28~30岁为中级剩女,此时机会已经不多,又因为事业而无暇寻觅,别号“必剩客”;31~35岁为高级剩女,在残酷的职场斗争中存活下来,依然单身,被尊称为“斗战剩佛”;35岁往上就是特级剩女,当尊之为“齐天大剩”。
按照中国传统的择偶习俗,男性女性如果按照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知识层次等从高到低,甲乙丙丁次序排列的话,甲男配乙女、乙男找丙女、丙男娶丁女,最容易剩下的就是甲女和丁男了。这与以往数千年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有关,讲究“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在家庭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时过境迁,但是这些古老的观念已然变成集体记忆的一种,深深烙刻在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中。所以钱钟书先生在他的名著《围城》里借方老爷子之口很精彩地阐述了这个道理:“嫁女一定要嫁胜似吾家,娶媳一定要娶不如吾家。”这样的婚姻匹配规律使得甲女和丁男自然成为“剩客”。但是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实际上除了甲女、丁男之外,各个层次的男女均有被“剩”的。谈及缘何被剩的因由,更是各有各的解释。
有人“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了某次失败的恋爱,将所有的情感全部耗尽,再看任何异性都是“除却巫山不是云”,要不就是因爱而寻找昔日恋人的影子,要不就是因恨而发誓找到更胜一筹的对象或者是再也不相信爱情、相信异性。无论爱也好,恨也罢,总之很难从旧日恋人的阴影中移情出来,最终成为剩客。
有人笃信完美主义的爱情观,对未来伴侣的选择一定要合乎自己头脑中为他(她)塑造好的原型,任何的一点点缺陷都不能容忍。每个人在世界中生活,经历的各种人和各种事件,经过我们对身边的异性、小说中的异性、影视作品中的异性,甚至我们幻想中的异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进而发展和形成了我们对于期望中的伴侣的个人构念,这就是人们心中的那个他(她),进而人们又运用生存在头脑中的他(她)的原型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去苛刻地评判现实中的人,一门心思去寻找那个完全对应的Mr. Right或者Miss. Right。可想而知,寻找最完美情人的想法就如天方夜谭般难以实现,日久天长,自己无形之中成为被剩一族。
也有的人在攀爬向上流动阶梯的过程中无暇分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他们来讲,爱情是个奢侈品,只有具有多余时间、多余精力的人才能慢慢享受。以往那些“先赋性”方式,即依靠继承来获得地位和财富的时代已经远去,现代社会一切都需要“后致性”才能获得向上流动,即通过个人后天的受教育、个人努力等因素实现向上流动,获得发展机会。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越来越多的人具有生存性的恐慌,都在努力地攀登向上的阶梯,获得更多发展的空间,无论是不断求学谋学位还是忙碌于工作以谋求资历,总之没有恋爱的时间,甚至没有恋爱的空间,几点一线的生活永远保持不变,连交往的圈子也数年保持一致,剩客地位必不可免。
还有另外一种剩客,即主动“想剩”。他(她)们堪称完美人群的陈列室,自视甚高,待价而沽,要么“害怕婚姻”,要么“只恋爱不结婚”,他们追求完美甚至苛刻的生活,不愿意走进围城半步。
“剩男剩女”现象可以说是一种进步的表征
无论想剩也好,被剩也罢,社会现象的背后总能让我们看到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任何社会现象其背后都有规律,都是一种内核因素的折射。
在剩男剩女的话题中,有人烦恼有人逍遥。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它的确向我们传达了一些积极的意义。传统中国,在我们的父辈和祖辈身上,婚姻的职能是组成家庭、延续生命,所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惯例,走入洞房的一刹那才知道彼此相伴一生的人究竟是谁。“娶妻”为了“要娃”,“嫁汉”为了“吃饭”,这在今天的年轻人来看是匪夷所思的。现代年轻人不再追求空洞之爱,而是享受完美之爱,他们更看重情感的因素,重视爱的质量,也对婚姻伴侣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就婚姻的功能而言,对于现代社会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古往今来,婚姻的功能主要包括:第一,经济共同体,夫妻双方可以组成紧密的生产小组,结合成既经济又相对稳定的搭档;第二,性生活的固定配置,婚内性生活是唯一被许可的和合法的;第三,繁衍下一代,完成生命延续的使命;第四,避免孤独,达成内心的安全感。事实上,这些基本的功能在现代社会部分地被替代化了。首先,婚姻和家庭不再承载更多的经济功能,夫妻双方经济独立,彼此不再过分依赖对方,双方都成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其次,尽管婚内性行为仍被视为唯一合法性的行为,但是社会的宽容度和容忍度已经让很多新生的事物也大有立足之地,婚姻与性相互捆绑的程度已然有所下降;再次,年轻一代在社会心态上发生了许多变化,以往人们为家族而活,繁衍后代和延续香火是自己份内最重要的职责。当今年轻人为自己而活,最在意的是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个人意念,不愿意成为延续后代的工具,对繁衍后代的渴望程度下降;最后,生活越来越多元,家庭避免孤独感和达成安全感的需要都在弱化。这些反映在青年人的心态中使其对婚姻的态度也发生了些许的改变。
中国历来强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伴随着其他社会性习俗的改变,这一传统的观念也进入了破冰之旅,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都找到了自己生存的空间,是否恋爱,是否结婚,何时恋爱,何时结婚都成为了个人的选择。这一点上,“剩男剩女”现象可以说是一种进步的表征,说明我们进入了一个文明的社会,可以给予人们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对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能给予一定的尊重和理解。
但是,伴随着“剩”的背后,来自外在的压力依然存在,个人的焦虑依旧无法衡量。对于希望摆脱“剩”局面的人是不是也可以适时地多一些理智,少一些幻想;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刻;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挑剔。人在路上,需要旅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