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桐音别馆】什么是良知
<<始页  [1]  2  下页>  末页>> 

【桐音别馆】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我想大家都有一定了解,因为我们生活在中国的语境中,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个词,但我还是想给良知下一个具体的解释,古人说,不虑而知是为良知,不学而能是为良能,其实这两个看似讲不同的事情,事实上都是在讲同一件事,就是我们先天具备的一些素质,当时孟子首先提出良知的概念,他说当我们看到孺妇落井的时候,我们都会有恻隐之心,同时他们还讲了其他几种良知,包括,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其实这些良知都是人先天就有的,只是仁者能不失而,如果说现在有很多人非常的麻木,不具备这些素质,那么我只能说他们让他们私欲蒙蔽了先天的良知,这就是说并不是他们没有良知,而是他们把它丢失了。

这种现象儒家有个说法叫做,求其放心,就是如何让我们做到一个高尚的达道的人,就是把失去的良知,仁心找回来。

其实我是同意人是有良知的,这是一种先天的东西,只要是人无论男人女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会有,他就像佛家讲的阿赖耶识一样,在轮回的过程中,在人形成人以前被存在了人的体内,佛家通常把存放他的地方就做种子,

其实我们看小孩子,虽然他们非常淘气,但是他们之中绝对没有大恶之徒,这是因为小孩子都非常的自然,他们没有经过后天的雕琢,完全是按照造物主怎么把他们做成的,他们就是什么样的。

我觉的如果对一个小孩子,从小给他一个好的教育,他们肯定会是个善良的人,有很多孩子变的不好,都是因为教育的不好,而不是孩子本身的毛病。

这就像孟子说的,你看一个山光秃秃的,不是因为山上面不能长树,或者没有树,而是后来,人们把树砍光了。

所以当我们说本性的时候,由于他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很难证明谁说的是对的,就像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告子,说生谓之性,既非善非恶。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看起来他似乎和告子一样觉的人性非善非恶,有了善恶,只是人的私欲在作怪。

我们回过头来说良知,良知是人天生就有的东西,不过不好好保管的话,人也会失去他,对于把它保管的好的人,我们叫做圣人。

事实上人人都可做圣人,圣人只是不失其本心,就像王阳明说的满街都是圣人,事实上我们和圣人一样都具备成为圣人的素质,只是圣人不失其本心。

那失去良知的人是怎么失去的呢,一般他们都是为私欲蒙蔽,遮挡了廓然大公的本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事实上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像我们想的就是钳制人的思想,控制人的生活,事实上他们都是有传统的,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他们觉得如果一个人想

达道的话,都必须去处私欲对本心的遮蔽,只是他们是通过不同的方法,程朱理学是通过格物,而陆王心学是通过致良知,其实程朱理学的理有两种理,一种是穷物之理,一种是穷人之理。穷物之理有点像现在所谓的知识,他们是对客观事物的了解,达到帮助自己实现个人目的的结果,而穷人之理基本上就是陆王心学的良知,其实王阳明也曾经有一段格物穷理的过程,他们那时候学习儒学,想怎么格面前的竹子的理呢,实在想不出办法,遂病,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又觉的不甘心,继续按照朱子的办法,格竹子的理,病遂复发,后来经过别人的提点,也一天的夜里,遂大悟,觉得心里澄净,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孔颜乐处。

后来他遂自成一派,但是他不像陆象山一样,他对大学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可以跟朱子辩论,亦不落下风,不过两派至今也不和解,程朱一派批评陆王一派为空疏,陆王一派批评程朱一派为支离,空疏的意思就是程朱一派觉得陆王一派总说些空话,比如陆象山总说吾心即宇宙,而支离的意思就是陆王一派觉的程朱一派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总在一些细枝末节方面纠结。

事实上这两派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觉的有一个廓然大公的本心,这个本体在宇宙中流行(有点大),充塞宇宙,而这个本体在陆王看来就是心,或者良知,在程朱看来就是天理,

他们都觉的私欲是这个廓然大公的本体的最大敌人,就像当乌云遮住太阳的时候,太阳的光就不那么明亮了,如果有私欲遮蔽,人的本心也不会那么通透,

所以才有那么个存天理,灭人欲,不过对一些道学家,人欲,或者私欲可能是个敌人,但对一般老百姓,如果要让他们去处私欲是不可能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苏格拉底。

所以后来这句话被人恨之入骨,说成吃人的理教,我只想说,其实他的本意并不是这样。

其实后来的宋明理学,和佛学都很有关系,但是从传承上,那些大家并不承认,他们是属于佛教的,他们还是以儒教为正统,但是又吸收了很多佛教的东西,比如孔子的时候,他并不是很热衷说很多关于性,天道的东西,论语里说,孔子罕言性于天道,但是到宋明理学的时候,到道学的时候,人们偏偏大谈特谈性与天道,人们都把这归罪于孟子,因为孟子是心学传统的创始人,他说,尽心知命,知命,而知天矣。

