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桐音别馆】转一篇自认为的好文 - 语音学方面的
<<始页  [1]  末页>> 

【桐音别馆】转一篇自认为的好文 - 语音学方面的汉字大同研究 HANZI WEB 汉语言文字研究者共同的家园 本页更新:2002年09月09日
大同首页 汉字论坛 最近更新 会议活动 学术交流 网上文摘 参考资料 新书推介 友情链接 目录索引 大同基金


大同汉字——汉字论坛——万国语言定理——语音


3 语言进步的方法应该是增加人类感官的灵敏度

  在‘内容介绍’中我们知道,语言学的一个目的是针对日益膨胀的词汇,解决如何使人以最快,最简单的方式来掌握它们。或者说 如 何改 造语言以适应这个目的。在‘万国语言定理’中我们谈到达到这一目的的数学方法。但是,像其他‘守恒定律’一样,语言学 的 资源也不是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一天,人民也会发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本节就是讨论语言的资源---语音种类。语言学家已经知道人类 能 够 分 辨 出的声音种类是无穷无尽的。 P4233MELLON与麻省理工学院对耳音的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听觉中蕴藏着远比人们曾经想象过 的丰富 得多的信息。从此我们很容易想到,利用了‘声’的语言会比不利用声的语言多了一招。此外,几乎所有的语言学家都承认,人类能够辨别或者分离出来的发音几乎是没有限制的。能从同样的声音中了解更多的信息的人一定比别的人更明白,更容易了解世界。比如为了突出语音的重要 性,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在他的剧本“卖花女”PYGMALION中 塑造了一位传奇的语音学家HIGGINS。他能够从英语中分辨出130个 元 音来。凭着这个本事,他训练一位漂亮,但是地位底下的卖花女,使之成为一位上流社会的明星。虽然有些夸张,但是,我们还是从中得到启发,如果这130个元音不是用来包装明星,而是使全人类享受到更多的信息难道不是更有意义吗?由于“声调”仅对元音起作用,所以对于英语来讲‘一声’的A与‘二声’的A应该看作是两个元音。换句话,中国人各个都能发出和识别一百多个元音。HIGGINS就算不上什么传奇了。既然发音的种类可以是无穷的。那么,拼音文字实际上只是从这些声音中选择了几十种来进行表达。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有希望 认清 语言的发展,从而找到人类共同的方向,以找到世界统一的语言。P4531 建 立一个真正的独立系统需要考虑到所有可能发生的,会影响 系 统运行的事件。从中国的实践我们看到人类还可以利用更多的声音种类来进行交流。但是学会掌握这些声音符号所需要的时间是与其个数成正比的。考虑人的寿命,人类对于这些声音种类的需要及可能之间是要有一个平衡的。

  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人发现了语言发展的方向,“万国语言定理’只不过找到了它的数学模式而已。比如:P4053没有人提出语 音变 化的 最终目的是什么。只有LINDBLOM受到进化论的影响提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动力在改变着发音;LINDBLOM和MADDIESON找到几个证明,比如语言喜欢采用简单音而非复杂音。根据“万国语言定理”人类的语音发展是挖掘语音的潜力以简化交流,学习及思维的时间。这一点与目前的认识有所不同。

  P4053也可以看到,使听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接受,使语法更加清楚,语言更易掌握,更易记忆,也是发音改变的目的。对于上述两方面的 综合考虑,人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发音个数虽然增加,但要考虑到互相之间不能混淆或者说是清晰度的问题。两者似乎应该有一个动态平衡。但是,考虑到菲尼基人不能辨别元音,而拼音世界不能辨别‘声’的事实,我认为,也许,人类辨别声音的能力几乎是无限可增的。

  P2607 “中世纪 英语的改变是元音的变化引起的。人们称之为GREAT VOWEL SHIFT它无非是希望缩短发音时间而已。”

P2593的MORPHOLOGY NATURAL中认为音位学的自然发展或变化的目的是导致发音及听力上的最大可能。这种解释虽然与“万国 语言定理”一样,可是,我认为拼音文字的发明正好与这个方向相反。

  张世禄先生在<汉语语音发展的规律>一文中谈道:“关于汉语语音发展的趋向问题,前代学者曾经有‘古音简,今音繁’ 之说,认为周、 汉上古音中声、韵、调的种类比<切韵>,系‘今音’韵书中所反映出来的要简少。现在研究的结果正是适得其反。从汉语的上古音到中古音再到近代音,观察声、韵、调三方面发展的趋向,应当得到‘古音繁,今音简’的结论。”

