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点不明白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本帖共有 10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fqfp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006) 发表:2022-09-30 08:55:43  楼主  关注此帖
一大早起来,看到政府新的降温措施,分享一些想法1)某些中介和某房产网站,尽力把房价往高里抬。 其实,高的房价,捎带的就是更低的成交量, 好比房价高了5%,整体交易量下降了10%, 其实中介的整体收入是下降5%。 不过每个中介,都觉得自己是那个最牛最聪明的, 所以“觉得”整体收入的下降,轮不到自己头上。 2)房价很高时,人们看房子时的checklist 就越长, 中介白跑的情况就会增加,而整体的中介收入在下降, 所以中介的时间投入产出比,会下降。 所以某些中介,还需要到论坛里种草, 牺牲自己陪伴家人或者读书的时间。 3)当房租疯狂上涨时,挤走的(离开新加坡回国的), 会是那些在餐馆和其他地方服务我们的蓝领员工, 增加的是那些高收入者,这间接的推高了每个人的生活成本。 所以即使是有房无贷一族,也会被殃及。 当然,房产中介和某地产公司员工也会被殃及。 4)从中国的例子看来,房价高启, 是对出生率的严重损伤, 将来的亚洲,可能会是印度的天下, 也可能包括在新加坡。 在下工科博士(门外汉的非专业分析), 不需要还贷, 也不需要房租, 专业也和房产经济无关, (以上这些,只是佐证无直接利益关系) 只是分享一些粗浅的想法, 供大家思考。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
我有一点不明白
这几年经济受到疫情影响,生意不景气,资本市场一片惨淡,对大部分人来说,收入或多多少受到些影响,至少没有大幅度增长。贷款利息还在快速上升。

而新加坡的住房市场却需要政府推出降温措施来压制,这到底是咋回事?这些年政府也没有大幅度印钞呀。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qfp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006) 发表:2022-09-30 09:00:59  2楼
第一次听说种姓制度是优势。。。你不会觉得奴隶社会发展经济有优势吧? 美国那废奴是历史倒退?
其实是有道理的
一个社会,总要有人做最底层的工作的。新加坡为啥要分大学,poly,ITE。中国为啥分农村城市,一个道理,就是把人分类。只不过印度做的更加赤裸裸而已。

美国废奴,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社会发展了,有些事情不能做的太过分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qfp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006) 发表:2022-09-30 09:50:04  3楼
一大早起来,看到政府新的降温措施,分享一些想法1)某些中介和某房产网站,尽力把房价往高里抬。 其实,高的房价,捎带的就是更低的成交量, 好比房价高了5%,整体交易量下降了10%, 其实中介的整体收入是下降5%。 不过每个中介,都觉得自己是那个最牛最聪明的, 所以“觉得”整体收入的下降,轮不到自己头上。 2)房价很高时,人们看房子时的checklist 就越长, 中介白跑的情况就会增加,而整体的中介收入在下降, 所以中介的时间投入产出比,会下降。 所以某些中介,还需要到论坛里种草, 牺牲自己陪伴家人或者读书的时间。 3)当房租疯狂上涨时,挤走的(离开新加坡回国的), 会是那些在餐馆和其他地方服务我们的蓝领员工, 增加的是那些高收入者,这间接的推高了每个人的生活成本。 所以即使是有房无贷一族,也会被殃及。 当然,房产中介和某地产公司员工也会被殃及。 4)从中国的例子看来,房价高启, 是对出生率的严重损伤, 将来的亚洲,可能会是印度的天下, 也可能包括在新加坡。 在下工科博士(门外汉的非专业分析), 不需要还贷, 也不需要房租, 专业也和房产经济无关, (以上这些,只是佐证无直接利益关系) 只是分享一些粗浅的想法, 供大家思考。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
其余的降温措施都ok,卖掉私宅后要等15个月这一条不能理解
人家卖了私宅有资格买hdb,说明名下已经没有任何房产,这个时候搞个15个月的等候期,除了给人添堵添乱,没有任何的意义。

除非政策是想托住私宅,进一步的打压hdb价格。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qfp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006) 发表:2022-09-30 14:06:00  4楼
这条非常细致的打击了少数人如果你55岁以上想买4房祖屋退休了,不会被打击到。 打击到的是私宅拆迁或变卖后想买百万祖屋的。 这条保护了80%住祖屋的新加坡本地人利益。 就是私宅市场泡沫不要波及到祖屋市场。
问题是为啥要打击这些人呢?
公寓降级到hdb,又不涉及炒房,是一个人畜无害,非常合理的一个操作,不明白为啥要在这个上面设限。

这个政策就和限制pr三年后才能买房一样的糟糕。

其实这些年感觉已经起了很多很多的bto,新加坡的人口也没有大幅度增长,怎么总是感觉房子不够用呢。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qfp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006) 发表:2022-09-30 15:00:41  5楼
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是私宅拆迁了才去买HDB的啊 更多的情况是——普通人刚毕业没结婚,买不了HDB就先买个小公寓住着,等结婚成家了就卖掉买个大HDB住。。这有啥错?为啥要打击这些人?都是普通人罢了,又不是需要针对的有钱人。 ZF做的也不一定就全是对的,至少这条确实没啥逻辑。
等15个月,出去租房过渡的话,又会推高房租
本来买了hdb之后私宅6个月内卖掉,正好用这个overlap时间来装修,然后从容搬家。现在倒好,先要卖掉,再去找地方租房,15个月后才能买hdb,如果需要装修,可能要折腾2才年后才能住进去。白白损失两年租金,还有无穷的麻烦。

