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对于老百姓来说,吃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有幸出生在中国,中餐的丰富美味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大菜系。世界公认的第二和第三分别是法国菜和土耳其菜,但是个人以为只要川菜+粤菜就大于中国以外的所有菜系的总和了。
这几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被海内外媒体爆炒,一时间很多海外的朋友纷纷质疑:中国还有什么能够吃的?
我作为一个天天吃在中国的中国人,来讲讲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受。
食品安全问题有没有?绝对答案是有的——客观的讲,世界上还没有那个国家能够说自己绝对没有食品安全问题。
事实上,我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拜读了《新明日报》上乐此不疲的报道中国今天发现了毒大米、明天发现了毒豆芽。搞的我在早报的同时每天幸灾乐祸地向我汇报:“听说你们中国又发现了XX是有毒的啊?”我懒得和她分辨,就点头笑笑。
后来回国定居后,发现媒体上曝光的食品问题愈演愈烈:从三鹿奶粉开始,瘦肉精、地沟油、毒胶囊等粉墨登场,令老百姓眼花缭乱。
这些事件发生的一个共性是曝光问题的不是质量监察部门,而是媒体。这令民众对于监察部门的不作为与公信力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另外一个方面的后果是,媒体看到了吸引眼球的良方,结果各种以打假为名的假新闻也开始漫天飞舞混淆视听。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废纸箱作肉包子”和“假鸡蛋”。
北京电视台在07年7月播放出的废纸箱做馅制肉包子一经播出,社会上立刻哗然,搞得我早餐再也不敢点肉包子吃了,生怕自己吃了废纸箱也会脑子报废掉。
直到半个多月后,媒体正式辟谣,该段视频是某记者为了博取收视率而特殊制作的。我才明白过来,我的舌头和肠胃应该能分辨出废纸和香喷喷的肉馅的差别。倒是委屈了门口的包子铺,生意冷落了好久。
至于所谓假鸡蛋传闻,在大江南北也是流传甚广。甚至有人言之凿凿地描述亲眼所见。我一直抱怀疑态度,因为一个真鸡蛋的批发价也就是5毛钱,要人工做一个外面有壳、里面有黄、中间有蛋清,足可乱真的仿制品或者工艺品出来,成本无论如何也抵不过5毛吧?
另外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接触到铸造工艺。任何模具都不可能制造出毫无接缝毛刺与结合线的铸体,去毛边和结合线是模具制造中长久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蛋壳的极薄易脆更是使这种“模具制造”成为神话。 换句话说,即使可以实验室条件制造出这种全椭圆空心无缝薄壳,其成本也不可能在0.1元附近。
毕竟做一个最粗糙的塑料制乒乓球也要五毛到1元。
2009年4月,《潇湘晨报》悬偿1000元买一个人造鸡蛋,至今已经4年,还未买到一个人造鸡蛋。许多爆料者,提供了怀疑是“人造鸡蛋”的样品,但经检验这些鸡蛋都是真鸡蛋。可见要用几毛钱的成本做出一个仿鸡蛋工艺品,实在是不可能的。
但是就是有很多人相信,因为大家怕了,连基本的判断力也丧志了。
而丧失判断力,才是最可悲的。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食品安全问题是存在的,但实在没有到了一些外界媒体所说的“什么都不能吃”或者“易粪而食”的境地,否则既不能解释中国人均寿命逐年增长,也不能解释新加坡超市里充斥着中国进口食品的现象。
再看看其它国家的情况,以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食品安全条例的美国为例,在这个人口规模只有中国四分之一的国家里,有学者指出其食品安全问题也许比中国还要严重。
例如,美国的瘦肉精使用是合法的,美国牛肉在销售前是禁止做疯牛病检测的。美国食品的激素含量放到中国是严重超标的,在美国却是完全合法。又比如在中国吵得很凶的转基因问题,而美国的转基因使用是普遍的,美国可以任意贩卖转基因食品,无需标注。前不久台湾民众抗议进口美国猪肉,就是一个反映。
另外,也许很多人不知道美国著名的可口可乐Coca-Cola在1913年之前是含有可卡因的,而直到今天,里面也是含有古柯叶萃取物的,而Coca就是点明了“古柯”。至于长期喝含有古柯叶萃取物的饮料是否会影响健康呢?见仁见智吧,反正我是少喝为上。
据彭博社报道,每年因食品污染而生病的美国人有4800万之多,其中10万人需要住院治疗,而由此导致的死亡案例也达3000以上。报道认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监管不力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2008年,受沙门氏菌污染的花生酱等花生制品导致了9名消费者死亡,而位于乔治亚州的食品厂却曾被卫生检查员给出高分,原因是这位“外聘”的检察员根本不了解花生酱存在沙门氏菌污染的危险;又比如2011年8月,33人因为食入李斯特菌污染的哈密瓜而死亡,而种植这些哈密瓜的科罗拉多州的农场却也通过了安全核查——26岁的“菜鸟”检查员给没有杀菌清洗设施的农场做出了“优秀”的评分。
为什么检查员会忽略如此明显的安全漏洞?彭博文章称,由于FDA预算有限,根本无法雇佣足够的专业检查员: FDA每年10亿美元的相关预算只能雇得起1100多名检查员,而抽查范围也只有国内食品的6%以及进口食品的0.4%。为了弥补监察力度的不足, FDA只能依靠食品生产业的各种协会组织来出钱雇佣第三方检查员——这些受人俸禄的监管者难免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除了明显的利益冲突之外,这些第三方检查员也没有统一的检验标准,检验结果不仅不接受政府部门的核查,更不对公众开放。2011年,奥巴马签署了一项改进食品安全监管的法案,要求负责进口食品检查的检查员必须得到FDA的认证,且必须向政府提供核查报告。
作为食品监管条例严格闻名的美国而言,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很难想象作风懒散的欧猪国家们能够做得更好。
当然,美国人的事情我们只能说说,反正离我千万里。真实生活中,我对于中国食品的态度是:
去正规饭店,不吃路边摊的东西——这些来历不明的吃食摊根本游历在监管之外,难以相信。而正规饭店而言,为了省一点成本而使用地沟油的风险实在太大了,也犯不上。
对于长期保存的肉类,比如火腿肠、贡丸、鱼丸之类,能少吃还是少吃吧,地球人都知道,新鲜肉几天就腐烂了,这东西号称含肉,又能够经久不坏,口味颇佳,可见是加了多少的人工添加剂。
对于大超市里的大品牌食物,持放心的态度。当然,不排除有三鹿、双汇这样的害群之马,但是毕竟是极少数的,他们也得到了应有的严惩。
总而言之,对于政府而言,十几亿人的食品安全确实任重道远。近几年,政府各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应该被肯定。但是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由于媒体推波助澜和公信力丧失,政府能够取得人民的信任还需要假以时日。
对于我们而言,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因噎废食,更重要的是不要人云亦云,丧失自我的判断力。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4,奖励楼主12分以及18华新币,时间:2013-03-25 22: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