  张世禄先生在<从日本译音研究入声韵尾变化>一文中谈道:“语音的转变,常是朝着节省劳力的方向走的同化作用就是 音素趋同;异化作 用就是音素趋异;两者似乎相反,其实都是要免除说话发音的困难。”

  张世禄的<中国语的演化和文言白话的分叉点>中写道:语音“单纯化的趋向并非各处一致,因此,从隋唐迄今,又产生了许 多不同的方 言, 大抵东南和南方一带语音单纯化的进行比较迟缓;所以这些地方的方言很接近于古。长江以北诸省以及中部西南地 方,语音比较的 统 一,我们认为‘官话区域’的,这种单纯化的进行比较急切,所以,那些地方的语言是很现代的。其中尤以北平的方言更为先进,所以我们现在用它作为国语标准,也是因为它是中国最现代的一种方言。”“语音单纯化的趋势进行愈剧烈,语言上音缀的种类愈形贫乏,而同音语词的数量,也愈以增进。现今的北平语是中国方言里一种最现代的,也是一种最可怜的。隋唐时代已经有很多同音语词,足以使口语发生障碍;至于现今的北平语上,同音语调更是激增,这种含混的弊病,更是显著。”

  在这里,我想谈的是,迄今为止,所有的语言变化都是自然形成的。为什么上古的发音那么复杂?由于上古人的文字记载少, 人们害怕同音 的词汇出现,于是尽力将每一个字赋予一个发音,为了这个目的几乎是不择手段。到了后来文字记载多了,发现,即使同音的字多了也不会出现太多的同音词,(说到底,还是生活不够丰富)于是,人们就将那些有价值的音保留下来,无价值的音如双辅音则被淘汰。此外还有一点要说明的就是,即使声、韵、调的个数相当多,也不见得全都被利用上了,比如粤语中就很少有几个音用到六声,相比之下,普通话中用到四声的音就多得多。目前,汉语常用字说是5000,其实一般人也就用到三--四千,如果普通话中的2500个发音都能用上,那么每个音仅代表两个 字。就算是用新华字典上的一万多个字来分摊这些音也不过是四个字用一个音。如果还能加上几个声的话,那么汉语的同音词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

 从西方语言的发展来看,由于他们使用的是拼音文字,所以应用与汉语发展相反‘古音简,今音繁’古音之所以简并不是真的发音贫乏而是他们的古音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信息没有利用上。

  事实上西方人一直羡慕汉语的单个发音。四百年前,当第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时就有人认识到世界应该采用这样的语言。德国 语言学家 芬 克F N FINCK认为:“汉语有两种特性共同存在着,于是使这种语言的组织上显出很奇异的状态。一方面,汉语的词汇 中的大多数只包含单 个的音;另一方面,这许多单音的词汇对于语句全体的关系不是用词汇本事的某种标志来表明,而是同固定的秩序和附加的词句表明。”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西方人理解汉语时往往把汉语中两个字的结合看作是其中一字为词根,另一字为其前(后)缀。这种理解并不完全。更确切地讲,两个字没有从属关系而类似于英语的复合词。英国人需要理解的是;由于汉语发音种类足够多所以在创造复合词时,每个组分的发音简短,即使把所有组分的发音连在一起也往往没有英语一个单词所用的时间长(或功率 大)。  

张世禄在他的<汉语在世界上之地位>.一文中谈:“耶斯拍孙氏OTTO JESPERSON首创<语言进化论>PROGRESS IN LANGUAGE,一变十九世纪以来谬误的观点。耶氏以为古代语和现代语革有特别的性质,因此推求语言变迁的倾向;据理推断,这种变迁是进于有益的方面;所以语言进步论绝不是欺人的话。综括现代语的优点:(一)语词形式比较简短,学习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古代语就要减少。(二)形式的变化简单,记忆的负担就要减轻。(三)语词形式既然变化很少,就近于有规则了。(四)语句的组织比较有固定的原则。(五)语词离开语尾等而独立,意志表现更觉得便利,从前造句的困难,现代多以减除了。(六)综合语里的语词,多笨拙累赘,现代语上多已废除。(七)语词有固定的序次,发言者和听受者之间意义容易了解。各种语言里虽然进步迟速不等,而文法简省,形式单纯,实在为世界语言共同的倾向。凡有历史可稽的语言,都以应用便利,表现显明而日趋简单化的。近来语言学家以为古代语布置周密,现代语比较疏漏;但是周密疏漏,必以意义的表现适可而止;还是近代语比较合于实际。从耶氏的话来看,可以知道语言由综合而进于分析,乃是进步的现象;十九世纪的学者所说孤立语(词:译者加)最初等,正是适得其反。我们应当说合体语复综语最初等,变形语次之,纯粹的接合语又次之,而孤立语最高等。”其中的‘孤立语’一词基本上指汉语每个意思单位相对独立而言。

