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晶晶偶钢琴老师的女儿, 整比我大十岁,老公是个学者气的中国人。
当时在国内,没去听。。哈哈。。。。。。。
去年去听傅聪, 没有想象中的感觉。
今年的黄河,很想去看个究竟,却没有那个机会。估计不会太好。从她妈妈的教课中,是太多的细节与机械。
傅聪的艺术修养,我非常佩服,但是却不对我的口味。我为他的思想所镇服,但是,不喜欢毛主席所说的“知识分子”的感觉。确实,除去恬淡之外的傲气,不是我所拥有的。
说回傅聪
傅聪当年在sony的录音不知道您听过没有。精彩得很。先生现在的身体状况完全不能和那时比了(手有腱鞘炎),不知道您在演出当晚注意没有,他是戴着黑色手套上台,手套里面是擦着药膏的。我感动的不是那晚的莫扎特钢协,错音让人不忍卒听;而是他返场的那首D小调Fantasia K397:我听过的所有录音都比不上先生那晚5分钟的忧郁。一首很简单的小曲,但是我恐怕一辈子都弹不出那样轻烟弥漫的伤感。
不知道您当晚是坐在哪儿。在滨海,座位的位置对听到的钢琴音色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林晶晶的技巧方面没什么好挑剔的,那晚的黄河,独奏和乐队没有呼吸,而且琴声干哑,没有澎湃感。
不知道您当晚是坐在哪儿。在滨海,座位的位置对听到的钢琴音色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林晶晶的技巧方面没什么好挑剔的,那晚的黄河,独奏和乐队没有呼吸,而且琴声干哑,没有澎湃感。
-------------- F. Bacon, 'Of Beau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