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食,写实近来上食版,发现关于吃的帖子越来越稀薄,让人兴味索然。
我对化妆品并非毫无兴趣,只是对吃的兴趣更浓厚,更深入。偶遇一间别致的餐馆,或有空自己下厨,每每觉得兴味盎然,几乎不曾厌倦过。虽然口味上较倾向于非中式的料理,但这笔帐实在该算到新加坡的头上——因为这里的中餐馆难得令人惊艳,而江南人的口味是比较挑剔的。但若说对吃的认真和用心,仍算得上发扬了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本民族特色。
如今是趁一点工作之便。但给报纸写食评是一回事,在华新是另一回事:我只是想随便谈谈,讲点实话,有褒有贬,无拘无束,不必顾虑后果。无非与人分享,与己自娱。岛国的生活是这样寡淡乏味,多少需要一点无目的的消遣。
[沈喑 (12-1 14:4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The Steakhouse, Clarke QuayP.S.这家餐馆的牛排和羊排的确做得好。一款西梅雪冰也很不错,质地细腻。下面是给报纸写的食评,不存在虚言,所以一字不改地贴来。
烤架设于中间。烟、火轮流起跳,却没有熏气袭来。
在这间克拉码头新开的、独此一家专做牛排的餐馆里,你可以靠在椅背上,悠然赏玩厨师如何烤你的牛排——这里只呈献西部风情中精致考究的一面。
餐馆的名字也是这样一目了然:The Steakhouse。
来自澳洲的黑安格斯牛肉,据说是以谷粮喂养准200天的牛。
一客Fillet mignon(200克$30)上桌,果然鲜嫩多汁,牛肉的天然丰美,佐以炭火烤过、略带焦香的气息,不必蘸任何酱汁就已令人满足。
你也可以选择肋眼(200克$33)、纽约式牛腰脊(300克$48)或华贵的和牛(200克$72)等。
餐馆自制有7种酱汁,包括白酒蛋奶、香草牛油、辣根、芥末、蘑菇、胡椒和红酒。较生嫩的牛排不妨蘸红酒汁;若是喜欢烤得偏焦的牛排,抹一点粗颗粒的芥末,则别有一番劲足的烧烤浓香。
不吃牛肉的人,可以寻获另一种乐趣:铁板猪排配紫甘蓝菜和香槟芥末奶油酱($26),散发天然猪肉香味,不必搭配酱汁就很好;而烤羊排配烤茄子和迷迭香汁($42),更要力荐给喜爱羊肉的人:酱汁的润泽与肉质的鲜嫩浑然融合,嚼到后来,口中萦绕着一抹羊肉特有的香气。因为羊肉本是不易拿捏的食材,说这是本地难得的恰到好处的羊排也不为过。
主菜之外,厨师精心设计的开胃菜和甜点,都取轻食之风,决不喧宾夺主。餐前的烤西瓜配香草碎番茄($12),初见令人惊艳;餐后的一款西梅雪冰($12),则以细腻沁凉的清甜,为这一餐画上美丽的句号。
The Steakhouse
Add: 3B River Valley Road, 01-14 Clarke Quay
Tel: 6332 1010
Open: 周日到周三晚间6时至11时,周四到周六晚间6时至午夜。
[沈喑 (12-1 14:4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好。支持![materialist (12-1 15:0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Le Pont De VieP.S. 这是我最喜欢的餐馆之一。如果要把“之一”两个字去掉,我想我也不太介意。因为喜欢,一连写了三次,先写了他们家的猪排,后来写了牛肝菌,最后写了整篇的食评。
这里的气氛很好,适合两个人,或亲密朋友,家庭聚会就免了。新加坡有些餐馆的气氛也很不错,但食物可能就over-priced,但这里是气氛与美食都令人满意。
Le Pont De Vie:这个法语名字译作“人生之桥”,因为主人相信,美食是通往美丽人生的桥梁。
这间藏在市中心、与美术馆一街之隔的精致法式餐馆,的确如一座桥梁:一步步走入,仿佛跨出岛国而突然置身于某个欧洲小镇餐馆。建于上个世纪初的独立房子,如今这样的建筑已不多见;淡紫色的墙壁,玫瑰红的桌布,映着摇曳的烛光,窗外的围墙裸呈一个世纪的斑驳。私密,幽静,浪漫得无可救药。
我第一次来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后来与编辑一起来,编辑亦是惊艳,赞不绝口。
