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三国话题:诸葛亮为何屡次北伐
提出一个我思考已久的疑问。诸葛亮平定南方叛乱之后,一共五次
兵出祁山北伐:第一次成绩最大,下了三郡,结果马谡在街亭为张
邰所破,无功而返;第二次被曹真挡住,粮尽而反;第三次平了武
都、阴平二郡;第四次又是粮尽而返;第五次在五丈原屯田,试图
与司马懿长期对峙,几个月后病逝,蜀兵遂退。三国演义上渲染的
很多事情,其实都不是史实;而且诸葛亮也并非每次都被司马懿所
阻;不过可以看出诸葛亮确实实尽了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过这里有一个疑问,作为三国之中国力最弱的一方,诸葛亮为何
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屡次兴兵攻打最强大的魏国呢?当时的实际
情况是:一、魏国占据整个北方,经曹操、曹丕两代经营,根基已
稳,匡扶汉室的口号已经没有多大的政治吸引力;二、北方地广人
多,经济发达,无论是人民数量还是军队数量,蜀与魏相比都处于
绝对劣势;三、魏在关中一带军力雄厚,防线牢靠;蜀兵远道而来,
运粮困难,魏根本无需出战,只须等蜀兵粮尽就可退敌;四、蜀国
力贫弱,根本无力负担战争的巨大开支,只有提高赋税,当初诸葛
亮平定南蛮,但他去世之后南人复反,主要就是收税过于沉重。
五、与吴国的联盟并不牢靠,吴无意北进, (more...)
我的想法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诸葛亮作为汉室动乱逃到湖北的难民,到加入刘备集团,又转移到四川,这样的士大夫会有一定的"中原情结"。就好像西晋亡南渡众名士一般。这一点,可以从蜀国的政治集团倾向看出来,本土集团的李严,谯周等大部分是动武的反对者,但是诸葛亮的几位荆州集团的继任者包括蒋琬和费祎,都或多或少的继承诸葛亮的政策,屯兵汉中,远离成都政治中心而遥掌国事,伺机而动,费祎更是在前方死于刺客之手。
此外,诸葛亮自比的乐毅,管仲,都是贤臣良将,或辅佐王霸之业,或挽大厦于将倾。从感情上,他本身也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出师表》千古一篇,情真意切,绝无虚伪之情。
因此,我认为,诸葛伐魏,有自身的感情因素。
再从形式上来看,所谓三分鼎立,这个鼎是不平衡的。魏的实力甚至超过蜀,吴之和。蜀国最弱。而且魏国腹地广阔,经济发达,经过多年的修生养息,实力凌驾两国之上,蜀采取守势,只是拖延死期而已。
从魏国内部来说,一开始是新王朝刚刚建立,难免有可趁之机;另一方面,司马集团和曹氏集团从曹睿开始一直处于互相倾轧的状态,容易在内部击破。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就是利用此点先将司马懿除去。在敌国内部有嫌隙时,会比较有机会。
外交上,形势所逼,蜀吴两国的同盟,可以说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最稳固的同盟之一,两国同期连枝,出兵也是遥相呼应,从刘备死开始,终三国时期而没有反复。军事的同盟可以起到牵制和分散的作用。
再来讲战略和目的,诸葛亮是否希望一举歼灭魏国,或者军事行动是否以此为目的,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我个人认为,诸葛亮的行动,主要是以逐步增加己方的实力为目的。东方是同盟国,当然就从北方开始。世人多苛责诸葛亮为何不采取魏延兵出子午谷取长安的策略,其实,主要原因就是长安并非诸葛亮的首要目标。
从诸葛亮数次北伐都义无反顾的出祁山或者陈仓来看,诸葛亮的目的就是---董卓集团故地,魏国西北方的凉州。一出,疑兵出萁谷,自取南安,天水,永安;二出,攻陈仓;三出,平武都,阴平,扫平出祁山之路;四出,复取祁山;五出褒斜道,是想屯田打持久战,可惜天不遂人愿。
取得凉州有许多好处,第一,取得一个相对安全的后方,减少阳平关路的威胁;第二,对雍州长安地区直接威胁,进可攻,退可守;第三,凉州兵马强悍,是兵员补充的绝佳之地。第四,增加己方的经济实力。
