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志于从事IT行业,为什么要丢掉尊严去投行做IT呢?在投行去做IT你觉得对你来说有多大前途呢?
我一向认为,无论从事哪种行业,去任何公司,都要做它的core biz。我认识很多人在投行做IT,首先,我认为薪水并不是很高,如果单纯只是为了薪水高,那不如把眼光放在那些真正薪水高的工作上;其次,我刚才说了,没有尊严,因为你可有可无,并且不直接为公司创造利润,裁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这种人;第三,个人得不到发展,看看有哪家投行IT的最高领导人是board member的?
一家之言。
我反对一下
老兄对IT行业,尤其是新加坡IT行业的特殊性可能不是很了解。
基本IT行业可以分成3大类, 一种是产品为主的公司,比如微软, 第二种是利用已有的工具来完成用户需求,最终面对用户的公司,比如埃森哲, 最后一种是网络公司,比如股沟。
IT食物链的最顶层,当然是提供IT工具的公司,比如微软,比如甲骨文,他们利用自己已经形成的行业优势,随意定价。 比如甲骨文,单CPU数据库在新加坡的报价大概是5W 新币一年,我想没人能解释为啥就是5W。 所以他们的员工生活的很舒服。
IT食物链的最底层大概就是做服务需要面对客户的公司。 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甲骨文把自己的数据库卖给了用户,可是埃森哲需要最终给用户交货,这就意味着甲骨文的每一个BUG都要埃森哲同学去解决。 当然,埃森哲可以去找甲骨文的客服,但是那些印度客服的能力对整个项目无异于雪上加霜。
网络公司我们不说了,因为事实就是很好,同时因为有巨大并发服务的压力,对开发人员的技术提高很有帮助。
基本IT行业可以分成3大类, 一种是产品为主的公司,比如微软, 第二种是利用已有的工具来完成用户需求,最终面对用户的公司,比如埃森哲, 最后一种是网络公司,比如股沟。
IT食物链的最顶层,当然是提供IT工具的公司,比如微软,比如甲骨文,他们利用自己已经形成的行业优势,随意定价。 比如甲骨文,单CPU数据库在新加坡的报价大概是5W 新币一年,我想没人能解释为啥就是5W。 所以他们的员工生活的很舒服。
IT食物链的最底层大概就是做服务需要面对客户的公司。 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甲骨文把自己的数据库卖给了用户,可是埃森哲需要最终给用户交货,这就意味着甲骨文的每一个BUG都要埃森哲同学去解决。 当然,埃森哲可以去找甲骨文的客服,但是那些印度客服的能力对整个项目无异于雪上加霜。
网络公司我们不说了,因为事实就是很好,同时因为有巨大并发服务的压力,对开发人员的技术提高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