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民族主义,或者是民主主义------由希特勒想到的民族主义,或者是民主主义
这篇文章的由头是这个周末断断续续看完了的“Hitler: the rise of a evil”。
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电视电影由于犹太人组织的抗议只是对希特勒本人作了简单而纯粹恶魔化的描写,同时有一些历史事实上的疏忽。然而它仍然是精彩的,因为它完全让我感觉到了,(同时也是历史的事实),处于那个时代的德国人,完全有充分的理由选择希特勒。这不能不让我开始绕过希特勒本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
影片中那个明智然而不得好死的记者似乎接近了真相,“他(希特勒)熟悉人们心中的仇恨并且会去利用。”可是,即使人们都有仇恨,仇恨本身是不可以被利用的,除非人们的仇恨都来自于同一个方向。二三十年代的德国人的仇恨的共同来源,是民族主义。
一战德国的失败,除了美国参战之外,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国内革命。所以很多德国人觉得输得窝囊。再加上革命后成立的魏玛共和国签订的凡尔登条约被认为是“丧权辱国”,德国人的心里面已经是非常压抑了。这时你看电影里面希特勒在法庭上咆哮:“那些签订了凡尔登条约的人,才是叛国!”听到他撕心裂肺的大喊:“他们要削弱我们,我们将证明我们将重新强大起来 (more...)
有道理,补充几点
1。希特勒是通过民主形式上台的,他的上台在程序上是很民主的。他利用了德国人民的民族主义,并扭曲成法西斯主义。这并非民主制度的错,也非民族主义的错。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子的制度,驾驭制度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起很大作用。完全把人类社会的发展交给制度,是不够的。
2。目前的中国,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是凝聚人心的唯一的力量,只有其一不可以做到。无论民主主义还是民族主义,都是手段,而非目的。
3。政治是现实的,而非书本上的,从这个角度说,也是冷酷的而非理性的。政治评论、政治研究与真正的政治是有很多区别的。从这个角度讲,对于民众来说,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有时候是搞不清的,用民众的语言和意识表达出来的政治意向和行动,才是现实意义上的政治。
2。目前的中国,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是凝聚人心的唯一的力量,只有其一不可以做到。无论民主主义还是民族主义,都是手段,而非目的。
3。政治是现实的,而非书本上的,从这个角度说,也是冷酷的而非理性的。政治评论、政治研究与真正的政治是有很多区别的。从这个角度讲,对于民众来说,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有时候是搞不清的,用民众的语言和意识表达出来的政治意向和行动,才是现实意义上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