这样的战略,从一出看得最明显,诸葛亮先从政治上着手,做掉了司马懿,秘密与三郡官吏商议;然后派遣赵云作疑兵取眉,吸引敌方主力曹真;其次自领大军出祁山,三郡叛应,声势大振。魏国发现上当,急忙派遣张颌来救,至此,真是精彩绝伦。
本来只要马谡率领大军在大路上把张颌挡下来,凉州就是蜀国的了,可惜马谡这个大白痴。诸葛亮在输了以后还要拔西城千余家还蜀,其增加自身实力的战略不言而喻。
后来魏国有了防备,郭淮,曹真,郝昭,司马懿也都不是白痴,就没有这么容易入手了。
总的来说,我认为诸葛亮这个战略十分正确。在大环境下,如果不主动,只有等死。可惜魏国的几次内乱诸葛亮都没有等到,不然辽东,寿春几次叛乱,诸葛亮定能把握时机。
诸葛亮作为汉室动乱逃到湖北的难民,到加入刘备集团,又转移到四川,这样的士大夫会有一定的"中原情结"。就好像西晋亡南渡众名士一般。这一点,可以从蜀国的政治集团倾向看出来,本土集团的李严,谯周等大部分是动武的反对者,但是诸葛亮的几位荆州集团的继任者包括蒋琬和费祎,都或多或少的继承诸葛亮的政策,屯兵汉中,远离成都政治中心而遥掌国事,伺机而动,费祎更是在前方死于刺客之手。
此外,诸葛亮自比的乐毅,管仲,都是贤臣良将,或辅佐王霸之业,或挽大厦于将倾。从感情上,他本身也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出师表》千古一篇,情真意切,绝无虚伪之情。
因此,我认为,诸葛伐魏,有自身的感情因素。
再从形式上来看,所谓三分鼎立,这个鼎是不平衡的。魏的实力甚至超过蜀,吴之和。蜀国最弱。而且魏国腹地广阔,经济发达,经过多年的修生养息,实力凌驾两国之上,蜀采取守势,只是拖延死期而已。
从魏国内部来说,一开始是新王朝刚刚建立,难免有可趁之机;另一方面,司马集团和曹氏集团从曹睿开始一直处于互相倾轧的状态,容易在内部击破。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就是利用此点先将司马懿除去。在敌国内部有嫌隙时,会比较有机会。
外交上,形势所逼,蜀吴两国的同盟,可以说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最稳固的同盟之一,两国同期连枝,出兵也是遥相呼应,从刘备死开始,终三国时期而没有反复。军事的同盟可以起到牵制和分散的作用。
再来讲战略和目的,诸葛亮是否希望一举歼灭魏国,或者军事行动是否以此为目的,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我个人认为,诸葛亮的行动,主要是以逐步增加己方的实力为目的。东方是同盟国,当然就从北方开始。世人多苛责诸葛亮为何不采取魏延兵出子午谷取长安的策略,其实,主要原因就是长安并非诸葛亮的首要目标。
从诸葛亮数次北伐都义无反顾的出祁山或者陈仓来看,诸葛亮的目的就是---董卓集团故地,魏国西北方的凉州。一出,疑兵出萁谷,自取南安,天水,永安;二出,攻陈仓;三出,平武都,阴平,扫平出祁山之路;四出,复取祁山;五出褒斜道,是想屯田打持久战,可惜天不遂人愿。
取得凉州有许多好处,第一,取得一个相对安全的后方,减少阳平关路的威胁;第二,对雍州长安地区直接威胁,进可攻,退可守;第三,凉州兵马强悍,是兵员补充的绝佳之地。第四,增加己方的经济实力。
这样的战略,从一出看得最明显,诸葛亮先从政治上着手,做掉了司马懿,秘密与三郡官吏商议;然后派遣赵云作疑兵取眉,吸引敌方主力曹真;其次自领大军出祁山,三郡叛应,声势大振。魏国发现上当,急忙派遣张颌来救,至此,真是精彩绝伦。
本来只要马谡率领大军在大路上把张颌挡下来,凉州就是蜀国的了,可惜马谡这个大白痴。诸葛亮在输了以后还要拔西城千余家还蜀,其增加自身实力的战略不言而喻。
后来魏国有了防备,郭淮,曹真,郝昭,司马懿也都不是白痴,就没有这么容易入手了。
总的来说,我认为诸葛亮这个战略十分正确。在大环境下,如果不主动,只有等死。可惜魏国的几次内乱诸葛亮都没有等到,不然辽东,寿春几次叛乱,诸葛亮定能把握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