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关于哲学的一点浅见(兼回知非)
我对于哲学目前只是浅尝则止,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有些不成熟的看法,拿出来大家讨论。
一:哲学的一面:
哲学的基本矛盾,我认为是绝对性的存在或者真理和渺小而转瞬即逝的个人之间的矛盾。
当一个人对周围的事情为什么是这样而好奇并且开始探究的之后,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意识到即使在这宇宙中有那样一种绝对性的存在或者规律,那也是是作为个体,甚至是作为整体的人类所很难,甚至是无法参透的。
然后他必须选择,选择相信绝对并且不断追求,或者选择个人而只承认个人的意义。两者是不可以共存的,因为在绝对看来,个人是渺小而无意义的,在个人看来,绝对是不可探知因而是无意义的。
前一种选择,把人们变成了科学家和神学家。科学家眼中的绝对就是自然规律。事实上,再造期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是一体的。神学家用“上帝”来代指这种绝对的存在或者规律。所以在经院派的著作中,常常有“人们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对上帝一无所知”之流的论调。
后一种选择,把人引向了个人主义和人本主义。事实上,走这一条路的人更多。而且这是目前西方的主导思想。
广义上的哲学家是指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的人,即使是狭义上的哲学家,在笛卡儿之后为这两种选择也是争论不休。
二:哲学的另一面
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的矛盾,是哲学的先验主义指导思想和和哲学产生的后验现实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看法是,哲学必须有先验性的指导作用。但是事实上,哲学思想的产生,明显是受了已发生的事情的影响。
罗素在他的享有盛誉的西方哲学史中坦承说,像拿破仑那样的人,对哲学的影响不下于康德。好比黑格尔,他自称花了很长时间才从拿破仑那里走出来。实际上,他在刻意走出拿破仑对自己影响的过程中就已经被拿破仑大大的影响了。
在这里我再加入一个变量,科学。哲学是受历史和科学影响并且始终落后于历史和科学的发展的。
这个矛盾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像一些朋友所说的:哲学规律无法用事实证明。
因为它们后于事实。
这个矛盾必然导致哲学的没落,事实上,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哲学的目的只是保证能描述好这个世界已经被公认为代表着哲学的衰落。
一:哲学的一面:
哲学的基本矛盾,我认为是绝对性的存在或者真理和渺小而转瞬即逝的个人之间的矛盾。
当一个人对周围的事情为什么是这样而好奇并且开始探究的之后,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意识到即使在这宇宙中有那样一种绝对性的存在或者规律,那也是是作为个体,甚至是作为整体的人类所很难,甚至是无法参透的。
然后他必须选择,选择相信绝对并且不断追求,或者选择个人而只承认个人的意义。两者是不可以共存的,因为在绝对看来,个人是渺小而无意义的,在个人看来,绝对是不可探知因而是无意义的。
前一种选择,把人们变成了科学家和神学家。科学家眼中的绝对就是自然规律。事实上,再造期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是一体的。神学家用“上帝”来代指这种绝对的存在或者规律。所以在经院派的著作中,常常有“人们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对上帝一无所知”之流的论调。
后一种选择,把人引向了个人主义和人本主义。事实上,走这一条路的人更多。而且这是目前西方的主导思想。
广义上的哲学家是指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的人,即使是狭义上的哲学家,在笛卡儿之后为这两种选择也是争论不休。
二:哲学的另一面
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的矛盾,是哲学的先验主义指导思想和和哲学产生的后验现实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看法是,哲学必须有先验性的指导作用。但是事实上,哲学思想的产生,明显是受了已发生的事情的影响。
罗素在他的享有盛誉的西方哲学史中坦承说,像拿破仑那样的人,对哲学的影响不下于康德。好比黑格尔,他自称花了很长时间才从拿破仑那里走出来。实际上,他在刻意走出拿破仑对自己影响的过程中就已经被拿破仑大大的影响了。
在这里我再加入一个变量,科学。哲学是受历史和科学影响并且始终落后于历史和科学的发展的。
这个矛盾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像一些朋友所说的:哲学规律无法用事实证明。
因为它们后于事实。
这个矛盾必然导致哲学的没落,事实上,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哲学的目的只是保证能描述好这个世界已经被公认为代表着哲学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