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给你父母带来几个49万 z
据来自《北京晨报》的消息,中国的父母要想养大一个孩子,从一出生到结婚前,平均在这个孩子身上花掉49人民币。板砖学士在这里先摘一些主要的内容让各位网友看看:
报告称,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估算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的子女的总成本达到49万元。《北京晨报》
我个人认为,这个数字可能不够精确,但是总体上相差不会太多。我现在也是个年轻人,有时我也在想,我们这一代人,包括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从一出生开始,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投入就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的人投入的大。也就是说,一个孩子的家庭对小孩的投入,不比一个家庭六、七个孩子那时候投入的钱会少多少,甚至会更多,假如你出国的话(去朝鲜、伊拉克不算)。
一直都有专家学者指责中国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很大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父母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大很复杂的社会问题。那么,究竟是谁造成这个问题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始终都认为,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关心孩子的,在这方面 (more...)
一点读后感
1.49万的计算方法值得怀疑,可能适用于少数群体,或者是父母们在“无限财力”假设下最理想的子女投资计划。否则,天下父母由于收入小于支出,大都破产。
2.要是49万是父母为“有孩子”付出的最大机会成本,那么事实上,这不是在“父母没有孩子”的假设下具有相当可能的额外收益,无从期望这样的”回报“。
3.一部分父母可能“傻”,做投入大于产出的事情,但全社会总投入要是大于总产出,这个社会的财富的积累与增殖将无从谈起,那将“一代不如一代”。
4.个人以为,当今中国一些家庭,父母对孩子虽然“投资”有余,但关心不够。这也许是影响“投资”与“产出”的正向相关的一大变量。日本的教育有其固有的缺点,但日本的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不会很少的,很多母亲也为子女操碎了心。“投资”一旦失去了“监管”,很危险。
5.至于“诺贝尔奖”,父母所能做的,也只有性格引导罢了(这也在“潜移默化”的层面,本并非与“投资”正相关),至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兴趣,还有社会提供的制度与机会,父母大多无法直接determine了。
6.最后,我觉得父母都是伟大的,从简单生物到人类,登峰造极。
2.要是49万是父母为“有孩子”付出的最大机会成本,那么事实上,这不是在“父母没有孩子”的假设下具有相当可能的额外收益,无从期望这样的”回报“。
3.一部分父母可能“傻”,做投入大于产出的事情,但全社会总投入要是大于总产出,这个社会的财富的积累与增殖将无从谈起,那将“一代不如一代”。
4.个人以为,当今中国一些家庭,父母对孩子虽然“投资”有余,但关心不够。这也许是影响“投资”与“产出”的正向相关的一大变量。日本的教育有其固有的缺点,但日本的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不会很少的,很多母亲也为子女操碎了心。“投资”一旦失去了“监管”,很危险。
5.至于“诺贝尔奖”,父母所能做的,也只有性格引导罢了(这也在“潜移默化”的层面,本并非与“投资”正相关),至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兴趣,还有社会提供的制度与机会,父母大多无法直接determine了。
6.最后,我觉得父母都是伟大的,从简单生物到人类,登峰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