这里的食物如氛围一样是精雕细琢的结果,先愉悦视觉,再撩起层层味蕾的曼妙。
以开胃菜来说,值得推荐的一道是自法国空运来本地的珍贵牛肝菌,浅棕色,粗壮、肥厚、饱满。表层被煎得略带微脆质感,萦绕着波尔多红酒的香气;内部仍是十足的柔嫩细滑,满满的汁水,伴随着每一口咀嚼,牛肝菌独特的芳香充盈满口,几乎要盖过了酱汁的味道。另一道是略带咖啡香的鸭肝佐无花果干和色拉($29)。外层不沾任何调味料的鸭肝煎得恰到好处,表皮微脆,内里滑嫩细软。
主菜菜单每三个月左右换一次,不过有两道菜是保留节目:油封鸭腿($29)和烤猪排($32)。来自澳洲的约克夏猪肋排,宽而厚实的一大块,亮相就很有气势。整道菜最明媚撩人的是亮橙色的Bois Boudran酱汁:花生油打底,以香料和番茄酱的调和让油醋(vinaigrette)的口感更趋饱满,丝丝酸甜滋味,烘托出猪肉的丰美。
据说几乎每户法国家庭都有自己的Bois Boudran酱汁配方,但本地则少有餐馆这样调配猪排酱汁。 眼下你还可以尝到香橙炖和牛脸颊肉($38),格外鲜嫩的质感,天然牛肉香充盈满口。
不过,记得一定要留点空间给甜点,尤其一道甘露咖啡甜酒舒芙蕾(Kahlua Coffee Souffle,$16)是不容错过的法式经典。舒芙蕾的吃法,先从中间划开,倒入奶汁,再细品酒香、咖啡香与奶香在蓬松质地中的交响。
到不想走的时候,所幸还有户外酒吧。夜幕下,斜倚在沙发上,对着庭院中央的迷你剧场点最后一杯酒,突然意识到回去熟悉的世界有多么困难。
Le Pont De Vie
Add: 42 Waterloo Street
Tel: 6238 8682
Open: Mon-Fri 12pm-2pm, Mon-Sat 6.30pm-10pm
[沈喑 (12-1 15:0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沈喑:Le Pont De VieP.S. 这是我最喜欢的餐馆之一。如果要把“之一”两个字去掉,我想我也不太介意。因为喜欢,一连写了三次,先写了他们家的�...)虽然对西餐兴趣不大,但是这帖子读来就让人觉得精致无比,嗯,有机会要试试看 :)[lifcspicer (12-1 15:3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Hainan Khor这是一家温馨经济的邻里小餐馆。实际上离我家很近,离报馆也很近。下次若有朋友造访,我们可以去这里吃晚餐。
身为海南人的老板,抱着一份对传统的怀念,坚持花功夫做出古早风味:海南扣肉、炖牛肉和海南什菜这三道菜式,都经过一整夜炭火炖煮。扣肉鲜香却不肥腻,牛肉质地酥烂(我更喜欢浸透了牛肉香的胡萝卜和马铃薯),什菜则甘香细滑,甘蓝菜甚至还保留了一点脆嫩口感。三样菜道道入味,报馆老海南人的编辑吃得赞不绝口。
这里的海南鸡和鸡饭,我却觉得一般,鸡肉还显得不够嫩。结果老板说,真正海南传统的鸡肉,其实没有那么软、那么细嫩的,要有一点咬劲才好——这下我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海南哥 Hainan Khor
地址:Blk 95, Toa Payoh Lorong 4 #01-48
电话:6253 0368
[沈喑 (12-1 15:3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引用 lifcspicer:虽然对西餐兴趣不大,但是这帖子读来就让人觉得精致无比,嗯,有机会要试试看 :))谢谢,因为特别喜欢,文字是用心写的。[沈喑 (12-1 15:4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沈喑:Le Pont De VieP.S. 这是我最喜欢的餐馆之一。如果要把“之一”两个字去掉,我想我也不太介意。因为喜欢,一连写了三次,先写了他们家的�...)拿支笔,乖乖的记下地址,生活的动力啊。。。[阿修 (12-1 16:4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想必你的厨艺也是精湛的什么时候能瞻仰一下呢:)
支持!!
