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就是人口经济学,一直觉得新加坡在人口问题上是没法屈服民众喜好的。
搬一个帖文过来。
人口结构是新加坡发展的基石,而以新加坡的出生率来说,增加移民是无法替代的方案。
即使因为大选敏感课题被推迟,也只是积压人口问题,不可能自然修复。
按照18年出生数据,华族出生率为0.98并逐年下降,只有某族一半。
任其自然,只要一代人就可以大幅降低华族比例。
而新加坡人口结构并不平均,婴儿潮群体中位数已经老化到53岁。
不加快补充青年人口的话,基本上已经在人口结构性衰退的边缘了。
来看看新加坡人口结构就知道了。
根据2010年所作新加坡人口普查报告(本文为2017年推进数据)。
本地居民人口递减相当严重。 每年龄总人口人数超过6万的年龄层为40岁的6.2万到59岁的6.1万,区内峰值为2年达到6.66万,其中1年(48岁)少过6万(5.99)。
每年龄总人口人数超过5万的年龄层为20岁的5.02万到39岁的5.95万,其中2年少过5万分别为4.35和4.66。
每年龄总人口人数超过4万的年龄层为9岁的4.16万到19岁的5.14万。
9岁以下均只有3.x万。
这还是大量移民充斥年轻阶层的人口结构。可以看出非常严重的婴儿潮老龄化问题。
超过6万人阶级的年龄中位数是50岁。根据人口经济学模型,刚好家庭收入/开销最大就是45岁。
个人收入这个年龄段是最高,因为孩子还未完全独立,这时候的家庭开销也最大,对产业需求也最大。
这时候社会经济和产业将达到峰值。
其后,婴儿潮中位数年龄从45岁进入到50岁及往后,由于收入能力降低,孩子结婚独立。家庭收入/开销都将急剧减少。
不再需要大房子,不能在负担长期借贷。这时候会出现紧缩和家庭财务去杠杆化。
日本欧美都在这个峰值前后出现强烈经济震荡。
2018,新加坡将碰触人口红线。 65岁以上人口和15岁以下人口一样多。之后将可能步入日本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