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1。如果总体上来看没有歪曲历史趋势就可以称为历史剧,那么无疑所谓给程咬金弄四五个老婆的编法也是很成功的。所谓“戏说”和“演义”(注意不是“演绎”)也很少有见到歪曲历史趋势的,大多数无非是多打了两场架,多脱了两见衣服而已。
2。首先主旋律的问题是几乎不成立的。遵从历史就不能弘扬主旋律么?比如正确表现“冠礼”就不能弘扬主旋律了?这样的说法是不是过于牵强?斯氏戏剧理论要求布景与时代特征吻合,是否就成了“以辞害意。”大多数历史背景问题不影响主题的表现,或者说没有直接关系。主题固然是最重要的,但不等于一切细节都可以改变,更不能说历史细节都是幌子。否则干脆让皇帝穿西装打领带好了,反正都是反映主题嘛!
至于电视剧和戏曲的区别,虽然是存在的,但不至于大到如此程度。首先戏曲并非高雅艺术戏剧,在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出现以前,它就是老百姓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电视。有诗记载:“时尚黄腔喊若雷,当年昆弋话无媒。而今特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而电视剧是文化快餐,我不清楚是哪里的理论。但是无论怎么比较都不能成立:从规模上来看,戏曲的演出往往只有十余人,人手不够而“前鲁肃后关羽”连谭富英这样的名演员也不能幸免。布景只有“一桌二椅”,偶尔能设计一套新的八卦仙衣就算是很大的创举了。 “三五人千军万马,六七步四海九洲。” 电视剧往往动辄数百人。需要特殊布景,而且山南海北地外景拍摄;从投资上看,拍摄电视剧往往需要数十万上百万元甚至更多的投入,但就算是全国最红火的北京京剧院,全院年收入(不计算成本)不过不到一百万元;从编导上来看,电视剧编导组往往是人数众多,有编剧、导演、制片、灯光、布景、服装、化妆、音效、动作……不计其数,普通的戏曲往往是编者和主要演员“包圆”,比如现在在舞台上演出旦角剧目,大多是出自梅—齐,程—罗等“组合”之手;从预备时间上来看,戏曲里编写时间较长的《穆桂英挂帅》也不超过一年(此剧中包括难度非常大的“捧印舞”,排练花费了很多时间。),而目前的电视剧拍摄两三年甚至更多的情况屡见不鲜(仅仅是拍摄时间,还不包括剧本的创作时间)。由此看来电视剧是“文化快餐”的说法是很讲不通的,基本上是很多人为自己拍不好,演不好电视剧的一种托词。当然现在电视剧凑数的多,精品少的确是事实,但不能说因为精品少,就把一个不太次的次品当成精品吧?另外你的用词是有问题的,原文举的错误多是查了《史记》、《汉书》的,不是其他更深的历史资料。《史记》《汉书》随便一个书店都有出售,不需要“搜集”。而且大部分是事实,不需要“让观众明白”。另外如果“萝卜多了不洗泥”,缩短时间而生产次品也叫“讲效率”,那么我真是无话可说了。
我觉得你把让历史剧服从历史看得太神秘,太工程浩大,太不可及。其实它没有那么难以实现。《史记》《汉书》虽然难读,但如果抽出时间来研读,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用一个多月就可以有大概的了解,而这大概的了解对于拍摄电视剧来说应该是绰绰有余了。退一步说,即使没有那么多时间,也可以请历史学家进行讲解或者向历史学家进行咨询,至少可以避免许多常识性错误。
至于你说的权利的问题,我想你可能不知道过去有种行为叫做“起堂”,就是看着看着戏觉得不好看,转身就走。你电视剧不像话我当然管不了,但起码我的遥控上还有个红色的按钮是归我管的吧?关了电视,看我的《四进士》去了!你能奈我何?.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最新推出专栏《倾听索罗斯》 欢迎大家前来捧场!
Yea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