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呵呵,哈佛校长的言论有道理么?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本帖共有 47 楼,当前显示第 7 楼 : 从楼主开始阅读 : 本帖树形列表 : 返回上一页
作者:香陵居士 (等级:16 - 好恐怖呀,发帖:22662) 发表:2005-03-08 01:01:08  7楼  评分: 
应该用社会建构理论来看问题 我强烈反对这种所谓什么男女先天本质上有区别而决定其后天去向的言论,简直是过分强调生理基础的实在主义论调,跟那种纳粹的种族歧视没有什么性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所谓什么女人结婚之后要照顾孩子顾家庭无法兼顾学术之说更是男权思想的无形流露和强化不平等性别分工的观点。为什么女人就要照顾孩子?就要顾家?为什么男人不用?社会评判男人成功是衡量外面的作为的,但是对一个女人的衡量就既是家里的事务,即使是在外面有表现,家里的工作也必须作的很好,无形中给女人的负担加重了很多。一个男人如果不顾家,顶多是指责两句,如果他在外面很有作为,绝对不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批评;但是一个女人,如果外面很有作为,而对于家庭事务有些马虎,则立刻会被人认为是不称职的女人。所以,女人所谓需要顾家并不主要源于她们本身的意愿,而是这个坚不可摧的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常年渗透的结果,不仅男人笃信女人应该首先顾家,工作/学术在其次,就是大部分女人也默认了这种看似功能协调的不平等分工格局。 长期以来社会分工不同,同那种女人不适合在科学领域发展的观点,本身都是另一个更隐蔽的因素所导致的结果。
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男女的生理差异是存在的,固然不一定能决定后天的作为,但很可能存在在某方面平均表现优劣的问题。诚如你所说,社会有许多不平等的客观因素。所以某一方面男性平均表现好并不一定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但也并不一定是全由社会因素造成的。

另外外界的客观因素也并不能说完全没有女性自身的干系。因为这些客观因素是存在的,但并不是强加的。女人要顾家的传统,正是因为女性自身无法突破这一点才一带又一带地传下去的。我认为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女性需要突破这一点,必须要放弃她们所拥有的很多特权(小到逛街,化妆,大到危急时刻逃生的优先权),而作为长期享受这些特权的女性又很少能够忍受丧失这些特权的痛苦,所以才没有能够突破这一点,也可以说是这一点是间接由女性自身造成的——不要忘记甘地说的话:“If you women only realize your dignity and privilege, and make full sense of it for mankind, you will make it much better than it is.”

不过这个校长确实混得很,没有丝毫的逻辑性,先天的不同竟然用婚后的行为来做论据。
最新推出专栏《倾听索罗斯》 欢迎大家前来捧场!

Yeah!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本帖共有 47 楼,当前显示第 7 楼,本文还有 N-1 层楼,要不你试试看:点击此处阅读更多 >>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