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三国话题:诸葛亮为何屡次北伐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本帖共有 4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子非鱼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86) 发表:2003-03-17 01:50:16  楼主  关注此帖评分:
【桐音别馆】三国话题:诸葛亮为何屡次北伐

提出一个我思考已久的疑问。诸葛亮平定南方叛乱之后,一共五次
兵出祁山北伐:第一次成绩最大,下了三郡,结果马谡在街亭为张
邰所破,无功而返;第二次被曹真挡住,粮尽而反;第三次平了武
都、阴平二郡;第四次又是粮尽而返;第五次在五丈原屯田,试图
与司马懿长期对峙,几个月后病逝,蜀兵遂退。三国演义上渲染的
很多事情,其实都不是史实;而且诸葛亮也并非每次都被司马懿所
阻;不过可以看出诸葛亮确实实尽了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过这里有一个疑问,作为三国之中国力最弱的一方,诸葛亮为何
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屡次兴兵攻打最强大的魏国呢?当时的实际
情况是:一、魏国占据整个北方,经曹操、曹丕两代经营,根基已
稳,匡扶汉室的口号已经没有多大的政治吸引力;二、北方地广人
多,经济发达,无论是人民数量还是军队数量,蜀与魏相比都处于
绝对劣势;三、魏在关中一带军力雄厚,防线牢靠;蜀兵远道而来,
运粮困难,魏根本无需出战,只须等蜀兵粮尽就可退敌;四、蜀国
力贫弱,根本无力负担战争的巨大开支,只有提高赋税,当初诸葛
亮平定南蛮,但他去世之后南人复反,主要就是收税过于沉重。
五、与吴国的联盟并不牢靠,吴无意北进,几次配合性的北伐都被
以合肥为中心的那条坚固防线挡回。

诸葛亮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不应该看不到这些不利因素,那么
这样一来,劳师动众五次北伐的举动就很难解释了。想到的理由大概是:
一、如前出师表所言:“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
忠陛下之职分也。“
二、蜀国小力微,易遭侵略,不如以守代攻,以不断的攻势换来本土
的平安,这样还可以使本国的君臣始终保持警惕,不致居安忘危。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能解释的通的理由么?

顺便说一句,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
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个
评价有些苛刻,在当时的实力对比下,实在是太难为他了,纵使孙武、
韩信重生,能够重演汉高祖的故事么?
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 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子非鱼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86) 发表:2003-03-17 15:45:05  2楼
原创?个人认为陈寿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是恰当的,中肯的,谈不上什么苛刻不苛刻。
是原创。
诸葛亮带兵打仗,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失误,
马谡那一次算是绝无仅有,那也是识人有
误,派魏延或吴懿去结果可能就大大不同
了。北伐不成,除去综合实力上的差距,
我想还可以补充两点,一、荆州一失,隆中
对就已经失败了一半 二、蜀国的人才太少,
而且在现有人才的使用和协调上,诸葛亮
做的并不成功。当然这个问题可以另开一
文专门说明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子非鱼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86) 发表:2003-03-18 01:42:03  3楼
我的想法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诸葛亮作为汉室动乱逃到湖北的难民,到加入刘备集团,又转移到四川,这样的士大夫会有一定的"中原情结"。就好像西晋亡南渡众名士一般。这一点,可以从蜀国的政治集团倾向看出来,本土集团的李严,谯周等大部分是动武的反对者,但是诸葛亮的几位荆州集团的继任者包括蒋琬和费祎,都或多或少的继承诸葛亮的政策,屯兵汉中,远离成都政治中心而遥掌国事,伺机而动,费祎更是在前方死于刺客之手。 此外,诸葛亮自比的乐毅,管仲,都是贤臣良将,或辅佐王霸之业,或挽大厦于将倾。从感情上,他本身也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出师表》千古一篇,情真意切,绝无虚伪之情。 因此,我认为,诸葛伐魏,有自身的感情因素。 再从形式上来看,所谓三分鼎立,这个鼎是不平衡的。魏的实力甚至超过蜀,吴之和。蜀国最弱。而且魏国腹地广阔,经济发达,经过多年的修生养息,实力凌驾两国之上,蜀采取守势,只是拖延死期而已。 从魏国内部来说,一开始是新王朝刚刚建立,难免有可趁之机;另一方面,司马集团和曹氏集团从曹睿开始一直处于互相倾轧的状态,容易在内部击破。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就是利用此点先将司马懿除去。在敌国内部有嫌隙时,会比较有机会。 外交上,形势所逼,蜀吴两国的 (more...)
恩,这些理由都比较有道理,也许


诸葛亮是想采取蚕食政策,不断出兵,力争每次都在土地和人口上
有所收获,增强自身实力,安排自己身后的接班人,也确保他们能
坚定不移的执行这一政策(“你办事,我放心”)。不过诸葛亮自
己寿命不长(蜀国谋臣似乎都短寿,法正,庞统,马良。。。),
后继者又每况愈下,蜀国后期人才凋敝,国力日弱,再三勉强出兵
北伐,就有穷兵黩武的嫌疑了,而且战争的巨大负担也全加在蜀国
老百姓的头上了。

还可以补充一点,诸葛亮对人才的使用和协调似乎有点问题。马谡此
人只可当参谋,不可带兵(好像叶剑英),刘备提醒过“马谡言过
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结果诸葛亮“违众拔谡”,坏了
大事。魏延杨仪,一文一武,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诸葛在世之时
就有矛盾,诸葛亮不能协调,结果身故之后,造成大乱,一死一废,
对于人才资源不是很丰富的蜀国来说,实在是可惜。诸葛亮勤于政
事,废寝忘食,甚至连手下人犯了错打二十大板的事情也要亲自批
示,司马懿知道了后说,这样下去能活得长吗?这是诸葛亮鞠躬尽
瘁的感人之处,也是作为领导者的失败之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子非鱼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86) 发表:2003-03-18 18:13:19  4楼
李严,宛城人,不应该属于本土集团
李严(z) 三国志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也。少为郡职吏,以才干称。荆牧刘表使历诸郡县。曹公入荆州时, 严宰秭归,遂西诣蜀,刘璋以为成都令,复有能名。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于绵 竹。严率众降先主,先主拜严裨将军。成都既定,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二十三年,盗贼马 秦、高胜等起事于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 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产。枝党星散,悉复民籍。又越囗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 救,贼皆破走。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 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建兴元年,封 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 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严与孟达书曰:“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 伴。”亮亦与达书曰:“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其见贵重如此。八年,迁骠骑将 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为后事。 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
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 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 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 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于是亮表平曰:“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 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 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剌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 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 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代平之短,莫若褒 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 咎。”乃废平为民,徒梓潼郡。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 能,故以激愤也。丰官至朱提太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4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