所以很多人说从孟子开始,道之不传而,

不过我想说的是宋明理学吸收了很多道家或者佛学的东西,比如那时候道学家说,仁义中正而主静,这和孟子的东西很不一样,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正气,正气即是阳气,是阳刚的向上的,东西,而到了宋明理学的时候,学者却说仁义中正而主静,仁义中正,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要主静呢,也许这和这时期的儒学吸收了很多道家,佛家的东西有关,

比如王阳明经常说要静坐,于佛家的坐禅,很相似,所以宋明时期,绝对是儒释道慢慢融合的时期,虽然大部分人还是尊重儒学的正统地位,但是道家,和佛家的渗透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不光宋明的时候出了理学,心学,还有其他的人物,比如苏轼,他比较喜欢道家,和佛家,他尊崇的东西也比较阴柔,朱子就对他有所批评,说,他的学问都是空疏之话,于经世致用毫无作用。当然苏轼也不服,一样反唇相讥。


上面说了一些从儒家的谱系,到宋明的时候,包括程朱,和陆王对本体,和良知的理解,

其实王阳明做了另一个在当时算作是突破的事,他重新提出行在儒学中的地位,

他说的良知是“致良知”,致就代表了行,光嘴上知道,不做的学问是没有用处的,他举了一个例子,当你看到一个孺妇落井的时候,虽然你知道应该救她,但是你没有救,这说明,你还不真正的知道良知的意义。所以你虽然学过《大学》,也不能说你真正的了解里面讲的道理。

其实行一直是孔子宣扬的东西,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里的习,不是学习的意思,而是实践的意思,就是说,当你知道了一个道理,又实践它,那你会很快乐。

而刚才说的从孟子开始,人们渐渐的忽略了孔子的行的方面,而总是说什么心呀,性呀,所以后世人,说从孟子开始道之不传,而到了王阳明这里,行重新被重视了起来。

在王阳明看来,谁都知道应该入则孝,出则悌,但关键是你能不能做到,如果你做不到,也不能说你真正了解这句话的意义。

良知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素质,一个人如果没有良知,即使他知道再多的学问,也不能说他达道,良知是《大学》里的东西,在大学里,有三钢,致良知,亲民,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就不说了,只有做到致良知,亲民才能止于至善,

事实上后世对于亲民的理解有很多,程子在注大学的时候,保留亲民,而朱子在注大学的时候把,亲民,改成新民,王阳明一样延续了亲民的用法,

他们觉得,儒学不像学,把人搞的死气沉沉,肩不能提担,手不能挑篮,儒学是活生生的学问,一个亲字体现了人和自己的关系,人和宇宙的关系,亲说明人是活生生的,不是麻木不仁的,所以不能把亲字改为新字。

我非常同意王阳明的看法,看了他的解释,我也了解了亲在亲民里的意思。

我觉的良知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良知,即使再有钱也没有,他只能陷入无尽的物质欲望里。而如果有良知,即使没钱也会很幸福,就像颜子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什么别人不堪其忧,回却不改其乐呢?后人一直在追寻他乐的是什么,关于这个,我已经在另一篇博文做了研究,