 从以上的一些摘录我们看到,语言学实际上也符合“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规律。而且前代大师们已经发现了这一点。

既然增加发音种类个数是语言发展的必然。那么下面讨论一下方法问题。事实上,不仅古希腊人在菲尼基人的基础上增加了元音 曾引起过 发音个数的猛增。西方各国的发音种类个数都在随着历史的文明进程而增加。中世纪就有一位没有留下名字的作者在增加了几种新符号的基础上找到了36种可以区别的元音希望以此改革拼写符号,遗憾的是他的作品直到1818年才发表。1869年A、J、ELLIS发明了一张以250个符号来表示的英语发音图,他想以此来将英语的形与音完全结合在一起。在西方,没有发音上的实际增加,这些符合是不会出现的。这说明一个道理:如果发音个数多于符号的个数,那么发音时总要受到符号的限制,或者说发音迁就符号。反之如果符号的个数多于发音个数,则发音不受限制,或者说符号迁就发音。从这个角度来看,汉语的拼音化问题是否有必要进行还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因为一旦汉语进行了拼音化改造后就意味着汉语的发音种类不会再毫无约束地增长了。

  除了增加发音种类个数以外,增加双辅音也是一种增加发音符号的方法。不过目前的西方学者总是从‘内部习惯’上找答案。不 愿意将其 他语言摆在一起,从外部寻找数学规律。“为什么在英语中BR、BL可以联用而RB、LB、KZ、TP、LS与ZV就不 能联用?内中 是 否 应该有一种规律来控制这种现象?”所以英国人认为:说话以前总是经过一种发音上的安排,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 种安排没有被说话人 察觉到。音位学的目的就是研究当人们准备发音时,各个发音单位是如何安排的,它们采用什么公式来组织发音顺序。不少人都发现了这样那样的发音定律,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POLIVANOV提出的:“如果声音受到了语言中其他实体的影 响,声音可以分裂成几个实体。” 当 然, 在研究中音位学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语音学的内容。

  “ 斯脱克斯派研究了希腊语中的结构,并提出三点1的声音序列模式实际上是从有意义的成份中演变出来的,2依照这个模式某 些声 音序 列可以预测,3某些声音序列从发音角度讲根本不可能。”发音种类随着时代总要增加或“进化”的,拼音文字既然不能 横向 “发展”成 “声”,只好勉为其难地纵向发展,将几个音读得快些,这就是双辅音及双元音的出现。双元音在汉语中变成了一个 单独的音,而英语中还 有 双音的痕迹如:CHAOS、DIAL等,当然与音节的划分也有关系。双辅音现象在中国古代也出现过,林语堂及陈独秀对此都有过研究。1981年台湾学者竺家宁先生的论文<古汉语复声母研究>为古汉语构拟了五类十七组共六十个复声母。但是为什么现在消失了呢?原因很简单,许多单辅音--这种更快的载体都没有充份利用,那么要双辅音何用?从此也可以看出,以拼 音 文字的角度来进行划分发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音位学的基本单位主要有两种:辅音和元音,人们常称它们为“节段” SEGMENTALS而重音、声和语调常被叫作“超节 段” SUPRASEGMENTALS人们发现语音学的规律中如果包含节段的单元太小,那么超节段对它是不起作用 的 。这是从英国人的角度看问 题。

