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堵上耳朵,这是一部炫目的电影,POTO观后感看完了POTO,坐在本来就空荡荡的影院,看着长长的crew list,我很想知道在POTO电影版规划的时候那些导演,制片人怎么想的?这部电影到底定义为艺术片还是商业片?定义的appreciation观众群到底是Phans还是那些从来没看过POTO的?为什么100分的场景设计;90分的剧本改编;80分的演技;70分的演员面孔;60分的摄影;却配上50分的歌喉。OK,就算导演不打算用音乐来取胜,为什么还要找来Patrick Wilson(PM)这个唯一一个参加过音乐剧POTO的演员来演Raoul这个白开水似的角色,而让一个高音不高音低音不低音的Gerard Butler(GB)来演Phantom这个不要相貌只要嗓音的角色!可惜可叹……差一点就能成为名流千古的电影……
好吧,我们一分为二来说说这个让Phans either love it or leave it的POTO电影版。
一、视觉的盛宴
舞台剧的一大优势是观众和舞台的物理距离很近,很有现场感;缺点也在距离,视觉距离很远,稍微大一点的hall里面远一点的座位就看不到表情。而且舞台剧在角度,场景布置上都较之电影有劣势,我不得不说电影版在这些优势上做足了文章。
首先用黑白的映像配合影片开始歌剧院陈旧的外景和破败的内景,这很是让我受用的(我本来就喜欢 (more...)
我曾看过小说和百老汇的版本,现在有一点儿疑问
小说是中四那年看的,国内初中三年的英文水平,现在我都不敢信任自己所剩不多的印象;纽约百老汇的版本,至少与伦敦版的歌剧有很大出入;而因为电影与伦敦版差不多一致,所以这次看电影好像又看了一个新演绎似的。
我以前没有印象那个Phantom是人,好像小说和百老汇都没有明确这一点,电影里居然还有清楚的身世交代,怎么不一块儿交代一下真的是个人的话怎么会有种种魔力的呢?(比如说让人一张嘴蛤蟆叫的Power -_-!!)
第二个疑问嘛,关于Phamtom的性格。Phantom逼着Christine做出选择,要么跟他让子爵获得自由、要么拒绝他而让子爵死亡,这构成经典的希腊悲剧模式,即悲剧主角必须具有选择的自由,但无论怎么选择后果都必须是悲剧性的,所谓“悲剧性的两难窘境”。然而POTO耐人寻味之处正在于这一幕之后令人惊讶的antithesis,由此Phantom成为从开始至终局的彻底的悲剧角色,而这也正是他自己选择的。这进一步启发观众反思,当他逼着Christine选择时,其实这个选择恰恰是给他自己,而无论他如何选择也将以悲剧收场。这才是真正构成悲剧的两难窘境之所在。
小说和百老汇的版本,都强调了Phantom化身为音乐天使的角色,通过艺术的神圣追求让他掩盖了更“人”性的一面;所以Christine对Phantom的感情绝没有电影中处理得那么简单。电影甚至赤裸裸的将这两者的关系描绘成Phantom的欲望、自私和占有、Christine的头脑单纯、不明就里和后来邀人同情的被胁迫。电影中的Phantom形象显然减少了其忧伤与神秘、而变得更像一个在被排斥和孤独中被扭曲变态的真实的“人”。
前天还和大象说起,怎么有这么多种很不同的演绎?!——这样是不是原意,有没有什么依据可言,这是我的疑问,主要从文学的方面来看。至于其他方面,听觉上很明显电影里的音乐soundtrack化了、与歌剧相差颇远;视觉上,建筑的恢宏、墓园的布景、人物的繁多,电影在这一点上的确比百老汇占有优势;然而考虑到电影技术与舞台的差距,仿佛百老汇的现场更令人惊喜:剧院地下随小船划动,地下一层层涌处排满蜡烛的铁栅门,舞台上方悬挂的大型灯饰在事故那一幕掉了下来,仿佛真的是free fall似的掉了下来又被Phantom控制住,令人印象深刻。
我以前没有印象那个Phantom是人,好像小说和百老汇都没有明确这一点,电影里居然还有清楚的身世交代,怎么不一块儿交代一下真的是个人的话怎么会有种种魔力的呢?(比如说让人一张嘴蛤蟆叫的Power -_-!!)
第二个疑问嘛,关于Phamtom的性格。Phantom逼着Christine做出选择,要么跟他让子爵获得自由、要么拒绝他而让子爵死亡,这构成经典的希腊悲剧模式,即悲剧主角必须具有选择的自由,但无论怎么选择后果都必须是悲剧性的,所谓“悲剧性的两难窘境”。然而POTO耐人寻味之处正在于这一幕之后令人惊讶的antithesis,由此Phantom成为从开始至终局的彻底的悲剧角色,而这也正是他自己选择的。这进一步启发观众反思,当他逼着Christine选择时,其实这个选择恰恰是给他自己,而无论他如何选择也将以悲剧收场。这才是真正构成悲剧的两难窘境之所在。
小说和百老汇的版本,都强调了Phantom化身为音乐天使的角色,通过艺术的神圣追求让他掩盖了更“人”性的一面;所以Christine对Phantom的感情绝没有电影中处理得那么简单。电影甚至赤裸裸的将这两者的关系描绘成Phantom的欲望、自私和占有、Christine的头脑单纯、不明就里和后来邀人同情的被胁迫。电影中的Phantom形象显然减少了其忧伤与神秘、而变得更像一个在被排斥和孤独中被扭曲变态的真实的“人”。
前天还和大象说起,怎么有这么多种很不同的演绎?!——这样是不是原意,有没有什么依据可言,这是我的疑问,主要从文学的方面来看。至于其他方面,听觉上很明显电影里的音乐soundtrack化了、与歌剧相差颇远;视觉上,建筑的恢宏、墓园的布景、人物的繁多,电影在这一点上的确比百老汇占有优势;然而考虑到电影技术与舞台的差距,仿佛百老汇的现场更令人惊喜:剧院地下随小船划动,地下一层层涌处排满蜡烛的铁栅门,舞台上方悬挂的大型灯饰在事故那一幕掉了下来,仿佛真的是free fall似的掉了下来又被Phantom控制住,令人印象深刻。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