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真假完全是跑题,我也觉得故事很好我们要求模特必须长得好看,谁会要求医生、工程师或者大学教授也长得好看呢?
我们要求历史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真实,为什么也要求文学真实呢?
再说什么叫“真实”?文学作品里即使含有一点儿真实的因子或影子,写出来作为“文学”、已经不再标榜“真实”了;而标榜“真实”的历史实际上却含有多少模糊不清、主观歪曲的叙述。这样子看来谁者更“真实”一些呢?
看完一篇“故事”之后对其是真是假评头论足一番,这就好像问医生:“毕竟你是医生啊,你居然也会生病?”或者对时尚杂志编辑说:“ No offense but I just feel that 你身材样貌真不咋的.....”
我觉得作者很用心的编织了这个故事,细节上、语言上也是,很有气氛。我尤其喜欢前面一段夜间生活的铺叙,很有气氛。没有感触大概写不出来。
用心的编织了这个故事,(沈喑,2004),这话不假。
但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们认为有点儿假,或者“ quite fake.... ”(知非,2004)是由原因的。没有无缘无故的假,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说作品假。这样的作品,在我们的理解就是假。其他方面的比如文学性、艺术性;其他价值比如文学史上的价值、文艺理论的价值不是我们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