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发奇想-保险作为投资产品的探讨不说ILP 太复杂,只谈Wholelife和term。
假设把Wholelife保险分割成消费性保障部分+储蓄型投资部分
理论上来讲只要有信心跑赢储蓄型部分保险公司的收益率,那就可以只买消费型保险,并用其他部分做等值关联投资。
保险经纪的论据是,投资不一定能立刻变现(如不动产),就算变现当下周期也不一定是盈利,需要用的时候还是会受影响。保险的保障功能是一旦触发,立刻生效,短期事件不会影响长期收益。个人觉得这似乎是一个比较好的论据,但细想之下理论上来讲如果想要彻底跑赢人寿保险的话,现金流很重要,货币、债券以及坚持不懈的再平衡,可能在中长期是比较理想的对标。
还有一个论据是人寿保到老,term无论如何都有个更早终结的期限。但复利之下超过30年,年化收益的细微波动造成的差别明显扩大,这时候保险额度的意义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讲,是否就很鸡肋了。
小白的一些胡思乱想,求大牛给点思路。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2,奖励楼主18分以及27华新币,时间:2018-07-25 22:00:02。
保险投资就是那你的钱去投资
而且抽取大量佣金,那样为何不自己投资呢。比如2017年,一些公积金能够购买的基金回报率都在10-30%之间,而保险投资我看2017最多也就是10%了得回报了。2018估计保险投资的回报就微乎其微了。
题外话:现在fundsupermart (也叫fsmone) 也卖保险了,跳过了中介。去年新加坡几家大保险公司都在和它(母公司ifast)打官司,结果ifast赢了。现在几家大保险公司也提供越来越多线上的保险产品了。前几天看早报还有保险经纪向媒体呼吁,认为自己公司把太多产品放在线上了,影响他们的生意。未来保险经纪的市场会大为猥琐的,当然还有一定的空间,毕竟买保险不像买机票那么简单。
题外话:现在fundsupermart (也叫fsmone) 也卖保险了,跳过了中介。去年新加坡几家大保险公司都在和它(母公司ifast)打官司,结果ifast赢了。现在几家大保险公司也提供越来越多线上的保险产品了。前几天看早报还有保险经纪向媒体呼吁,认为自己公司把太多产品放在线上了,影响他们的生意。未来保险经纪的市场会大为猥琐的,当然还有一定的空间,毕竟买保险不像买机票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