  从P3130中我们看到西方语言学家惯于将‘声’与‘重音’混为一谈,统称SUPRASEGMENT,其中SUPRA有超和大的 意思而 SEGMENT是节片的意思。这就代表他们认为‘重音’和‘声’是比‘元音’及‘辅音’大的节片因为‘重音’只能作用在多个音上,当然它要比单个音大。这种思路其实等于把汉字中的,作用在一个单音上的‘声’排除在外。 整个西方语言学界至今无人 纠正这个错误。这说 明 西方语言学家对汉语的不了解。 而其实按照汉语规则, “声”对任何韵母都起作用。 P4531很多语音技术 的研究者以为听觉与发音之间 的 物理声波可以一对一地将信息连接起来。不幸的是,这种假设是不完全和没有结果的比如重音与声就没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P3124中说:重音 在 发音时,总是避免使其两个重音的距离太靠近。比较OPERA,与OPERATIC 就可以明白。重音不 但要考虑在呼吸上是否 允许,而 且还必须作用在两个以上的声音上,在单音上根本不起作用。语音学的发展 使语言学家了解到更多的发音信号的细节,从中发现,即使是 同 一 个 人, 他两次所发出的同一个音也很少是完全 相同 的。从另一方面 讲,为了交流信息的目的,这些微小的差别是无关紧要的:许多 发音 上的微小不同对某个团体的成员来讲代表着同样的意思。也就是说这种微小的发音上的不同在人们眼中是同样的声音安排(从此也可以看出,以发音输入电脑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因此这些微小的发音差别,不会在这些发音计划(符号)中表现出来。从此也可以看出,为什么菲尼基的发音符号中不需要元音字母,而英语的发音符号中不需要‘声’。两者都把这些符号当作了‘微小差别’而不是载义信号,当然这与从小培养的,接受者的听觉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在所有的语言中词或字代表的意思可以不一样,书写符号也可以各异,但是发音器官却是一样的。这一事实使得人们很早就希望从发音上找到人类语言的共同点,有了一个共同点,就可以象代数中找到了等式。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解决。1966年GREENBERGIAN在他的“统一语言”中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不过收效不大只发现了三条可以世界通用的规律。1所有语言都有元音,2所有语言都有辅音,3所有语言都有停顿。之后的CHOMSKY 和HALL从人脑的内部希望找到对音 位体系的一致认同,不过它仅 停留在 理论阶段。这里要指出的是,他们的发音种类增加的过程实际上没有增加多少新的音而是调整了各个发音节段的动作的快慢而 已。我们制定 发 音单位的目的却是要从时间上统一发音。这两个概念是水火不相容的,所以,在拼音世界里虽然对发音研究了几千年,但是至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从非拼音语种来考虑问题。汉语的拼音化进程至今没有开始,中国人头脑中绝没有固定的应该如何发音的模式,想怎么发音就怎么发音,只要能够和别的音加以区别,什么也不用顾虑。拼音世界的符号总的来讲是随时代而增加的。当然,为了挖掘更多的声音信息最好保留汉字原有的方块形式。但是另一方面,过去中国人受到后文中介绍的胡适,钱玄同及陈 独秀等人的影响不敢以汉 语作为 世界语言的发音标准来考虑。这也正是我想到要这样做的原因。

  英语和汉语在发音上的根本区别是前后音结合时,英语有框框,汉语没有 。 这个特点反映到句子上就变成英语有语法(前后 两词结合时 要 有框框,当然,语法的出现还有别的原因。)而汉语没有语法。  

P3189谈到,重音与声的区别是:两者都是作用在音位学某一领域,其最大的不同是重音作用在单词上而‘声’则作用在音 节SYLLABLE上(这里应该指明一点,西方音位学既然关于发音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那么作者所使用的SYLLABLE一词的定义是什么就很难确定了,西方语言学中目前最大的障碍也许就是没有一种性质,单词或理论是确定的,所有的讨论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我认为由于重音作用在比‘声’更为抽象的区域上,所以以声来定义定义单位更为确定。ELL在讨论‘声’时主要以日语为主认为日语有高,低‘声’。作者从日语的研究得出结论:声并没有传递更多的信息。理由是日语的高H,低L声如果按照四个音(节)组合时应该有16种之多,它们是: HHHH,HHHL,HHLH,HHLL,LLHH,LLHL,LLLH,LLLL,HLHH,HLHL,HLLH,HLLL,LHHH, LHHL,LHLH,LHLL。而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利用上,由于生理的需要,仅有HILLL,LHLL,LHHL,LHHH四种。作者虽然 也 提 到了汉语的四声可以自由使用但是没有作任何进一步的分析。根据这些线索,作者认为发音应该以重音作为标准,因为它考虑了人们生理上的需要,也就是两个音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说某些音是不能联系在一起读的。这是中西方语言的又一个区别,就是汉语中任何音都能与其他音结合。它使汉语发音的组合使用率大大高于西方语言。 而日语在许多汉字上都采用双音来读,这样, 它便类似拼音文字那样前后两个 音互 相 掣肘,不能重复发挥自由组合的作用。作者利用了日语的弱点来否认‘声’的作 用是不足为据。

