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不宜】有人参观过NTU华裔馆的《何谓华人》展览吗?这个展览的主题是对海外华人身份认同的剖析,最近去NTU的时候顺便看了一下。看完后感觉有些“怪怪的”。
首先,展览的氛围颇有些阴森,灯光比较暗,墙上又贴了许多丑化过的巨幅华人形像。建议胆小的女生不要一个人去,未成年人也不要去。
其次,一开头就说数百万人或多或少有华人身份的认同,也有数百万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他们take it as granted,那么是不是也有数百万人从来没想过问题,只是因为他们(或者他们的父母)觉得不重要、无所谓,这部分人为什么就没有提到呢。
然后,在丑化的华人形像部分,周围是镜子,结合解说词,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说你心中的华人形像,跟别人看到的并不一样,西方人看到的华人形像(比如傅满洲)是面目狰狞、穷凶极恶的。我一直以为西方殖民者眼里的华人是羸弱、好内斗、贪财,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大魔头形像。现在西方对中国大陆的恐惧和仇视倒是可以从这些形像里找到根源。不知道其他人看了心里会有什么想法。新加坡和其他海外华人看了之后,是会想到西方人是带有偏见的,还是会想到自己的华人身份对自己不利?
后面有个加拿大三代华人全家福的变化,第一张里穿的是清代官服,第三张都是现代服装。解说词里说他们现在应该更认同自己是加拿大人而非华人了。照片里的人是怎么想咱不知道,但为什么穿现代服装就表明不认同自己是华人了?这个逻辑让人难以理解。
还有个地方说,华人一开始只认同自己的家乡,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概念是在20世纪逐渐强化,而在抗日战争中大幅升华的。这点从学术上倒是没有错,确实有这么一个强化的过程。但是不是也应该说明,那时候的欧洲人和日本人早已经有了鲜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而且这些意识对他们的扩张和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华人民族意识强化是跟其他民族打交道的自然结果,是有必要的,而且来得太晚了。
看完后我得到的印象是,也许设计者是想从critical thinking的方式来激发参观者对华人身份认同的思考。也许有的参观者看完后对自己的华人身份有更多的认同,也会有相当多的参观者得到的结论会是华人身份认同是人为虚构的、有害的、没必要的。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华新币,时间:2025-04-05 22:00:01。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9,奖励楼主2分以及3华新币,时间:2025-04-11 22:00:02。
[山水 (4-5 13:18,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说得不错什么时候也去看看[多此一举 (4-5 14:47,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最近看了一段时间的缠中说禅的论语和台湾傅佩荣的油管频道,我理解中华文明主要是强在哲学高度上,用普通的说法就是西方是霸道,儒家是有为和王道,道家就更高一层,讲究无为和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新加坡和隔壁的华人,更多的只是保留一个语言和传统,很少从哲学高度去研究中华文化。另外就是近百年的软弱,所以更多是从批判的角度去看到,失去了民族自豪感。
关于西方对华人的看法,马凯硕有个黄祸的说法。当年欧洲人被成吉思汗打怕了,留在了基因里了。或许可以解释你的疑惑。[qingni2 (4-5 19:36,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从易经和八卦,就体现了辩证法的影子,日常生活中的习俗,也有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子,但是缺乏理论高度的认知。
普通人还是很难接触到系统的理论研究,而且各种过去解释,除了文言文比较难理解外,也都有各自的不足,特别是参杂了很多但是社会的需求。[qingni2 (4-5 19:43,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西方人一直很警惕华人崛起,称为黄祸,觉得东亚是威胁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凡人 (4-5 20:27,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到底是国家认同还是种族认同?种族需要认同吗?天生具有的自然属性又不是主观看法可以改变的。“更认同自己是加拿大人而非华人”完全是混淆了国家和民族的概念。[TPMT (4-5 21:05,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白人讲血统,华人讲文化认同那些在欧美的华人,不管语言习俗有多么像当地人,也不会被白人认同是自己人
[小小的大象 (4-11 14:22, 2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