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桐音别馆】最近看吴晓东的《从卡夫卡到米兰昆德拉》
<<始页  [1]  2  下页>  末页>> 

【桐音别馆】最近看吴晓东的《从卡夫卡到米兰昆德拉》这个讲稿很不错。感觉受益匪浅。

他这一讲研究的是20世纪的小说家和代表作。选取了卡夫卡《城堡》、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尤利西斯》、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博尔赫斯《交叉小经的花园》、罗伯-格里耶《嫉妒》、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和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有点像是文学导读的作品,用文学理论来仔细分析这些作家极其代表作。或是用吴晓东自己的说的“从诗学的角度”来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我本来一直是作为普通的读者来读这些小说,且说来惭愧,这九部作品我只读过4部而已,其中两部还因当时觉得太深奥而几乎没了印象。现在从他带领的分析角度来看,对作者本人和他的风格都多了不少认识。我不知道他的分析有多么准确或是多么透彻,因为自己以前极少读这类文学理论方面的东西,因此看这本书时,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蚕,吞食着,也细细咀嚼着桑叶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是“三联讲坛”系列,它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理论书籍,而是把作者曾做过的演讲以录音为底本,编辑出来的书。所以里面保留的演讲时的自由随意,以及口语色彩,所以读来一点不枯燥,不像说教,很引人入胜。

我因为还在“吞食”阶段,所以没什么好评论的。只是看到里面有不少“灵光”般的佳句,便抄来这里,给大家也鉴赏鉴赏。


——小说不研究现实,而是研究存在。存在并不是已经发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场所,是一切人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所能够的。小说家发现人们这种或那种可能,画出“存在的图”。

——悲凉是形式,快乐是内容。快乐注入悲凉之中。(我看了这句话,很想学学几米,在这句话旁边画上一个瓶子,里面有水。瓶子就是悲凉了,水是快乐。然后在旁边写“你的快乐超过半瓶了么?”)

——回忆不是对遗忘的否定,回忆是遗忘的一种形式。

以上三句是我景仰的米兰昆德拉说的。


卡夫卡:
——生命就像我们上空无际的苍天,一样的伟大,一样无穷的深邃。我们只能通过“个人的存在”这细狭的锁眼谛视它;而从这锁眼中我们感觉到的要比看到的更多。(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老祖宗对于“井底蛙”的讽刺也该改一改色彩了?那只蛙若将世界感知的比看得更多,那么也许能成为“存在主义”小说家或哲学家。)

马克吐温:
——我们起初本来笑嘻嘻的,对全世界全人类都有好感。我们觉得自己像个天真善良纯洁简单的男孩子,迫切,充满了希望。但是我们到外面的世界里,不知道怎么一来,我们在路上被打倒了,从此以后,我们很难把自己拼起来,回复原状。

福克纳:
——凡是被小小的齿轮滴答滴答滴掉的时间都是死了的;只有时钟停下,时间才活了。(难怪我每次看到达利画中弯曲变形的钟表,都有种空旷的自由感。)



还有很多,以后有空再写。
[木犹 (10-19 20:4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再写细点尤其对卡夫卡感兴趣。——我对他不感冒,始终读不出来好处,所以特别想知道为什么他这么好。
博尔赫斯同理。不过我正在努力,多读一些才说话。

还有,讲稿在哪里可以找到?

另外推荐forum.bomoo.com,读书公园。读书的事那帮人拿手,可跟他们交流。
[原非 (10-20 12:1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引用 原非:再写细点尤其对卡夫卡感兴趣。——我对他不感冒,始终读不出来好处,所以特别想知道为什么他这么好。 博尔赫斯同理。不过我正在努力,多�...)national library借的,书名就是《从卡夫卡到昆德拉》我觉得我目前没法写得更细,不好意思。因为还没消化。

