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桐音别馆】关于哲学的一点浅见(兼回知非)
<<始页  [1]  末页>> 

【桐音别馆】关于哲学的一点浅见(兼回知非)我对于哲学目前只是浅尝则止,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有些不成熟的看法,拿出来大家讨论。

一:哲学的一面:

哲学的基本矛盾,我认为是绝对性的存在或者真理和渺小而转瞬即逝的个人之间的矛盾。

当一个人对周围的事情为什么是这样而好奇并且开始探究的之后,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意识到即使在这宇宙中有那样一种绝对性的存在或者规律,那也是是作为个体,甚至是作为整体的人类所很难,甚至是无法参透的。

然后他必须选择,选择相信绝对并且不断追求,或者选择个人而只承认个人的意义。两者是不可以共存的,因为在绝对看来,个人是渺小而无意义的,在个人看来,绝对是不可探知因而是无意义的。

前一种选择,把人们变成了科学家和神学家。科学家眼中的绝对就是自然规律。事实上,再造期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是一体的。神学家用“上帝”来代指这种绝对的存在或者规律。所以在经院派的著作中,常常有“人们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对上帝一无所知”之流的论调。

后一种选择,把人引向了个人主义和人本主义。事实上,走这一条路的人更多。而且这是目前西方的主导思想。

广义上的哲学家是指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的人,即使是狭义上的哲学家,在笛卡儿之后为这两种选择也是争论不休。

二:哲学的另一面

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的矛盾,是哲学的先验主义指导思想和和哲学产生的后验现实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看法是,哲学必须有先验性的指导作用。但是事实上,哲学思想的产生,明显是受了已发生的事情的影响。

罗素在他的享有盛誉的西方哲学史中坦承说,像拿破仑那样的人,对哲学的影响不下于康德。好比黑格尔,他自称花了很长时间才从拿破仑那里走出来。实际上,他在刻意走出拿破仑对自己影响的过程中就已经被拿破仑大大的影响了。

在这里我再加入一个变量,科学。哲学是受历史和科学影响并且始终落后于历史和科学的发展的。

这个矛盾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像一些朋友所说的:哲学规律无法用事实证明。
因为它们后于事实。

这个矛盾必然导致哲学的没落,事实上,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哲学的目的只是保证能描述好这个世界已经被公认为代表着哲学的衰落。
[青锋 (3-2 20:5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不行,我以后要控制自己少到这儿来。来了就忍不住要说两句,耽误正事。

我的project呀!......
[青锋 (3-2 20:5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引用 青锋:不行,我以后要控制自己少到这儿来。来了就忍不住要说两句,耽误正事。 我的project呀!......)你可以试试要是你跑得掉,就跑吧。
否则,你还得回来。现在还看不出。可你已经变化了。你不觉得吗?

[省思 (3-2 21:5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他必须选择Z你要打开哪一扇门,你手里的钥匙是何种样子,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你不得不选择,我也不得不选择。因为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门已经打开。

我不在门内,你也不在门外。想通了,你就在门内,想不通,你就在门外。

胡言乱语,不必回贴。
[省思 (3-2 21:5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青锋:不行,我以后要控制自己少到这儿来。来了就忍不住要说两句,耽误正事。 我的project呀!......)嘿嘿,这样的念头我也冒过n次了但结果呢——唔,又n次忍不住。。。 >.<

其实别人回你的帖子之后,先搁在肚子里想想、过一段时间再回也好的;两三天内写好几帖很长的、又较深入厚重的思考,或许过于intensive了。我读来你一定关于历史、哲学和人生想了很多。我个人的一点体会是,过一段时间会感到新的触动、涌出新的反思、形成新的认识,再回头看之前的思考又必然有调整和变化;于是再想问题的时候便更从容一些、包容一些,因为在根本上,思考人生乃是永无止境。

思索是这样美好而深具诱惑的一件事情,如相伴我们一生的恋人或魔鬼的合体。
[沈喑 (3-2 22:3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的确,你说的选择便是信仰。我们其实会作很多选择的,并且试图“用理性和逻辑去证明他合理”。

“传统的看法是,哲学必须有先验性的指导作用。但是事实上,哲学思想的产生,明显是受了已发生的事情的影响。”

对这一点我要补充一下。哲学的先验的指导作用是隐性的,但是客观存在。比如说,我们正是在“绝对派”哲学的指导下,才进行科学研究的。

我认为,哲学和科学是相互作用的。科学不可能大幅度领先哲学。眼下哲学的不景气也许正是说明了科学正稍稍落后于哲学。类似的相互作用也存在于科学和技术中。

这里有两个因素我们需要考虑:
1。虽然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也不容许技术领先太多,但是技术的发展更容易被观察和体验到。
2。同时,为了达到科学与技术的动态平衡中,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力。而一个社会,一个时代需要的哲学家更少。

“没落”并不代表没有价值或者过时,而只能是一个实用主义的考量,也许供我们选择职业时作为参考吧。
[寻壑经丘 (3-2 23:2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引用 青锋:不行,我以后要控制自己少到这儿来。来了就忍不住要说两句,耽误正事。 我的project呀!......)hehe, keep up the good work, but stillthe project is more important[子非鱼 (3-3 1:2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青锋:不行,我以后要控制自己少到这儿来。来了就忍不住要说两句,耽误正事。 我的project呀!......)通常大家都是有空才来.当然没空或者少空硬挤出来也是有的..

以"空"为第一前提吧.

[女萝 (3-3 9:3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始页  [1]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