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这些我知道,建国以前有大批的上海人逃去香港,说沪语,保持在上海的生活习惯但是这跟在海外流传了上百年的广东福建文化比起来还是浅薄了一些。为什么?上海人原本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明朝才建城,1842年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才开始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那时候有多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又有多少是全国各地去上海的淘金客?跟前面提到的祖辈都生活在那里的广东和福建文化比起来上海自身的特色不浓厚,而是掺杂了太多外来的文化,才形成了一些上海的特色:比如洋泾浜英文,比如外滩,这些是近代被西方大炮轰开国门后才形成的。
这点有些类似新加坡,你很难说什么是新加坡本土的东西,包括海南鸡饭和肉骨茶之类所谓本地美食,至少马国人是不会承认的。
再说到上海话,我不觉得那是上海特有的,至少苏南的方言跟上海话差不多,确切的说那叫吴越语系方言,而吴越文化的根源并不在上海。上海春秋属吴国东境。战国时期,周元王三年(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上海地区属越。战国中期,楚灭越,又归属楚。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受封于吴,上海属于其封地,贯穿现代上海的黄浦江也称春申江,故上海别称为“申”。
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上海,而是吴语区人民共同的上海。
每一个吴语区的人都对上海话添砖加瓦。
广东文化和福建文化,也不就是汉人去那里垦荒才有的混血文化么。
闽粤文化加起来还不如吴文化的一个脚趾头。
广东文化和福建文化,也不就是汉人去那里垦荒才有的混血文化么。
闽粤文化加起来还不如吴文化的一个脚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