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but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本帖共有 5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materialist (等级:17 - 华新水桶,发帖:21109) 发表:2008-08-26 17:16:29  楼主  关注此帖
【桐音别馆】鸟巢之夜:回归文明传统的现代渴望那一夜,第一次,在我短暂的生命里,仿佛亲耳听见文明史的一次心跳。 8月8日,北京,举世瞩目的鸟巢之夜。 此后沸沸扬扬的论述,谈政治和经济,谈国际影响和东西方思维,谈奥林匹克运动史……然而,对于我们华人来说,回顾这场追溯上下五千年、缀满文明图腾的盛会,还有另一个角度值得细细琢磨:关于文明的流转,文化的承传。 那一夜,罕见地略去了与执政党有关的红色文化,也一洗大陆国家级仪式上惯有的官僚气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一句华人社会里妇孺皆知的儒家经典拉开帷幕的盛会,从手执卷轴的儒生,到恢宏瑰丽的盛唐景象,再到乘风破浪的大航海时代,高度提炼的象征与艺术化的再现犹如徐徐展开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画卷。在历史的星空上,四大发明、瓷器、山水、飞天、长城、茶、中医、昆曲、太极等等文明的图腾熠熠生辉。 你可以说,当西方的文化产业越来越热衷于操弄中国元素大作文章之际,当亚洲邻国迫不及待地要给同源的文化风俗贴上自家的商标时,这一夜,中国有必要向世界演绎传统的真正渊源和文明的真实面貌。然而,如果这一夜有资格载入史册,原因并不止于此。将鸟巢之夜嵌入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我们会看到,经过整整一个 (more...)
good but
the discourse which focused on the communist ideology reign is being preceived in such a way that in the perspective of a person who is pre-instilled with anti-communism ideology it's a supporting, introspective but feable argument, and of a person whose ideological imprint reads Communism, it's the very antithesis of the materialist way of approaching tradition, and ahistoric. for the publication of Zhang Taiyan's <<Liu Wen Zhi Yao>> (Commentary on Liu Zong Yuan's proses) in the sixth year of the Culture revolution under CP and Mao's patronage clearly indicates the fact that the CP, as another ruling party or individual in the histroy of China, is a devoting manor of it's tradition lord.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aterialist (等级:17 - 华新水桶,发帖:21109) 发表:2008-08-29 21:54:06  2楼
晕,google广告真是智能阿你这个帖子下面的广告居然是在卖《南怀瑾选集》。。。。
刚才我看到的是“永生能属于我吗?”
我还以为是钢笔厂的广告呢。
一看才知道是传基督教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aterialist (等级:17 - 华新水桶,发帖:21109) 发表:2008-08-31 23:05:04  3楼
我想我们这一代和柏杨,苏晓康,方励之等人的根本上的不同就是对于中国的传统不再怀有自卑和怀疑,以及自虐式的批判;而是真正以继承,欣赏,开放的态度对待自身的传统。 而产生的by-product,就是不再对所谓西方主流现代文明盲目信从,摇旗呐喊,而能够以比较从容,实际和批判的态度来去芜存菁,加以吸收
言之有理!
不过吗,“不再对所谓西方主流现代文明盲目信从,摇旗呐喊,而能够以比较从容,实际和批判的态度来去芜存菁,加以吸收 ”也不算是by-product吧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aterialist (等级:17 - 华新水桶,发帖:21109) 发表:2008-09-01 19:22:19  4楼
对于中国的传统不的自卑和怀疑,以及自虐式的批判似乎久已经有之从梁饮冰、胡适之,这一代人就已经开始了吧。如果说梁,胡等人是闭关锁国久了,被突然开放所带来的文化差异所震撼进而失去了自信。那么在如今“二次开放”中,怎么又忽然重拾自信了呢?我觉得是个值得好好讨论讨论的问题。
对于上古历史的怀疑,进而怀疑中古和近古,是我们的传统
我觉得这样很好。一个有怀疑和批判精神的民族是很了不起的民族。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aterialist (等级:17 - 华新水桶,发帖:21109) 发表:2009-06-25 21:46:47  5楼
【桐音别馆】鸟巢之夜:回归文明传统的现代渴望那一夜,第一次,在我短暂的生命里,仿佛亲耳听见文明史的一次心跳。 8月8日,北京,举世瞩目的鸟巢之夜。 此后沸沸扬扬的论述,谈政治和经济,谈国际影响和东西方思维,谈奥林匹克运动史……然而,对于我们华人来说,回顾这场追溯上下五千年、缀满文明图腾的盛会,还有另一个角度值得细细琢磨:关于文明的流转,文化的承传。 那一夜,罕见地略去了与执政党有关的红色文化,也一洗大陆国家级仪式上惯有的官僚气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一句华人社会里妇孺皆知的儒家经典拉开帷幕的盛会,从手执卷轴的儒生,到恢宏瑰丽的盛唐景象,再到乘风破浪的大航海时代,高度提炼的象征与艺术化的再现犹如徐徐展开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画卷。在历史的星空上,四大发明、瓷器、山水、飞天、长城、茶、中医、昆曲、太极等等文明的图腾熠熠生辉。 你可以说,当西方的文化产业越来越热衷于操弄中国元素大作文章之际,当亚洲邻国迫不及待地要给同源的文化风俗贴上自家的商标时,这一夜,中国有必要向世界演绎传统的真正渊源和文明的真实面貌。然而,如果这一夜有资格载入史册,原因并不止于此。将鸟巢之夜嵌入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我们会看到,经过整整一个 (more...)
good!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5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