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大家圣诞快乐!开个讨论贴,活跃一下气氛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本帖共有 39 楼,当前显示第 28 楼 : 从楼主开始阅读 : 本帖树形列表 : 返回上一页
作者:张辽 (等级:12 - 登峰造极,发帖:4471) 发表:2007-12-28 15:07:22  28楼 
这个倒是可以讨论一下参见这样一篇文章 “懂”与“通”是两个概念。哲学家必然懂历史,却未必通历史。 (more...)
我以为哲学家必定要站在先辈哲人的肩上
那么他对历史的发展,哲学的发展就得有‘相当的认识’吧?也许他们并不如历史学家那么史料纯熟,也许他们并不专攻历史的某一阶段或者方面,但这些哲学家对于历史的‘思’应当是不逊于,甚至是超过历史学家的。

我所说的‘通’更准确的意思接近于‘相当的认识’,可惜‘相当的认识’似乎也很模糊,可意会不可言传吧;但如果称之为‘懂’的话,又显得程度低了许多,反不如‘通’合适。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也。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也。”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本帖共有 39 楼,当前显示第 28 楼,本文还有 N-1 层楼,要不你试试看:点击此处阅读更多 >>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