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能够理性选择这个大前提是不太成立的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家有儿女 | 本帖共有 3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随便转转 (等级:9 - 已有大成,发帖:5707) 发表:2021-12-14 18:06:51  楼主  关注此帖
那就说学术类吧你认为同龄小盆友在学术类有个体差异吗?我认为有很大差异。如果你认为没有,那就不用继续讨论了,因为我们的基础假设非常不一样。 个体差异会导致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在提供同样的教育条件下,有的小盆友很快就学会了,有的小盆友很吃力地跟不上。 对于跟不上的小盆友,不提供补习班,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吗?还是到时候自然就好了? 对于学有余力的小盆友,不提供补习/提高班,让他们无所事事,希望他们到了大学,忽然就突飞猛进,成为某个领域的大牛? 如楼下一位同学说,差异化的教育就是给不同的小盆友适合他们能力的教育。谁来判断是否适合?不就是家长的工作吗。
家长能够理性选择这个大前提是不太成立的
多数是跟风随大溜
管控是有必要的
更有意义的讨论是有没有比一刀切更好的方法
资本的逐利和朋友圈的攀比不可避免地制造过度焦虑
选项的泛滥也导致家长更容易做出不理性的选择
适当管控可以增加非理性选择的成本从而加以抑制
愿意付出更大成本的自然会找到自己的方式
过犹不及,过度补习总的来说不时候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我们周围过度补习的远不是孤例
放任和完全禁止都是弊大于利,需要加以引导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到处转转,没事灌灌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随便转转 (等级:9 - 已有大成,发帖:5707) 发表:2021-12-14 21:48:09  2楼
小学的各种竞赛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真的有用吗?有没有过来人亲身经历讲一讲。 我反倒是觉得邻里学校里遇到的各种人打交道,反而是有利于小孩培养street smart,对soft skills培养有好处。我们邻里小学的,可能也是吃不到葡萄说酸吧。
对开阔眼界有好处吧
会知道人外有人,总有人很厉害,自己得多努力,然后养成习惯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

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反例,从小在小县城靠着小聪明就可以一直轻松第一,养成了不努力的习惯,等到大学发现厉害的那么多已经改不过来了,现在工作也是,摸鱼的时候比较多。

且不用说各种竞赛里的大神,GEP平均水平就相当不错了,我孩子说她现在中学同学跟GEP同学相比less interesting,她一个在南洋女中的同学则说less competitive。所以各种竞赛或GEP选拔,有机会有天分的话当然要适当努力一下,特别是那些有潜力但缺乏动力的孩子。我很羡慕那种为了特定目标全身心投入的状态,我觉得竞赛本身不是目的,开阔视野并用这个过程来形成以后人生路上达到某个目标的态度和习惯才是关键。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随便转转 (等级:9 - 已有大成,发帖:5707) 发表:2021-12-15 09:29:05  3楼
我不愿意沿着这个思路走全世界各种学术类,非学术类的补习班,训练营多了去了。你爱上不上。为什么这个地方需要这样禁止呢?因为这里的家长特别蠢?特别不会照顾培养自己的孩子?特别没有思考能力?哪条我都不愿意同意啊
为什么是另外一个问题
多数家长有时不能理性选择是我的看法,不一定对
这里面还会有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比较复杂

但我觉得首先要看是什么
如果社会普遍认为补习太过泛滥,那宏观调试和引导就是有必要的,听之任之或者矫枉过正都看上去不够好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家有儿女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3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