卖私宅换hdb的,基本上都是刚需,因为从这个交易来获取利益的可能性不大,反而要交不少印花税。而且交易前后,拥有的房产数目不变,所以没有过多的占用社会资源。

这条政策真缺德。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qfp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006) 发表:2022-09-30 15:26:07  6楼
从两方面看1. 这个交易的另一边是 HDB 升级到公寓,你觉得也不涉及到炒房或增大社会金融杠杆么? 2. HDB 政策可以说是新加坡立国之本的最重要和成功的政策之一。 所以随着 百万HDB 增多和常态化,政府调节防止这个占80%居住量的市场被逐步泡沫化。HDB 价格不稳定下来,这个重要政策,福利政策,会被淡化。 这个福利应该给到真正需要的人群,而且要用最廉价的成本给。这个市场不容许炒作。
没看到有任何炒作的痕迹
从公寓到hdb,一买一卖,还是只有一套房,而且新买的还要锁5年,这哪里有炒作?谁会这样炒作呢。这就是个正常的交易而已。

百万hdb,那也只是个市场行为而已,政府要想控制这个,完全可以从估价入手,估价别估那么高,让买家贷不了那么多钱不就行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qfp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006) 发表:2022-09-30 15:31:40  7楼
年轻人如果毕业就可以买得起公寓住的。再小的公寓都要将近100万了吧。 就这政策的意思。 这部分人结婚了,就最好留在私宅市场。 你买几套私宅都可以。 就是不要来大众市场搅和了。 HDB是国家福利,最好只照顾到需要被照顾到的人。 如果 HDB 100万普遍化了。那么 HDB 政策就慢慢失去意义了。 80% 新加坡人住祖屋。这是拖住新加坡房市总体不要泡沫化的重要秤砣。
你的意思就是一日公寓,终身公寓
只要想换hdb,就成了推高hdb房价的炒房一族。

这显然不合理呀。

你不要老盯着那几个百万hdb,还有更多的合适价位的hdb在市场上。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qfp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006) 发表:2022-09-30 19:02:12  8楼
再发一个提醒某guru网站的成交记录, 在数目和价格上, 和HDB 官方数据偶尔有出入, 不知道是不是代码问题, 还是别的问题。 有兴趣的朋友, 可以试着找几个查证一下。 顺便澄清一下,不是所有的中介, 都有种草的嫌疑,只是某些。
无需担心
买家卖家都会盯着真正的最新成交价格。假的真不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qfp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006) 发表:2022-10-01 17:57:25  9楼
一大早起来,看到政府新的降温措施,分享一些想法1)某些中介和某房产网站,尽力把房价往高里抬。 其实,高的房价,捎带的就是更低的成交量, 好比房价高了5%,整体交易量下降了10%, 其实中介的整体收入是下降5%。 不过每个中介,都觉得自己是那个最牛最聪明的, 所以“觉得”整体收入的下降,轮不到自己头上。 2)房价很高时,人们看房子时的checklist 就越长, 中介白跑的情况就会增加,而整体的中介收入在下降, 所以中介的时间投入产出比,会下降。 所以某些中介,还需要到论坛里种草, 牺牲自己陪伴家人或者读书的时间。 3)当房租疯狂上涨时,挤走的(离开新加坡回国的), 会是那些在餐馆和其他地方服务我们的蓝领员工, 增加的是那些高收入者,这间接的推高了每个人的生活成本。 所以即使是有房无贷一族,也会被殃及。 当然,房产中介和某地产公司员工也会被殃及。 4)从中国的例子看来,房价高启, 是对出生率的严重损伤, 将来的亚洲,可能会是印度的天下, 也可能包括在新加坡。 在下工科博士(门外汉的非专业分析), 不需要还贷, 也不需要房租, 专业也和房产经济无关, (以上这些,只是佐证无直接利益关系) 只是分享一些粗浅的想法, 供大家思考。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
华人社会,土地的概念深入骨髓
先不说香港和大陆这两个负面典型了。就是新加坡这种优等生,几乎完美的hdb制度下,房价也动不动就需要政府介入调控。可想而知如果放任甚至纵容的话,房价会跑到什么地方去。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qfp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006) 发表:2022-10-01 23:36:31  10楼
HDB 是属于本地人,本国公民的凡是一切不属于本国的本地人或者本国公民,别指望从我们本地人手上分的一杯羹。只有维护我们本地人的利益,我们赚了才能够施舍给你们。 不是说什么贫困线2万几万的,买你们的公寓住你们的公寓,把钱都花钱公寓促进本地经济,别干涉进属于本地人的HDB.
这话首先不用你说,其次说了也是白说
hdb政策上,只分公民和pr,不区分什么本地人和新移民。入籍了的新移民,照样可以bto去“分一杯羹”。

当然,有一些额外的津贴,确实只有某些本地人才能拿到。例如靠近父母的津贴。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10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