  下面讨论一下增加一个发音后,对于整个发音系统的影响。 P2597中写道:“1985年DRESSLER提出理想单词的尺寸 是2~3个音 节。”为什么会是这样?我认为,这与发音的个数或者音节有关。音节既然有争议,所以,一种语言里,到底有多少音节,很少有人统计过。而且某些语言中的划分也不能用音节划分。所以只能将发音种类近似地代替音节的个数来进行计算。 上面谈过, P4106对317种语言的 研究 发现最少的语言有6辅5元,而最多的 有95辅49元。 当然,其中许多音素是否能称得上是单音,及能 否组成单音还有待研究。不过它给出一 个大概的数据。以CV发音的种类最多是95×49=4655;最少是6×5=30。而目前任何一种能够与现代社会接轨的语言至少有十万左右的单词。所以无论哪种语言,要想拥有这样多的,可以区别的发音种类,其大部分发音种类必须是2~3个发音种类的组合。人们听惯了这种类型的组合就觉得它非常亲近。但是当各种语言中的词汇量无限增加时,这种平衡将会打破。为了解决日益增加的信息量的问题,人类一直采用增加发音组合的方法。因为它是最可靠,也是最保守的方法。从“万国语言定理”中我们看到,这种做法将导致信息交流与思维的时间加长。因此,它是不科学的权宜之计。科学的对策应该是增加发音种类的个数以保持现有的,理想词汇 (2~3个音节)的平衡。

我们来看一下,究竟增加一个发音种类会带来什么影响?根据和的平方公式(N+1)(N+1)=NN+2N+1可知,每增加一个发音种 类就等于 增加了2N+1个双音组合。(N代表原有的发音种类个数)而根据和的立方公式可知(N+1)(N+1)(N+1)=NNN+3NN+3N+1可知,增加一个发音种类等于增加3NN+3N+1个三音组合,依此类推。 在“万国语言定理”中我们看到,发音种类个数与元 音(韵母),辅音(声母) 及声调 的数量成正比。所以增加三者中任何一个的个数都等于增加另外两者的倍数。换句话,增加三者中数值最小的会使总数的数值增加得最快。比如有21个声母,35个韵母和4声。三者中“声”的数值最小。所以每增加一声会使发音种类的总个数增加得比任何其他两个音素来得多。从实践中我们看到,人类利用声音的种类也的确随着历史逐渐地增多。

  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发音资源: 

闽南话中有14个声母,77个韵母。但是韵母中有些发音多于一个发音种类,如IAP,UAT,IAK等。闽南话中声调有7种:

调类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去 阴去 阴入 阳入

例字 军 群 滚 棍 尽郡 骨 滑

调值 55 24 53 21 33 21 53

本表来自张振兴所著<台湾闽南方言记略>

  潮洲话有22个声母,79个韵母。韵母中也有类似IK形的。潮洲话有8声:

调类 阴平 阴上 阴去 阳入 阳平 阳上 阳去 阳入

调值 33 53 213 2 55 35 11 5

例字 分 粉 训 忽 云 混 份 佛

本表来自李永明所著<潮洲方言>

粤语中有19个声母,53个韵母和6个“声”

声调 阴平 阴上 阴去 阳平 阳上 阳去

声调符号 1 2 3 4 5 6

调值 53 35 33 21 13 22

例词 夫 苦 富 符 妇 父

上表选自曾子凡编著的<广州话、普通话口语词对译手册>

  但是选用普通话作标准主要是考虑到普通话的韵母中没有像AK、IK等轮廓不清的音。

英语中的‘声’TONE与音乐中的‘音’同为一字。‘音’至少可以分成八个,每个‘音’都能负载任何字,从此也能看出人类对声音的 分辨能力还有很大的潜力。事实上,我与西方学者交流时,如果他们对‘声’没有认识的话,我就用音乐的‘音’来举例。效果很好。

