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希望点开扫了一眼就呵呵了,先占个坑晚上吐槽。另外LZ,"作为器材玩家,其终极目标就是寻找一只性价高的镜头"这态度显然是不正确的,骨灰级器材玩家从来都不看性价比的。
吐槽几句
这个评价给了两个参数DxoMark Score和Lens Metric Score,很多人只看了第一个参数排名就以之评判镜头优劣了,这显然是不对的,不过即便他耐心认真看完全部两个参数依然会发现没有啥有收获(好吧,因为这俩参数本身就没啥价值)。简而言之,两个参数一个是理想状态下最好能到多少,一个是最烂时还有多少。
首先是那个误导性的DxoMark Score排名,点开右边问号可以看到他测的是暗光下信息量(information capacity,话说这参数我还第一次听说),而且是最大光圈的表现(个别镜头有用次大光圈的)。对于变焦来说更扯,该值还取决于“最佳焦距”。比如同为70-200mm镜头, Nikon 70-200mm f/2.8的得分是取自135mm f/2.8, Nikon 70-200mm f/4的得分取自105mm f/4,而Sigma 70-200mm f/2.8的得分取自70mm f/2.8,但显然不同焦距不同光圈下横向对比没啥意义。如果一定要给这个值找点意义的话,那就是比比‘弱光情况’下,两只‘参数相同’的‘定焦’在‘光圈全开’时孰优孰劣,一大堆限制条件也就了个一点信息量而已。
另外一个参数Lens Metric Score同样没啥意义,它侧重的是中庸之道:一个毫无特点的低级镜头得分应该会比一个优缺点都很明显的高级镜头高。看下解释就知道了,共五项参数:锐度,透光率,畸变,暗角,色散。锐度是各焦段各光圈平均值(averaged over its entire focal length and aperture ranges),这样大光圈镜头考虑到最大光圈可能不可用肯定吃亏(比如50mm f/1.4在f/1.4时的锐度一般比不过50mm f/1.8在f/1.8时候的锐度,但是这不代表50mm f/1.4在小于f/1.8的光圈情况比不过50mm f/1.8);畸变的解释是maximal distortion over the whole range of focal lengths,暗角只考虑最大光圈暗角最明显时(only consider the widest possible aperture),色散是select the largest value over the range of possible apertures,所以都是用某焦段某光圈下的最差值(一般都是最大光圈)来代表整只镜头的,这样说来一个平平的50/1.8比50/1.4强就太正常不过了。
综合来看,个人认为DxoMark做了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很系统的实验,得到了没啥价值或者价值跟其实验投入不相称的数据,大炮打了蚊子吧。
对于镜头评测,个人认为比较直观的是photozone,各镜头在各焦段各光圈下的数据制成表格一目了然,而不只是个慕名奇妙的数字,而且photozone提供原图下载,画质如何放大一看便知。
个人另一个喜欢的镜头网站是canon digital photography forum的lens database.比较感性,较少客观评测,基本都是其他玩家用各个镜头拍摄的照片。
两个网站可以参考
http://photozone.de/
http://photography-on-the.net/forum/showthread.php?t=141406
首先是那个误导性的DxoMark Score排名,点开右边问号可以看到他测的是暗光下信息量(information capacity,话说这参数我还第一次听说),而且是最大光圈的表现(个别镜头有用次大光圈的)。对于变焦来说更扯,该值还取决于“最佳焦距”。比如同为70-200mm镜头, Nikon 70-200mm f/2.8的得分是取自135mm f/2.8, Nikon 70-200mm f/4的得分取自105mm f/4,而Sigma 70-200mm f/2.8的得分取自70mm f/2.8,但显然不同焦距不同光圈下横向对比没啥意义。如果一定要给这个值找点意义的话,那就是比比‘弱光情况’下,两只‘参数相同’的‘定焦’在‘光圈全开’时孰优孰劣,一大堆限制条件也就了个一点信息量而已。
另外一个参数Lens Metric Score同样没啥意义,它侧重的是中庸之道:一个毫无特点的低级镜头得分应该会比一个优缺点都很明显的高级镜头高。看下解释就知道了,共五项参数:锐度,透光率,畸变,暗角,色散。锐度是各焦段各光圈平均值(averaged over its entire focal length and aperture ranges),这样大光圈镜头考虑到最大光圈可能不可用肯定吃亏(比如50mm f/1.4在f/1.4时的锐度一般比不过50mm f/1.8在f/1.8时候的锐度,但是这不代表50mm f/1.4在小于f/1.8的光圈情况比不过50mm f/1.8);畸变的解释是maximal distortion over the whole range of focal lengths,暗角只考虑最大光圈暗角最明显时(only consider the widest possible aperture),色散是select the largest value over the range of possible apertures,所以都是用某焦段某光圈下的最差值(一般都是最大光圈)来代表整只镜头的,这样说来一个平平的50/1.8比50/1.4强就太正常不过了。
综合来看,个人认为DxoMark做了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很系统的实验,得到了没啥价值或者价值跟其实验投入不相称的数据,大炮打了蚊子吧。
对于镜头评测,个人认为比较直观的是photozone,各镜头在各焦段各光圈下的数据制成表格一目了然,而不只是个慕名奇妙的数字,而且photozone提供原图下载,画质如何放大一看便知。
个人另一个喜欢的镜头网站是canon digital photography forum的lens database.比较感性,较少客观评测,基本都是其他玩家用各个镜头拍摄的照片。
两个网站可以参考
http://photozone.de/
http://photography-on-the.net/forum/showthread.php?t=141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