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民族主义,或者是民主主义------由希特勒想到的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本帖共有 36 楼,当前显示第 35 楼 : 从楼主开始阅读 : 本帖树形列表 : 返回上一页
作者:青锋 (等级:6 - 驾轻就熟,发帖:359) 发表:2004-03-25 20:47:41  35楼  评分: 
过于简单呢。。。埃及,中东,伊朗的希腊化确实是有的,但不是文化的割裂和巨变。亚历山大自己就敬拜埃及神阿蒙为父。建立在托勒密和塞流古从希腊向埃及和中东移民的基础上。希腊对印度西北的影响在孔雀王朝的军事力量下在亚历山大死后就大大的消退了,而塞流古王朝并无力维护。此外在叙利亚和小亚细亚,希腊是一直和当地的文化并行不悖的。 而当罗马人一来,基督教兴起,其后阿拉伯入侵以后,除了希腊文化还渗透在中东,印度佛教的建筑和艺术风格以外;其希腊化的痕迹真的很细微了。 我的想法是,在古代,在其还未形成地理大联系的情况下,在各地的地理,地貌,物产,民族,宗教,习俗是如此不同的情况下。即使亚历山大建立一个更加广大的地域,其下场也不过如此。 人的分群是由差别造成的,而差别无可避免的是天生的,特别是在古代,这就注定亚历山大再怀有“四海一家”的理想,也不可能成为现实。而中国即使是由他的一个将军统治,中国也注定会是中国。。。
政治的互动与文化的扩张
文化的扩张:

当代西方史学家往往强调C&C(基督教和古典主义)对欧洲形成的影响,其中的古典值得就是希腊文化。很难想象如果希腊只是一个内讧不断,仅仅只能和波斯分庭抗礼(大约还稍占劣势)的国家的话,它的文化会受多大的重视和保持多长时间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首先,亚历山大之于希腊文化的历史影响,有点像拿破仑之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其次,亚历山大及其部将,同为亚历士多德的学生的托勒密,对于埃及的改造是巨变和割裂。以亚历山大图书馆为标志的在埃及的希腊文化中心一直到三世纪被焚毁之前一直是整个西方文化区的中心。而这和古埃及文化是有相当的差异的。

再次,文化的扩张也绝非一定要是巨变和割裂。亚历山大鼓励希腊人和东方人通婚,以达到他四海一家的理想,并且把首都建在巴比伦。联想到类似然而规模较小的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如果亚历山大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巩固,至少等到自己的继承人成人在死的话,这种融合可能是决定性。

政治的互动:

事实上,你错误的理解了我对亚历山大到达中国的期望的原因。人类的早期文化种群的差异的确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很大一部份是由地理决定的。所以自然,即使亚历山大征服了中国,中国还是中国。然而,政治上的互动仍然可以改变历史。尤其考虑到亚历山大的公元前350年正大致是商鞅变法的年份,而如果亚历山大从西部入中国,第一个遭遇的就是秦。

当然,亚历山大几乎不可能到达中国,因为他的士兵似乎不想离家太远。

然而,更为现实的是,亚历山大在死前正在计划东征罗马和迦太基。这又给人一个有关政治互动的遐想。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本帖共有 36 楼,当前显示第 35 楼,本文还有 N-1 层楼,要不你试试看:点击此处阅读更多 >>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