  目前还没有语言学家尝试使用现有的发音符号以外的信息。我认为,起用这些新的信息有助于发音及意思上的稳定。 P3478一般低等文明中 的 习惯语的含义总在改变。所以相邻的两个村落中隔代人就成了互不了解的,当然也可以说是互相无知 的了。 P3478野蛮部族的方言总是 在 变化的。 传统,仪式或文学都阻挡不了这种变迁。 P3478印第安语言和非洲语言从语言家族 上讲,其寿命只有几个世纪。 P3478任何注意到 英语单词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人都会发 现他们自己的语言像是野蛮民族的语言一 样正在不停地变化着。 PAYNE的结论是一般野 蛮语言的 一 代 的寿命是20~40年。 P3478有两位著名的印第安学者发现, 许多语言中的基本发音元素有不确定性。有时它们似乎飘浮在两个,三个甚 至 四 个 元 素 之间。根据发音者的不同而变化---尽 管分离出发音元素,但是美洲语言的发音中依然有明显的飘忽不定的现象 P3478记录 印 第安语言是会出现很多错误的。也许是缺乏足够的字母来表达真正的声音,也许是没有印第安的耳朵去分辨 这些 P3478如果我 们 真的 希 望 找到发音衰变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注意力转向没有文字的方言。而不是那种由于立体声效果而转变成 标准语的语言。

以上这些摘录中,虽然带有拼音文字歧视非拼音文字的色彩。但是它们必定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非拼音文字语言声音变化大。 中国的方言 多 也源于这个原因。现代传媒是否能够将中国的声音标准化的问题我们姑且不提,不过,我个人认为起用更多的声音种类会使声音有更小的飘 浮余地。更多的符号才能真正表达声音。当然学习发音的困难程度也将相应地大起来。

MELLON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1978年的语言学实验发现,与前后无关联的音比普通英语的连贯发音更容易识别。这也是为 什么 用普 通 话的单个音来定义发音单位的理由之一。我认为,汉语将来在声音上的发展应该从普通话中增加声。当然,这对仅会普通 话的人来讲有 困 难,不过对南方语言来讲发ZH、CH、SH的音也并不容易。

  有了发音的单元以后许多事情就容易解决了,我们以后所 说的发音种类就是指这样的一个单元。

  随着人类智慧的不断发展,词汇的增加,同音的词将越来越多。三十年前就已经有人注意到这种现象了。我想,解决的方法应该 是增加发 音种类的个数,上面说过,普通话不但要利用所有未利用过的发音,还要利用其他方言中可利用的“声”这并不是说要更 改 现在汉字的 发 音。 因为那样一来,许多传统的诗歌就会失去魅力。最好的方法是从大量的现有文献中找出那些出现概率很大的可 以 以一个意思表示的双字 词及外来语中无法翻译的字,给它们配以单一的发音组成新字。

无论从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上,我们都会发现增加人类对于声音的敏感度会使人类在有生之年享受到更多的信息。

  当然,在设计一种为全人类接受的语言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另外一个平衡;即信息速度与适用的平衡。从‘万国语言定理’我们知道,发 音种类越多,信息的传递速度也就越快。但是如果一万个汉字分别用一万个声音来负载的话就要考虑大多数人是否能够掌握它们。如果仅凭记忆来掌握这些发音,那么无疑,这个过程的本身将成为一个非常困难的训练。如果将它们变成有规律的辅音、元音和声调,那么困难就简化的许多。如果我们需要的是一万个声音,那么最佳的情况就是辅音、元音和声调的个数都是一万的立方根:22个。也就是22×22×22>10000。这样我们记忆的发音符号总量可以是最小。但是,实际情况也许不能够容许。即使容许,也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举例来说‘岑’这个音是个不常用的声音,很多人在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就有些陌生,甚至发不出来。再有英语的HE和SHE的声音如果成为某个汉字的发音,那么至少要有一段熟悉的时间。还有许多我们不熟悉的辅音、元音和声调,在形成声音时至少要有几个同音字作为对于声音复习或学习的工具。从这种意义上讲,同音字少有少的好处,多了也并非绝对是坏事。

 

本书作者:苏诚忠 留言本——写信给作者——写信给河洛子

相关内容:发音的重要性 发音单位 语言进步的方法 象声文字 汉语的拼音化改造

[百及子 (12-17 8:5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乱说一下下面的话很分散,不过我会尽量把不相关的话分开来讲

