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4-7
为什么分段在4-7天呢?因为第8天时我身体发生了很意外的变化,之后会提到。第4天开始练习内观(vipassana):将注意力从鼻子下方转移到头顶,从头顶开始扫描全身每一寸肌肤,去感受身体的sensation. 任何sensation都可以:冷、热、痒、痛、麻...哪怕是衣服的触感那也是sensation. 在去感觉的时候不要去追求任何一种特殊的sensation, 而是客观去观察身体的所有感受。无论是令人愉悦的(pleasant)还是令人不快的(unpleasant)在刚开始练习vipassana的时候我觉得扫视全身反而比观察呼吸更容易让人集中注意力,脑子里面的念头也没有那么多了。但是到了第5天开始内心的躁动(agitation)又回来了。表面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念头,但心就是不能安。这颗心呐,多么不受人控制。我的第六意识(the conscious mind) 明明告诉它要静下来,它就是不听。我在不安什么?不是在想任何具体的事情,而是因为平时的外部刺激都没有了,于是我不习惯了。虽然没有厌烦打坐,但是确实内心深处是想要逃出去接受外面的刺激的。所以我不停分心,不停去想未来。从第5天开始的中午,我都会去见助理老师Chintha,问她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让我学到了很多。下面会有一个section专门记录和她的对话。第6天我进入了最焦灼的一天。当然这个焦灼并不是平日生活里那种明显的焦虑。平日行走吃饭时感觉不到它,只有当坐下来打坐时,这个不安才能被清楚感受到。随着时间推移,agitation开始减弱。同时即使我感受到它也不会起反应了(react),因为这个不安就是我平时习性的表现——贪著(craving)让人喜欢的,反感(aversion)让人讨厌的。第7意识现在就是在排斥这种没有外部刺激的生活。我感觉到了焦躁很正常,不给反应就好了。慢慢过去的业力(sankhara)就会被消除。到第6天还是第7天早上吃早餐的时候身体发生了一个反应:我胃感觉到饱以后都不需要控制自己不继续吃,看到食物就根本没有任何食欲了。多吃一口就想吐。于是只好把剩下的食物倒掉。
Day 8-11
第8天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到了第8天,我感觉到了全身表面的震动/能量流动(free flow). 那种一种浑身酥麻的感觉。这种感觉并非人为制造,而是身体自然有的感觉。只是平时我们对身体的感觉太麻木了,没有办法感受到。只有经过训练让mind非常敏锐以后才能感受到。这一天Goenka老师给了新的指示:能够感觉到全身free flow的人可以开始观身体内部了(penetrate through the body). 从正面到后面,再穿回来。全身走过一遍以后,再从侧面穿刺。这时候还是会发现身体内部的盲点(没有感觉的地方). 当能够感觉到自己身体内外以后,需要做一个测试:挑选身体任何一处,然后开始透视,如果随机选择几处都发现能够清晰透视进去而不会感觉到盲点,那就说明进入了Bhanga这个阶段,是内观禅修的一个里程碑。不过里程碑归里程碑,内心不应该因此产生任何贪执,否则就是与禅修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听完指示以后我开始穿刺,穿完几遍后双腿膝盖感受到了剧烈疼痛。但是我没有给反应,内心没有生出任何负面情绪,而是静静观察这种痛感。当我观察了一会儿后,突然脑子里变得特别安静,就像年初我去玩skydiving时到了高空处那种安静的感觉,然后觉得身心都是空空的。这之后我起身去上厕所。站起来走的每一步都能清晰感受到身体的变化。那一刻我内心感受特别深:身体真的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真的是无常的!释迦牟尼怎么会这么厉害能够发现这一点!!“体无常”我当然早就知道,分析都不知道有多少次了,但是从来都是理论上的理解(intellecutual understanding),从来没有体会过什么叫“体无常”,这还是第一次。到了第9天稍微有些退转,全身free flow的感觉比较少,所以没有透视。退转的原因自然是想着马上就可以拿回手机查我的托福成绩了,可以回家了,于是agitation又开始回来了。我自己对于这点也很无奈:这业力是有多重啊!!明明知道成绩在那里不需要着急,出关去查看就是了;明明知道回家后我过的日子无非就是从外面找刺激,没有比现在更真实的快乐,可是我还是会为要回家而激动。这当然是人之常情,可是我要做得就是超越这人之常情。路途真的还很长。
