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辰,上个星期来新加坡办了三场音乐会。星期五跟星期六是跟新加坡华乐团合作的黄河协奏曲,非常遗憾没有缘分听到这独特编曲的协奏曲。。星期天的下午,终于有空可以去听这个21岁男孩的独奏会。。。听众的组成跟平常看到的钢琴演奏会的看到的很不一样,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很少,平常看到的面孔并不多见。而听众不是很小的琴童,就是年纪大一些的看上去和蔼可亲的乐龄人士。。。可以说这个独奏会的宣传工作做得比较差,没有多少人知道。。。满眼望去,有很多空位。而且想在网上找这个独奏会的曲目,却怎么也找不到。只能凭借我几个月前看到的小小宣传册的印象,觉得都是很值得听的曲目,扫了一眼节目单,看到了还是很有趣的节目单。基本上是浪漫主义时期以后的曲目,从舒曼的钢琴组曲《童年情景》,到贝多芬中后期偏向浪漫主义的《热情》,再到李斯特的叙事曲,还有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跟现代主义的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这些作曲家风格迥异,内心由此感到一阵兴奋。
走进音乐厅,一架斯坦威映入眼帘,(不过很别扭的是有个大大的lee foundation的牌子放在那里)。找座位后,开始庆幸我的位置居然极其好,第三排,稍微考左,可以清楚地看到键盘与双手还有演奏者的面部表情。再浏览一下节目单,两遍磬钟声过后,张昊辰从后台走出来,身着黑色燕尾服,笑脸盈盈彬彬有礼的点头问候大家。坐在琴前,沉思。将我们带进舒曼的梦幻世界。。。。。。一幅幅童年时光的画面,回忆着克拉拉的俏皮,可爱,而又渐渐变得美丽,优雅。但昊辰似乎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将更多一些的成人的思想加进去,缺少了一点点我想要的莫扎特式的童真。 稍过刻意的雕琢,反而有点破坏了那单纯的美,纯净的,甜美的爱恋。。。。。。这是一组爱恋的歌,是对清澈的童心,对于妻子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的回忆。 有些地方似乎处理得有点生硬, 而小小年纪的昊辰可能还不能体会那种爱情,带有父爱的爱情,那种把自己的公主捧在手心看着她舞蹈的心理。但昊辰清晰的音色,恰到好处的触键,让人觉得这将是颗冉冉新星。
贝多芬曲目热情应该是很多人最熟悉的曲目。 也许与中国大陆宣扬的斗争精神有关,也许与《血疑》这部日本电视剧有关。这 是首我听过无数遍的曲子。里面充满了英雄主义精神。 记得很久以前看巴伦博伊姆指导朗朗这首曲子的录像,才更真切感受到那种激情的迸发,那种不同乐器声部对话,真正钢琴家的严谨与我这类习琴者的渺小。体会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的挑战,翻过一山一山的喜悦,迎着狂风暴雨的精神锤炼。昊辰的处理,完美而流畅。 技巧难度在他面前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他那强大的技术让我想到当年他以十一岁的小小年纪演出肖邦练习曲全套的震撼。 他精准无误的表现,虽然跟我内心的热情,还差一点点“苦楚“的调味剂,却也让人颤栗。慢慢又让我联想起当年自己练习的时候,那么喜欢这首曲子可以让我体会感情喷涌而出,铿锵有力的内心的呼喊,峰回路转的跌宕起伏。最后和弦的紧绷神经,一泻如瀑的最终篇章,昊辰气势如虹的结束了上半场,也由热身进入了佳境状态。
下半场的李斯特,虽然在我个人来讲,不是特别钟爱,但是李斯特的编曲的确是无人能及 (我老觉得他的曲子炫技多于内容)这类的大作品在昊辰的指尖流出,貌似还不错。德彪西的曲目或许才更能弹拨我的神经。德彪西音乐中那种在云端的感觉,似乎是天堂的思考。印象主义让人感受到那种朦胧静谧的画面。山林中松木得香气弥漫,雪山上的冰川凌翘, 还有那庄严教堂的矗立而又被淹没的了无声息。德彪西独特的诗意飘逸,一种不甚张扬的表达。