为什么我会看这篇文章?因为近来对外星人,圣经,UFO,上帝,等等发生了兴趣,所以一直在找这方面的文章看。后来看到了一篇法国记者rael(算是雷尔协会的创办人吧,对这个雷尔有不少异议,但此处不作讨论)写的《外星人的讯息》一文,虽说不能全信,但是里面透露出人类文明终究要完成语言统一这个过程,所以又去找了些有关语言方面的文章。

与此类似的文章(讲发音种类的)在华新或许已经出现过,不过我还是觉得这篇文章讲得好,而且我自始自终都没看出文章结尾处所说的“以上这些摘录中,虽然带有拼音文字歧视非拼音文字的色彩”,相反,从近代外国传教士起就“羡慕”汉语的单音节发音就足以说明汉语在传递信息时的优势。在此我也不想贬低拼音文字,我就在想,如果真有个“上帝”,他为什么要打乱人类的语言(虽然圣经上好像说是为了惩罚人类)?为什么如今世界上有那么多种类的拼音文字而方块文字的使用范围仅局限于中国(还有其他国家么?埃及方块字算是失传了吧?)?

似乎“上帝”用的也是拼音文字吧,而方块字的小范围使用,或许是他的一项试验罢了。君不见,上帝的子孙以色列人从前用的希伯来文就是拼音文字(嗨,上帝都用拼音字了,自己用方块字是不是有点自卑?),而且圣经里明明白白写着最后是要帮以色列人复国的,就算方块字的试验成功了,我们最终也只能排在以色列人后面哪!

好了,上面就算是我的呓想好了。不过语言的统一却是一个历史趋势。我不懂希伯来文,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一种经过拼音文字和方块文字“合成”了的语言,不过我想将来全球统一的语言应该是由拼音文字和方块文字的精髓所组成的,而且,它不会像我们学英语,法语,德语,外国人学汉语那样难学(再插一句:某些自称会外星语言的人说外星语半小时内就能掌握,而且在一些被外星人绑架的案例中外星人会地球各种语言-方言在内)。

最后,再讲讲方言区的普通话推广。由于执行者的错误执行(比如金华某小学一老师仅因为学生讲了一句方言就打了该学生一巴掌,致使该学生门牙被打落),从北至南的方言区内,能正确讲本区域方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我妹妹就是一个实例,“方言普通化”,吴语的白读几乎全改成文读,尽管能听懂,但已经是四不像了。
由转文可知,我们仅需增加发音元素最少类的种类,就能事半功倍,增加足够多的发音种类来适应更多词汇概念的表达。看普通话,仅有4声,而南方方言区普遍有5-9声。如果我们在极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使方言”普通化“,那结局很可能是方言声调的萎缩。然后语言统一必然伴随发音种类的增加,到那时我们的决策者发现其实汉语方言本身包含的声调已经在普通化过程中消失了,你说我们是从新回去学习丢掉的声调呢还是另起炉灶”发明“新的发音,甚至引用外语发音?
[百及子 (12-17 9:3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P2607 “中世纪 英语的改变是元音的变化引起的”?这句话看得不明不白的。语言的改变所包含的内容太多了,语法、词汇、语音等等。“元音的变化”自然属于语音的变化,也就是语言变化的一种形式。语音的变化是否会引起其他形式的语言的变化,如语法或词汇上的变化,这就不得而知了。

文中关于粤语方言的讨论:

粤语中有19个声母,53个韵母和6个“声”

声调 阴平 阴上 阴去 阳平 阳上 阳去

声调符号 1 2 3 4 5 6

调值 53 35 33 21 13 22


从方言学的角度来看粤语(广州话)有9个声调或9个单字调(阴平 阴上 阴去 上阴入 下阴入 阳平 阳上 阳去 阳入),其中上阴入(例字:必)、下阴入(例字:鳖)、阳入(例字:别)的调值分别与阴平、阴去、阳去一致,只是舒促上有所区别。粤语方言教学为了方便就进行了归并,用“真好笑,牛上树”六个字分别代表六个调值。


汉语声调最多的应该在吴语中的吴江地区的一些方言点(如盛泽、黎里等地),可多达12个调类。阴平 阴上 阴去 阴入 阳平(例字:同) 阳上(例:动) 阳去(例字:洞) 阳入(例字:独) 8个基本调类中 阴平 阴上 阴去 阴入 4个阴调又按声母送气和不送气分别分化为两类声调(例字:通统痛秃 东懂冻笃)。

[花心大哥 (12-17 15:3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始页  [1]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