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楼主有个潜在的逻辑,就是电池的风险随着时间会变高,然后自燃的风险就变高了。
蓝是2017/2018开始的,那时候电动车我印象中对自燃并不重视,后来案例多了,才开始重视。现在的新车,我印象中有很多措施解决这个问题。至于这些措施的效果,是不是随时间会变差,这不一定吧。
这个逻辑理论上没错
个人喜欢看实际数据,而不是厂商美化后的数据,没有意义。新加坡EV自燃事件不多原因,是整体数量还不多,BlueSG全岛也就几百辆,EV一共估计也就两万辆左右,样本呢偏小,基本都是个体独立事件,国内的EV数量比较庞大,新车自燃事故还是很多的,相对来说,油车新车发生自燃事故少的可怜。
随着EV数量的增加,自燃事故也会越来越多的,尤其目前很多充电桩安装在封闭的地下停车场,潜在安全风险很高,2024年8月韩国发生过一起奔驰EV自燃事故,整个地下停车场全毁,烧了一百多辆车!!!国内已经很多地方明确规定不允许在地下停车场安装充电桩,甚至不允许EV进入地下车库。
随着EV数量的增加,自燃事故也会越来越多的,尤其目前很多充电桩安装在封闭的地下停车场,潜在安全风险很高,2024年8月韩国发生过一起奔驰EV自燃事故,整个地下停车场全毁,烧了一百多辆车!!!国内已经很多地方明确规定不允许在地下停车场安装充电桩,甚至不允许EV进入地下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