博尔赫斯就是我说以前读过,但读不懂其好处,所以差不多都忘了。卡夫卡也是体会不深刻。

对了你有《百年孤独》么?好像听人提到过,是不是你?有的话可以借来看看么?新加坡国图竟然连这本书及《尤利西斯》都找不到。
[忘断流年 (10-20 20:1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引用 忘断流年:national library借的,书名就是《从卡夫卡到昆德拉》我觉得我目前没法写得更细,不好意思。因为还没消化。 博尔赫斯就是我说以前读过,...)我好像有,在床下的箱子里罢。考试完了找给你?[明月楼 (10-20 22:1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忘断流年:national library借的,书名就是《从卡夫卡到昆德拉》我觉得我目前没法写得更细,不好意思。因为还没消化。 博尔赫斯就是我说以前读过,...)英文版国图肯定有,网上亦应可查,中文版才够呛[疯狐狸 (10-20 23:0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召唤某昆德拉迷。。[疯狐狸 (10-20 23:0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引用 疯狐狸:英文版国图肯定有,网上亦应可查,中文版才够呛)-__- 这书我读了4次都中途放弃了。。[明月楼 (10-21 0:3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忘断流年:national library借的,书名就是《从卡夫卡到昆德拉》我觉得我目前没法写得更细,不好意思。因为还没消化。 博尔赫斯就是我说以前读过,...)似乎是我说的百年孤独我读过几遍. 很喜欢.

但是, 是在中文图书馆借的... 想以后回国, 买一本收着.
[原非 (10-21 8:4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引用 疯狐狸:英文版国图肯定有,网上亦应可查,中文版才够呛)em... 偶还没修炼到那个程度..似乎也是跟懒有关系.

对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得..它的核跟达利有点血缘关系?
[原非 (10-21 12:3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疯狐狸:召唤某昆德拉迷。。)这个好像在说我.......我大约是有些痴劲的,一向不太喜欢就一个作家的最著名的作品就来分析这个作家。就好比以前狂恋电影的时候每喜欢一个导演就把他所有的作品都找来看。以此来看,上面那些作家中我可以说说的大约只有卡夫卡和昆德拉。

卡夫卡的大多数作品我都看过,其中最喜欢的却是他的一则名为“地洞”的短篇。地洞里那只脆弱而敏感的动物,似乎就是卡夫卡本人的写照。这个世界和其中的人在他的善感的心中投下的影子变成了许多光怪陆离的幻像,在这些梦思的碎片中,他拼凑出了某种深邃的哲理——然而是不自觉和不自知的。所以卡夫卡的作品,一如梵高的画,是要被发现的。这大约就是福柯在他的疯癫和文明里面所说的:疯癫者看到了世界的真,却只有理性者才能看到这一点。

如狐狸所说的,我大约确实是一个昆德拉迷。昆德拉是一个思考成癖者,这是他和卡夫卡的不同,卡夫卡永远在感受并幻想着,而昆德拉在感受并思考着。他的才识渊博,历史,音乐,文学,哲学无所不包,大约是有些钱钟书的样子。所以看这两人的作品煞是过瘾,但见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便可成为一点火花,谈出了不起的见识来。用匪夷所思却又贴切无比的比喻来说明事情,这又是两个人的共同点。

昆德拉的作品,我还差两部没有读完。一直计划之后写一篇半小说样子的题为“昆德拉事件”的文字。腹稿翻来覆去打了很多遍,却终究没有时间去写去看,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了。
[青锋 (10-21 17:2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引用 青锋:这个好像在说我.......我大约是有些痴劲的,一向不太喜欢就一个作家的最著名的作品就来分析这个作家。就好比以前狂恋电影的时候每喜欢一�...)哪两部? 顺便来报到我还差一些。生活在别处,身份。等等。当然还有他《小说的艺术》(这个是找不到)
国内新版的昆德拉系列,新加坡国图已经买了。所以现在去借是比较全的。

个人很喜欢他的《被背叛的遗嘱》。这是让我觉得“评论原来可以这样写”,当时读的时候虽然很多地方不是很懂,但极其着迷。
[忘断流年 (10-21 18:3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引用 明月楼:我好像有,在床下的箱子里罢。考试完了找给你?)你什么时候考试完啊?[忘断流年 (10-21 18:4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引用 青锋:这个好像在说我.......我大约是有些痴劲的,一向不太喜欢就一个作家的最著名的作品就来分析这个作家。就好比以前狂恋电影的时候每喜欢一�...)我很喜欢《地洞》
因此曾经有过冲动写《洞人》。

也很喜欢《饥饿艺术家》。

昨晚刚巧把《变形记》又看了一遍……唉……每次看都唏嘘不已。
[Anglican变种 (10-22 20:4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引用 忘断流年:哪两部? 顺便来报到我还差一些。生活在别处,身份。等等。当然还有他《小说的艺术》(这个是找不到) 国内新版的昆德拉系列,新加坡国图...)嗯.小说的艺术我也找不到。我所说的大抵是他的小说。我没看过的是一本告别圆舞曲,一本笑忘录。nus图书馆就有,我正hold呢...

