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计算的确需要额外本金但最后是总数对总数的比较啊
如果本金也从40万出,会少一点,但每年的余额还是会赚利息的啊
一个是本金递减, 一个是复利增加,可以抵消很多利息,甚至有余
两种算法为什么会有不同
1,大叔的算法是,40万贷款和40万本金。
2。而华生的是,40万本金不动,月共另外找。
这两个根本不是一个模型。方法2中利用了另外一批钱,就是月共,换句话说,方法2中的月共,在方法一里面是没有计算。之蓑衣有差别是方法2中的月工1600在方法1中变成默认0%利息。
其实比较合理的说法是,如果你有CPF,同时工资可以付的起月共,是否要把CPF里面的钱还贷款?
答案是,你自己的投资是否能超过2.5%。如果我是一位职业投资人,我的收益能达到每年5%。那我当然会选择把CPF里面的钱用了还贷款拉。因为每个月的月工1600,我自己投资,在30年后收益更大
---
系统生成:由于楼层数受限,本帖实际回复的是 大叔一名 的帖子 “苹果对苹果的比较”
原地址:http://bbs.huasing.org/sForum/bbs.php?B=172_14107312
2。而华生的是,40万本金不动,月共另外找。
这两个根本不是一个模型。方法2中利用了另外一批钱,就是月共,换句话说,方法2中的月共,在方法一里面是没有计算。之蓑衣有差别是方法2中的月工1600在方法1中变成默认0%利息。
其实比较合理的说法是,如果你有CPF,同时工资可以付的起月共,是否要把CPF里面的钱还贷款?
答案是,你自己的投资是否能超过2.5%。如果我是一位职业投资人,我的收益能达到每年5%。那我当然会选择把CPF里面的钱用了还贷款拉。因为每个月的月工1600,我自己投资,在30年后收益更大
---
系统生成:由于楼层数受限,本帖实际回复的是 大叔一名 的帖子 “苹果对苹果的比较”
原地址:http://bbs.huasing.org/sForum/bbs.php?B=172_1410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