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以前只是听现场哭,现在连看文字都会哭,真是越来越不争气了。
很久以前是喜欢弹莫扎特的。当然那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耳朵里面只觉得好听。但是人越长越大了之后,反而越来越不敢碰那些当初看起来简单的东西,原因无他,就是开始发觉那些洁净的旋律背后有些我自觉还没有资格去懂的东西。很多人都这么说,弹莫扎特最好的,不是没有心机的孩子,就是已经返璞归真的老人。我两边都不是,于是只能苦笑着继续尘世的挣扎。
我一直想不明白像莫扎特这样的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有很多人说他是上帝送给人间的,我却觉得正好相反,是一个从来就毫无来由却极固执的念头。很多人问过我的母亲,是不是曾经给我做过什么胎教,听过莫扎特,否则我这样的人怎么会出生在一个和音乐八辈子打不到一起去的家庭。母亲对此一笑置之,说她连‘什么’是莫扎特都不知道,怎么会特意去给我听莫扎特呢。原本是句朴实的实话,但是在很多年之后我才发觉,母亲也许在无意中说出了一个道理:*什么*是莫扎特?
我也不知道。我原以为我知道,但是听莫扎特越多,我就越不知道。我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才是音乐家。
我喜欢贝多芬。喜欢马勒。喜欢德沃夏克。喜欢男性化而大气的音乐。但是在曾经那段心如槁木的悲哀日子里,我尝试用他们来获得力量,然后发现我错了。那样迸发的渴望的紧握的激情,灿烂风发却无法滋润我这个死去的影子。是莫扎特,而且是他的安魂曲,真正地安抚(不是安息)了我的灵魂。他的音乐一如温婉的圣杯,接起我的血和眼泪,再用鸽子的翅膀覆起。如果没有他这盛血的杯子,也许如今我依旧是一个破碎而干枯的生命。奇怪如是,人说莫扎特给人间的是欢乐,我却是从他在死神面前的悲悯里获得了重生的力量,一如塔罗牌的‘死神’,逆位。
说莫扎特高明过贝多芬,在天分这方面是无法争论的。但从创作的范围看来,贝多芬写过一些很好的大提琴独奏曲目和弦乐+钢琴的三重协奏曲,也都是莫扎特并不涉猎的形式。莫扎特唯一绝对强过贝多芬的创作形式是歌剧。
至于他的钢琴协奏,重要性的确是无可争议,不过要说最伟大,恐怕依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个人心目中最伟大的钢协是勃拉姆斯的第一第二。那个和G大调小夜曲相似的,恐怕是第23钢协的第3乐章吧?
人说莫扎特交响曲成就最高的是最后三部(39,40,41),我却一直固执地喜爱第25号的第一乐章,只为了主题里双簧管上那9个胜过千言万语的单音。那并不是一个很完美的乐章,绝对比不上40和41的恢宏,但是只要那9个音,真的只要那9个音,我就觉得已经走过了种种的无限,再不用去想其他的什么。一种同样毫无来由的直觉。
而安魂曲,这样一种包容一切的重生的力量,是怎样地被灌注到为死亡所写的音符上的啊!我曾在图书馆借来过安魂曲的总谱,Lacrymosa(落泪之日)那里,只读着谱唱了两句,竟然已经哽咽得不能再出声。那绝对不是普通的经文歌那种我可以轻易投入轻易抽身的悲悯,有着一旦走进门就会让我的膝盖软弱得再也无法掉头而去的目光。所以我敢唱威尔第和勃拉姆斯的安魂曲,也不怕贝多芬和舒伯特的弥撒,却从那以后不敢碰莫扎特的安魂曲,只怕在这个目光面前,自己根本无法发出声音。
上天为何要早早带走莫扎特呢?也许是因为贝多芬,也许就是天妒英才 - 人类能拥有这样的音乐,上帝也想要。.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Virtue is like a rich stone, best plain set.
-------------- F. Bacon, 'Of Beaut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