我目前还是比较中国胃的。但是西餐的每盘菜看起来都很漂亮,很有尝试一做的冲动:)[菁 (12-1 18:2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沈喑:Le Pont De VieP.S. 这是我最喜欢的餐馆之一。如果要把“之一”两个字去掉,我想我也不太介意。因为喜欢,一连写了三次,先写了他们家的�...)牛脸颊肉。。。如果盘子里有脸。。。我都觉得害怕。。。
现在根本就是在吃脸吗?[simomo (12-1 21:0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引用 沈喑:Hainan Khor这是一家温馨经济的邻里小餐馆。实际上离我家很近,离报馆也很近。下次若有朋友造访,我们可以去这里吃晚餐。
身为海南人的�...)老板说的比较可信, 因为鸡嫩可能是在冷水里浸很长时间的关系肉吃足水, 组织就会比较松散,吃口较嫩, 这和做白斩鸡是一个道理吧?(比较恶心点的例子,请联想法医鉴证)
但是这样一来,如果选用好鸡的话, 肉香就不足了,就比较可惜。
所以如果老板对自家选用的鸡品质很得意,就会不泡水。
我自己家吃白斩鸡,基本也不泡的,否则上好的三黄草鸡,泡得没有肉味道很可惜的。[weibxyz (12-1 22:0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引用 沈喑:Le Pont De VieP.S. 这是我最喜欢的餐馆之一。如果要把“之一”两个字去掉,我想我也不太介意。因为喜欢,一连写了三次,先写了他们家的�...)恩, 吃过后可以回家盗版! 有食物图么, 我好想盗版![weibxyz (12-1 22:0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引用 simomo:牛脸颊肉。。。如果盘子里有脸。。。我都觉得害怕。。。
现在根本就是在吃脸吗?)没有啦,看不出来,就是一块牛排嘛是菜单上写着,才知道是脸颊部位。脸颊的肉,很鲜嫩啊……不过,和牛的确与众不同,我想即使是其它部位,拿捏得好,也是很好吃。
[沈喑 (12-1 22:5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引用 菁:想必你的厨艺也是精湛的什么时候能瞻仰一下呢:)
支持!!
我目前还是比较中国胃的。但是西餐的每盘菜看起来都很漂亮,很有尝试一做的冲动)呃。。我在家多是做西餐。对中餐硝烟弥漫的烹饪方式,望而生畏。。这些是餐馆的菜呢,我自己做的,至少要另外开一个帖,不好意思与这些放在一起……相形见绌。何况自家的摄影技术也很汗。。
不过我常常体会到,西餐和中餐各自背后的哲学,是非常不一样的……我看自己目前的智力水平和思维方式,只能勉强胜任西餐的烹饪,尚可钻研、进步,但还不够格把握中餐的奥妙。
[沈喑 (12-1 23:0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引用 weibxyz:老板说的比较可信, 因为鸡嫩可能是在冷水里浸很长时间的关系肉吃足水, 组织就会比较松散,吃口较嫩, 这和做白斩鸡是一个道理吧?(比较恶心...)好像是在开水里烫熟的?烫熟的确比煮熟的时间长点,但是用整只鸡下去烫,肉味封在皮里了,不会流失很多吧。还有的地方用蒸的法子。如果是煮,沸腾过程会造成肉组织失水较多。
[sarah (12-2 0:5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引用 sarah:好像是在开水里烫熟的?烫熟的确比煮熟的时间长点,但是用整只鸡下去烫,肉味封在皮里了,不会流失很多吧。还有的地方用蒸的法子。如果是...)是放在半沸水里烫熟, 然后浸在冷水里面。[weibxyz (12-2 1:1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引用 沈喑:呃。。我在家多是做西餐。对中餐硝烟弥漫的烹饪方式,望而生畏。。这些是餐馆的菜呢,我自己做的,至少要另外开一个帖,不好意思与这些放...)太谦虚了祝早日发贴[Anglican变种 (12-2 11:2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引用 沈喑:呃。。我在家多是做西餐。对中餐硝烟弥漫的烹饪方式,望而生畏。。这些是餐馆的菜呢,我自己做的,至少要另外开一个帖,不好意思与这些放...)不喜欢炒,可以煲汤啊。[花心大哥 (12-2 12:4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引用 沈喑:呃。。我在家多是做西餐。对中餐硝烟弥漫的烹饪方式,望而生畏。。这些是餐馆的菜呢,我自己做的,至少要另外开一个帖,不好意思与这些放...)参差荇菜,蒸之炖之。大葱之苗,蘸着酱吃。可以免去油烟之苦。[materialist (12-2 23:2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
姐姐写的好棒!咪咪要偷师咯~[咪咪 (12-3 1:3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