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事(非国人)刚刚问我看某新闻没:广东佛山2岁小孩被车撞几次,18个路人见死不救
一同事(非国人)刚刚问我看某新闻没:广东佛山2岁小孩被车撞几次,18个路人见死不救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5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
小小草
(等级:
2 - 初出茅庐
,发帖:446)
发表:2011-10-19 15:13:59
楼主
关注此帖
评分:
[
登录后回复
]
一同事(非国人)刚刚问我看某新闻没:广东佛山2岁小孩被车撞几次,18个路人见死不救
她facebook朋友传给她的,shown了我图片,很不忍睹,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最后挤了一句:"你不能说这18人全是心狠毒辣的坏人"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小小草
(等级:
2 - 初出茅庐
,发帖:446)
发表:2011-10-19 16:09:00 2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小妖霖霖 的大作中提到:
哎。。。。。。。。。。其实最天煞的是那两个司机路人。。。。也是因为讹人事件多了。 所以要让中国人停止冷漠,不是说说就行,多方面的因素。
哎,是啊,国人被逼着多长心眼
假设自己路过不知有没有勇气去救人,真的要胆啊,不是有心就能做到的,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 表骂我胆小鬼呀,我家要有钱有势敢做的事多多了
话说我曾在长途巴士上被易拉罐的骗到了,所幸那时穷没带啥钱,到家后绘声绘色地给家人讲,家人说:那是骗人的你也信,好在你没带钱!身上若有钱可能真跟那班骗子中途下车分金条了呢,真的后怕呢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小小草
(等级:
2 - 初出茅庐
,发帖:446)
发表:2011-10-21 10:07:34 3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切磋 的大作中提到:
看utube 上记者采访那个肇事司机时说的话,你就更恨法律而不是那18个人了司机说当时一撞上就发现了,可是一想,撞死了也就赔1,2万,撞伤了15,6万都不止所以就压过去了。
我听来的可没这么便宜
撞死人可能赔五六十万,农村户口的可能少些2-30万左右,因为人都没有了,赔偿成为唯一补救.受害家属对赔偿的满意接受程度决定了数额差别。撞死了人还逃逸的,除了赔偿,还加坐牢3-7年。
我分析司机是失魂落魄之际只想一逃了之,当时没想很多,事后得知事情闹很大逃不过,只好再度露面。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小小草
(等级:
2 - 初出茅庐
,发帖:446)
发表:2011-10-21 10:13:48 4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小小草 的大作中提到:
我听来的可没这么便宜撞死人可能赔五六十万,农村户口的可能少些2-30万左右,因为人都没有了,赔偿成为唯一补救.受害家属对赔偿的满意接受程度决定了数额差别。撞死了人还逃逸的,除了赔偿,还加坐牢3-7年。 我分析司机是失魂落魄之际只想一逃了之,当时没想很多,事后得知事情闹很大逃不过,只好再度露面。
不忘强烈谴责孩子父母
监护不力害死孩子,司机撞人没停车是大错,他若停车可能责任很轻。这下子司机的半辈子也算搭进去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小小草
(等级:
2 - 初出茅庐
,发帖:446)
发表:2011-10-21 12:03:25 5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小小草 的大作中提到:
一同事(非国人)刚刚问我看某新闻没:广东佛山2岁小孩被车撞几次,18个路人见死不救她facebook朋友传给她的,shown了我图片,很不忍睹,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最后挤了一句:"你不能说这18人全是心狠毒辣的坏人"
心痛致哀!!! 希望悲剧不再重演
-----现实的困境----
*好姨的心结:救人被误会我也怕
“以前救人帮人,从来没想过会怕,但这两年看到或听到,帮人或救人后还被误会的新闻多了,我也有些怕和担心。” 佛山民间著名的好心人陈焕好说。从小时读书到现在,她已经记不起来自己救过多少人,但令她感到欣慰的是,从来没有受过别人的误解。
不过,许多生活在自己身边的冷漠人,让她心痛。好姨的心里于是有了心结:自己救了人之后,被人误会了,怎么办?她告诉记者,近段时间以来,她每天都跟丈夫讨论这个问题,身处事故现场,救或不救?“这个心结,我至今还没有打开。不过不管怎么样,看到事情的发生,我还是会先去救人,做了再说。”
*认证程序繁琐需改观
据悉,早在2001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32名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刑法》增加新罪名“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
广州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只有救助体系不完善,被救者才会想到通过诬赖好人转嫁危机,只要社会能够给予足够保障,被救者和施救者都可以免除后顾之忧,大家才敢于见义勇为,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试图从立法等层面完善对这种行为的奖惩制度。”
在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广东省刑法学研究会秘书长聂立泽看来,现在的法律弊端是认证程序和标准太繁琐,英雄成被告的事也越来越多,导致人们心灰意冷。是否应该为见义勇为者立法?聂立泽说,国家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希望的曙光-----
深圳:今年9月,深圳市在对外公布,已将《助人行为保护条例》列入201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上海:据上海媒体报道,9月10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六十九次主任会议公布《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草案建议稿)将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
-节选佛山日报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5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首页(论坛导航)
用户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广告/投稿/纠错
华新鲜事
新手指南
华新的微博
求关注!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