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 - 揭开海归学术界“毅然回国”的画皮先说一个身边的故事吧。近两年国内最火的学术职位莫过于千人计划了,待遇好的一塌糊涂,好到国外的大多教授也都远远达不到,所以呢,引得身边有志于回国搞学术的博士生博士后和青年教授心痒痒的。千人计划的目标固然是极好的,从字面上看,对申请者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要求申请者至少在国外高校拿到永久职位,也就是说你至少要有个正式的教职吧。但是,你懂得,什么事在中国,基本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前一段听说,我们以前经常一起开会的一个中国老师,申请到千人计划了,他自然是很高兴的,屁颠屁颠就准备回国了。他在英国的职位是什么呢?牛津大学“Senior Research Fellow”,翻译过来就是“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听起来很牛逼吧?但实际上,这就是个博士后职位。博士后,无论你是牛津大学的还是牛顿大学的,都只是个博士后,离传说中的永久职位依然相去万里。
为什么在国外的这个职位这么重要呢?博士后就不能出人才比教授牛么?当然,一切皆有可能,你撞墙几百亿几千亿次,按照量子力学的理论,你也是有个 微乎其微的概率穿墙而过的——你也是个波啊!小概率事件就不讨论了,像那种天才人物,一般也都是被知名大学早早聘为教授的。在英国的教育� (more...)
很不熟悉的朋友,听说的:青千回国一年多,
据说要换工作了,不知道什么情况,就觉得当初不是名校吗?当初不是说有房子补贴吗?当初不是合同好几年的吗?怎么可以随便跳槽的,学渣不懂,求高人指点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