最后是让人激动的普罗科菲耶夫,不久前,我才意识到,自己开始理解这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和声是心灵撞击的声音,是深邃宏大的灵魂的呐喊。只有用他新的语言,才能火花四溅,硝烟弥漫。没有强大的内心怎能奏出它的雄壮。 第七奏鸣曲是三首二战期间作品的一首,战争在内心的伤痕,流血的苦痛, 让人联想到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事物都慢慢模糊抽象变形,一种声音从身体里跳出来。四处发散。。。有种传闻说这首作品是作曲家写给钢琴家里赫特的, 而很多伟大的钢琴家都诠释过它。 昊辰技术堪称一流,但如果要达到前辈的高度,可能还需要时间的阅历的磨练。但我不能忍受的是他的踏板的力度与噪音。 我承认那些也许是需要踏板的。但是夸张用力的动作,我不能苟同,这破坏了整体的音效,踏板的噪音并不属于作品。
热烈的掌声欢迎昊辰的加演。昊辰依然轻轻的致谢,不好推辞我们的好意,坐下来,沉思一下,没想到那传出了电影《钢琴师》开头的升c小调夜曲。那首让我悲哀哭泣的简单曲子。。那仿佛是我自己在弹,音色音量触键感情,仿佛一模一样。也许这就是我心中那曲子的样子。。感动着,享受着,一曲终了,大调式的结束,让我仿佛看到一道金光让自己从阴郁中走出。。希望他在加演一首,于是,我跟大家不停的鼓掌,终于昊辰再次出现在台上,口中默默念着谢谢。用流利的英文说他将在加演一首前两天音乐会中加演的中国曲目。那是一首中国民歌的改编的钢琴曲。很熟悉的旋律,那似乎是河南豫剧的曲调,是唢呐曲百鸟朝凤。被改编到要有超高的技巧才能够驾驭。一段段流畅的乐段,好像是一串串闪亮的珍珠,晶莹圆润,无穷尽的倾洒下来,让人觉得畅快淋漓地过瘾,不过好像不如我后来youtube的殷承宗的版本更有百鸟的感觉。说实话,好像弹太快了。。。
演出结束了,有签名会。 拿着手上的节目单去排队。我除了拿过傅聪老师的签名外,还没有拿过别人的。这次还有机会照相,可惜没有相机,看到国大的教授在那里拿着相机饶有兴致的拍照,心里觉得有点遗憾。慢慢快要排到我了,前面一老者也是自己来的,要我帮他拍照,我终于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般请他帮我用手机拍。轮到我的时候,我把节目单递过去,昊辰平静地向我微笑然后签名。准备照相。 我的手机是很普通的那种,也许是我太紧张没有说清楚用法,老者好像不很会用,然后等了半天没有按动快门。于是我再教他一次另一种拍法。 终于找到方法按到快门了,却没有拍到我的脸。他要回去拍摄的那个状态却又找不到,我再一次调回拍照状态,这时候旁边的工作人员有点不耐烦了,主动出来代替老者帮我跟张昊辰照相。 在我心里这个过程好漫长,非常抱歉的觉得占用了很多时间,于是小声地跟昊辰道歉:对不起,占用了你很多时间。他轻声地毫不在意地说:没事,没事儿。依然微笑依旧地跟我又拍了一张。我突然觉得好感动,也许在我的眼中,他是比我小十岁却令人崇拜的偶像,但在他自己眼里,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是对音乐对钢琴热爱的演奏者。照完相我匆匆的走了,听工作人员介绍后面是华乐团某某大牌人物。也许是这样,他急于出手帮忙吧。
走回地铁站的路上,我想了好多,从米多莉到朗朗,米多莉一出场时的那个气场那种阵势,发出来的电磁波,让人觉得望而生畏。她的那种唯我的境界是一种震撼。虽然我不怎么喜欢她演绎的巴赫,虽然那是大胆的尝试。朗朗出场,也有一种气,他那双会发光的眼睛,不逊的头发 ,看上去没有架子,但还是有极强的距离感。就算是傅聪老师也是有比较难让人接近的味道。而王羽佳有一种冰美人的气质,。。。这些在张昊辰身上似乎丝毫找不到,虽然获得了国际金奖,但他还是个邻家男孩,走在人群中,你也不会人得出他,他是逍遥派,平易而泰然。虽然照片不是很清晰,我却也觉得很开心。衷心希望他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