我想说的是,如果人能保持良知,他就能达到孔子,和颜回的孔颜乐处,即使物质条件很贫乏,一样快乐,所以大家应该了解,什么是良知,什么是四心,如果能多看看这方面的书,一定会对自己的修养,境界有很大帮助。
[cyrusbobo (5-7 15:1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各位高抬贵嘴,本人知道要被骂不过大家还是留点情面,我可是一个好人啊。希望大家抱着互相研究的态度,接受不同意见,
即使我的文中也不当之处,还请大家见谅。 take care everybody
[cyrusbobo (5-7 15:1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引用 cyrusbobo:各位高抬贵嘴,本人知道要被骂不过大家还是留点情面,我可是一个好人啊。希望大家抱着互相研究的态度,接受不同意见, 即使我的文中也不�...)我是冒着被骂的态度积极发言,也许不发言,就不会被骂,那样的结果是,没人敢发言,我还是身先试法。冒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态度,如果骂是难免的就请大家轻点骂把。[cyrusbobo (5-7 15:2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引用 cyrusbobo:我是冒着被骂的态度积极发言,也许不发言,就不会被骂,那样的结果是,没人敢发言,我还是身先试法。冒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态度,如...)挺好的,为什么要骂。。良知这样空疏的话题也要骂起来的话不更是支离了么[马甲甲甲 (5-8 6:2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马甲甲甲:挺好的,为什么要骂。。良知这样空疏的话题也要骂起来的话不更是支离了么)谢谢马甲的鼓励,我也尽量写的不要太空疏虽然我还是有倾向性,我宁可写的空疏也不要支离。但是大部分也不是我的意见,都是照搬别人的意见,自己只是把他们糅合在一起。
空疏或支离都和我无关。
[cyrusbobo (5-8 12:4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挺好的。。。只不过,为什么你会想要讨论这个话题?
说实话,我觉得说得很散,到最后没有一句让人觉得点睛的话。摸不着头脑。
所以最后我还是不知道你讲的什么是良知。。。
[watercooler (5-10 11:5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引用 马甲甲甲:挺好的,为什么要骂。。良知这样空疏的话题也要骂起来的话不更是支离了么)良知这么实在的东西怎么空疏呢。我觉得葱才真空疏,或者藕啦之类。[materialist (5-10 15:4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materialist:良知这么实在的东西怎么空疏呢。我觉得葱才真空疏,或者藕啦之类。)刚开始没看明白,看来你确实是在说,葱和藕,hoho[cyrusbobo (5-10 20:5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引用 watercooler:挺好的。。。只不过,为什么你会想要讨论这个话题? 说实话,我觉得说得很散,到最后没有一句让人觉得点睛的话。摸不着头脑。 所以最后我...)良知不是说了吗,不虑而能是为良知就是说,人天生就有的,比如佛家说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什么其实在圣斗士星矢里就说过,就是第八感,或者第八识。
孟子说人天生就有良知,就是四心,恻隐,是非,羞恶,辞让之心,这样应该明白了
[cyrusbobo (5-10 20:5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cyrusbobo:良知不是说了吗,不虑而能是为良知就是说,人天生就有的,比如佛家说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什么其实在圣斗士星矢里就说过,就是第八感,...)嗯,顶沙加大人[马甲甲甲 (5-11 5:3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引用 materialist:良知这么实在的东西怎么空疏呢。我觉得葱才真空疏,或者藕啦之类。)马蹄大大,我没说良知这个 东西 空疏啊,我说的是良知这个 话题 空疏 *远目*[马甲甲甲 (5-11 5:3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引用 cyrusbobo:良知不是说了吗,不虑而能是为良知就是说,人天生就有的,比如佛家说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什么其实在圣斗士星矢里就说过,就是第八感,...)嗯。。。一抽象一具体。比较容易共鸣。
后来那些讨论的,并没有加深我对良知的理解。
可否说是良知知天理,还是天理在良知呢?还是两个本一体?
其实还是一个格物一个格心。 赫赫。。。歧路同归。。
过虑的深入让本白丁感觉理解复杂化。阅读有困难。。。不过也算扫盲了。。嘿嘿。
[watercooler (5-11 13:2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引用 watercooler:嗯。。。一抽象一具体。比较容易共鸣。 后来那些讨论的,并没有加深我对良知的理解。 可否说是良知知天理,还是天理在良知呢?还是两个本...)water 太谦虚了,其实不虑而知就不是不用想就知道。
就是良知是不用学的,自然就知道,而为什么有人无良呢,
书上说是,贤者不失而,孟子举了个例子说,为什么人性善,他说失去良心的人就像光秃秃的 山,并不是山上不长树,而是树被砍光了,可能读过孟子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反正我印象中是这样。孟子讲求其放心,
这句话怎么说呢,可以说是把放纵的心找回来。一句话,就是没有良心的人,不是本身没有,而是本来有,后来由于其他原因丢失了。
这是孟子的看法,但是比如告子有其他的理解,他说,生谓之性,生的东西是非善非恶的。这跟王阳明的东西比较像,
王阳明有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不多说了,这些东西在我写的东西里都有,不过写的可能比较乱,让人不容易理解。
[cyrusbobo (5-11 13:3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引用 马甲甲甲:马蹄大大,我没说良知这个 东西 空疏啊,我说的是良知这个 话题 空疏 *远目*)良知不空疏,作为一个话题则空疏。[materialist (5-13 13:2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引用 马甲甲甲:嗯,顶沙加大人)日本人确实是拿来主义啊,[cyrusbobo (5-18 12:4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引用 cyrusbobo:日本人确实是拿来主义啊,)靠刚才一按回车就发了圣斗士星矢就是一些希腊神话,加了不少佛教的东西,不过小时候圣斗士星矢,确实是我非常喜欢的漫画。圣衣太酷了[cyrusbobo (5-18 12:4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引用 watercooler:挺好的。。。只不过,为什么你会想要讨论这个话题? 说实话,我觉得说得很散,到最后没有一句让人觉得点睛的话。摸不着头脑。 所以最后我...)恕我直言, 我觉得楼主纯粹就是没人听他讲话,憋坏了。[Sam_Fisher (5-31 18:3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引用 Sam_Fisher:恕我直言, 我觉得楼主纯粹就是没人听他讲话,憋坏了。)确实憋坏了[cyrusbobo (6-9 16:3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引用 Sam_Fisher:恕我直言, 我觉得楼主纯粹就是没人听他讲话,憋坏了。)为什么不给我花呢,我等的很焦急呀[cyrusbobo (6-9 16:4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

(引用 cyrusbobo:为什么不给我花呢,我等的很焦急呀)因为写得不好...[Sam_Fisher (6-11 0:2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0楼


<<始页  [1]  2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