第9天晚上的课程里,Goenka老师讲了很多。他说:这个世界上有四种人——从黑暗走向黑暗,黑暗走向光明,光明走向黑暗,光明走向光明。第一种人,出生时就很不幸,家庭、个人条件、社会都不如意。而他面对这一切不断抱怨,觉得是社会不公平,别人对不起他,于是他更加痛苦..从痛苦走向痛苦,黑暗走向黑暗。第二种人,虽然出身也不好,但是他内心不去执着,知道这是过去的karma (因果)。他任凭外界变化,内心都很恬然,生活自然很快乐(让我想到了《活着》的主人公)于是他从黑暗走向了光明。第三种人,出身非常好,什么都顺利。可是他内心非常执着,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什么都只为自己想,生活都是关于“我,我,我(me, me ,me)”。这么以自我为中心生活的人,生活自然是充满痛苦(full of misery):得到就开心,失去就痛苦。他从光明走向了黑暗。而第四种人,出身也很好,但是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过去的种的因,没什么好骄傲的。他面对外面的一切都明白是无常变化的(anicca, anicca, anicca)于是内心安宁快乐。他从光明走向了光明。这一段我去年也记得特别清楚。我曾经就是从光明走向黑暗的人,但是我现在很有信心自己以后能够走向光明,前提就是要坚持修行。
内观(vippasana):将注意力从鼻尖转移到头顶上方,然后开始一步步扫描全身各部分,观察身体表面的感觉(sensation)。任何感觉都可以:冷、热、痒、痛..哪怕是衣服的触感。遇到任何感觉都不要起心动念,静静观察。开始内观禅修后,每天3小时的集体打坐(由3个1小时组成)我们都被要求带着强大的意念完全不要动(with great determination),无论脚又多痛多麻。其理由就是改变我们一向的思维习惯:我们都是遇到不愉快(unpleasant)的感觉就抵触,遇到愉快的(pleasant)的感觉就贪求(crave)。那么在打坐时遇到痛了我们就训练自己只要静静观察。慢慢的,我们就不会继续创造新的业力(sankhara)。这里说明一下什么是业力。业力就是思维的造作,思维的习惯。我们平日的造作就是看到外界的相内心就起心动念:喜欢就取,不喜欢就排斥。这样的造作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痛苦。下面会更加详尽谈论这一点。
再来举一个例子来总结上面两点修慧的过程。很多人(自然包括我)都在乎别人的看法。简单来讲就是:1)i feel good when others think positive about me(当别人赞扬我时我就开心)2)i feel bad when others think negative about me(当别人批判贬低我时我就不开心)。那么vipassana meditator怎么去对待这件事情?首先,当下就意识到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别人”,当体即空。身体上(physically),“我”和“别人”都是粒子的集合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精神上(mentally),我和别人的思维也在变化,我们都是sankara(习气)的集合体。这些看法和评价本身就是无明(ignorance)和习气(sankhara)。当然,这需要开悟的人才能够即刻意识到,需要长时间的修行。作为凡夫,在瞬间思维过程中,我们已经因为别人的评价产生了情绪,进而身体有了感觉(sensation)。这时内观练习的效果就出来了:当我们感觉到身体的变化时,立刻去观察而非作出反应(react). 这样无论是喜悦或者是痛苦,我们都不会继续反应下去(craving or aversion)。于是不会制造新的习气(sankhara). 在此基础上,以往的业会慢慢浮出水面。但是我们都不给反应(react),慢慢业障就消除了。乍听之下难以理解,但是用戒烟来理解就明白了。抽烟几十年的人一开始戒烟是非常痛苦的。到时间了身体就会有感觉(sensation)。平时的话立刻就会抽烟(对身体感觉作出反应,react),于是创造了新的业(sankhara)因而加重习气。但是因为在戒烟,所以不能去满足这个贪著. 一天,二天、这个对身体感觉(sensation)的贪著就会减少。内心出现的对香烟的渴望(贪著)就是过去累积的习气。只要不继续满足它,它迟早会耗尽。最后业力就消除了:看到烟内心不会起冲动,不再想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