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个关于新加坡和中国公摊的话题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本帖共有 75 楼,当前显示第 53 楼 : 从楼主开始阅读 : 本帖树形列表 : 返回上一页
作者:hula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3684) 发表:2023-08-30 10:17:25  53楼 
新加坡的私宅公摊怎么能用中国的算法呢。 组屋公摊怎么算?中国公摊怎么来的?这三个从底层法理逻辑就是三个不同东西,要分清估计要写一大摞
因为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啊。。
开发商拍地,是拍建筑面积(包括中国的公摊,和新加坡的不管叫什么反正都包括)。

开发商建楼,楼梯电梯电梯机房水电读表等等,都占面积,都要装修,都是成本,都算到总价里。

卖房的时候,中国单价按照总价/总建筑面积(套内+公摊),新加坡单价按照总价/套内算,无论怎样,公摊部分的成本都算到总价里去了。

中国只不过把公摊明码标价出来,新加坡没有明码标价出来。

以中国逻辑,新加坡买我说的那个楼就是有点亏的(因为同样的总价,在中国会更便宜)。但反过来,新加坡买我说的那另外一个楼就是有点赚的。

同时,新加坡因为不标公摊,所以开发商会减少公摊,尽尽只满足政府最小规范标准即可。因为多出来的每一块地他都赚钱,减少一点他多赚一点。

但中国标公摊,因为人买房的时候愿意按照单价来比较(无论是不是骗人或者障眼法,但是事实就是人愿意拿单价比较两个不同的楼),所以开发商公摊大公摊小他赚同样多的钱(因为卖的单价要和周边基本一样),所以中国公摊就会有的多有的少,选择比较多(为什么有人会选大公摊,你住过一梯一户,两梯两户就知道有多爽了),并且公摊信息全部在产证上比较透明,就会出现不患寡而患不均,很多人根本不想理解公摊是什么,骂就行了,你看本论坛也是,很多人根本不去想背后底层逻辑,直接骂就行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本帖共有 75 楼,当前显示第 53 楼,本文还有 N-1 层楼,要不你试试看:点击此处阅读更多 >>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