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关于哲学的一点浅见(兼回知非)我对于哲学目前只是浅尝则止,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有些不成熟的看法,拿出来大家讨论。
一:哲学的一面:
哲学的基本矛盾,我认为是绝对性的存在或者真理和渺小而转瞬即逝的个人之间的矛盾。
当一个人对周围的事情为什么是这样而好奇并且开始探究的之后,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意识到即使在这宇宙中有那样一种绝对性的存在或者规律,那也是是作为个体,甚至是作为整体的人类所很难,甚至是无法参透的。
然后他必须选择,选择相信绝对并且不断追求,或者选择个人而只承认个人的意义。两者是不可以共存的,因为在绝对看来,个人是渺小而无意义的,在个人看来,绝对是不可探知因而是无意义的。
前一种选择,把人们变成了科学家和神学家。科学家眼中的绝对就是自然规律。事实上,再造期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是一体的。神学家用“上帝”来代指这种绝对的存在或者规律。所以在经院派的著作中,常常有“人们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对上帝一无所知”之流的论调。
后一种选择,把人引向了个人主义和人本主义。事实上,走这一条路的人更多。而且这是目前西方的主导思想。
广义上的哲学家是指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的人,即使是狭义上的哲学家,在笛卡儿之后为这两种 (more...)
的确,你说的选择便是信仰。
我们其实会作很多选择的,并且试图“用理性和逻辑去证明他合理”。
“传统的看法是,哲学必须有先验性的指导作用。但是事实上,哲学思想的产生,明显是受了已发生的事情的影响。”
对这一点我要补充一下。哲学的先验的指导作用是隐性的,但是客观存在。比如说,我们正是在“绝对派”哲学的指导下,才进行科学研究的。
我认为,哲学和科学是相互作用的。科学不可能大幅度领先哲学。眼下哲学的不景气也许正是说明了科学正稍稍落后于哲学。类似的相互作用也存在于科学和技术中。
这里有两个因素我们需要考虑:
1。虽然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也不容许技术领先太多,但是技术的发展更容易被观察和体验到。
2。同时,为了达到科学与技术的动态平衡中,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力。而一个社会,一个时代需要的哲学家更少。
“没落”并不代表没有价值或者过时,而只能是一个实用主义的考量,也许供我们选择职业时作为参考吧。
“传统的看法是,哲学必须有先验性的指导作用。但是事实上,哲学思想的产生,明显是受了已发生的事情的影响。”
对这一点我要补充一下。哲学的先验的指导作用是隐性的,但是客观存在。比如说,我们正是在“绝对派”哲学的指导下,才进行科学研究的。
我认为,哲学和科学是相互作用的。科学不可能大幅度领先哲学。眼下哲学的不景气也许正是说明了科学正稍稍落后于哲学。类似的相互作用也存在于科学和技术中。
这里有两个因素我们需要考虑:
1。虽然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也不容许技术领先太多,但是技术的发展更容易被观察和体验到。
2。同时,为了达到科学与技术的动态平衡中,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力。而一个社会,一个时代需要的哲学家更少。
“没落”并不代表没有价值或者过时,而只能是一个实用主义的考量,也许供我们选择职业时作为参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