生活在别处蛮好看的,40岁的昆德拉宣判了20岁的自己的死刑。这个故事后来在不朽里面又被重新提到。不朽是昆德拉捷克语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一部。身份么,那个,昆德拉自己说了,这是一部“通篇没有正经话的小说”。不如去看“慢”,同样是用法语写的,就好很多。

被背叛的遗嘱...最有趣的是用古典音乐的结构来讲小说,虽然...我把他的观点和某自以为是的古典乐痴转述的时候被其贬得一文不值 :P ........

[青锋 (10-22 23:3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引用 疯狐狸:召唤某昆德拉迷。。);)仰头笑笑,低头笑笑。。。[若即若离 (10-22 23:5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引用 忘断流年:national library借的,书名就是《从卡夫卡到昆德拉》我觉得我目前没法写得更细,不好意思。因为还没消化。 博尔赫斯就是我说以前读过,...)昨儿去国图查了一下百年孤独(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台湾中文版,Bedok图书馆有两本,均出借中,Woodlands图书馆有一本,可借。

尤利西斯(Ulysses),萧乾译版,中下卷均在Jurong West图书馆,出借中,上卷在Ang Mo Kio图书馆,可借。

现在国图的书随处可还,所以书本的流动性极大,不好抓的说,不如去国大中文图书馆借的说。。

百年孤独其实读中文还是英文都无所谓,但尤利西斯我依然觉得直接读原文会比较好,不然光那根本没法翻译的字谜就会看死人。。
[疯狐狸 (10-22 23:5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引用 原非:em... 偶还没修炼到那个程度..似乎也是跟懒有关系. 对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得..它的核跟达利有点血缘关系?)尤利西斯的英文版,我第一次看的时候那叫一个郁闷。每个字都认识,合起来就不明白在干啥。要不是看在它映射奥德赛的份上,估计我也是看到第三章就会放弃的说。。

百年孤独稍好一点,起码读得比较懂,但是读得心里老累老累的。

跟达利的血缘关系?卡夫卡、昆德拉、乔伊斯、马奎斯这些恰好都是我读了不喜欢所以就没了印象的人,这方面就还是不要妄评的好罢。。

[疯狐狸 (10-23 0:0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引用 疯狐狸:昨儿去国图查了一下百年孤独(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台湾中文版,Bedok图书馆有两本,均出借中,Woodlands图书馆有一本,可�...)原文。。好像功力不够深。。。[忘断流年 (10-23 10:1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引用 青锋:嗯.小说的艺术我也找不到。我所说的大抵是他的小说。我没看过的是一本告别圆舞曲,一本笑忘录。nus图书馆就有,我正hold呢... 生活在别�...)“赋别曲”我看的一本是这个名字。台湾竖版繁体的,看得有点儿累,不过挺喜欢,以后打算找横版的再看一遍。

慢我看过了,可是不是很喜欢啊。
[忘断流年 (10-23 10:1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

(引用 忘断流年:“赋别曲”我看的一本是这个名字。台湾竖版繁体的,看得有点儿累,不过挺喜欢,以后打算找横版的再看一遍。 慢我看过了,可是不是很喜欢)嘻,二人世界,就像你所说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是个人对世界的感知,然而慢是两个人所构成的小世界对外界的感知,既相濡以沫,又相忘于海,很浪漫的意象。可以彼此交流对周遭事物的见解和感想,彼此理解对方,面临有心无心的误会和莫测祸福的将来的时候彼此紧紧地拥抱然后彼此谅解和共同面对,永远不会孤独,也永远不会封闭...[青锋 (10-23 19:0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0楼


<<始页  [1]  2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