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被野蛮打败是历史的潮流阿,挡不住的....想那大秦朝不也是被北方的蛮子打败了的么...话说回来大秦之于希腊也是蛮子...
放到我天朝大国的地面上,秦之于六国也是蛮子...五代十国,金,元,这些就更不用说了...可见历史车轮滚滚滚滚
中世纪愚昧昏暗了那么久,大清区区几百年,比之欧罗巴诸国,那可是有余的很~~
我不大认同秦之于六国是蛮子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当中我最佩服的一位。之前孟明同学肴之战败成那样,侥幸放回来,秦伯老远跑去接他,连连说是自己的过错,还说出‘大风有遂,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这样有学问的话。文公二年去报仇,又吃个败仗,秦伯还用他,终于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肴尸而还。遂霸西戎,用孟明也’,真是大快人心啊。
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孟明之臣也,其不解也,能惧思也;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诗》曰:‘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秦穆有焉。‘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孟明有焉。‘诒阙孙谋,以燕翼子’,子桑有焉。”
看,人家虽然地方偏远,但也不吝赞美之词,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所谓华夷之辨,恰恰是我们没有大民族主义的最好证明。
秦朝确实算是蛮有文化气息的地方,想起来著名的‘兼葭苍苍,白露为霜’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都是出自秦风,还说人家是蛮夷之地吗?要真是这样,申包胥在人家的地盘上哪里哭得到七天,早被人轰走了,哪里还能用自己的忠义打动对方呢?
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孟明之臣也,其不解也,能惧思也;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诗》曰:‘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秦穆有焉。‘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孟明有焉。‘诒阙孙谋,以燕翼子’,子桑有焉。”
看,人家虽然地方偏远,但也不吝赞美之词,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所谓华夷之辨,恰恰是我们没有大民族主义的最好证明。
秦朝确实算是蛮有文化气息的地方,想起来著名的‘兼葭苍苍,白露为霜’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都是出自秦风,还说人家是蛮夷之地吗?要真是这样,申包胥在人家的地盘上哪里哭得到七天,早被人轰走了,哪里还能用自己的忠义打动对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