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历史与歌剧的历史 (再转一篇)
转上一篇的时候就想着让下面几位发表意见,果然奸计得售,呵呵
再转来一篇抛砖引玉。如果庸人/格格和香陵分别谈谈歌剧和京剧的历史起源、
艺术特色(for entry level),我想这一定是大家乐于看到的
××××××
邹静之
京剧是一个以演员为主的剧种,京剧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演员的历史。而歌剧不同,所有取于音乐,音乐和唱最为重要,歌剧可以说是一部作曲家的历史。京剧多年没有大的发展而无流派再现的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是有人欲把以演员为中心的这种京剧历史改变。
如果拿京剧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于欧洲歌剧中的十大女高音、十大男高音相比,大概是荒谬的。他们虽然都是以唱见长,但那是多么不一样的唱啊。
我认识的中国京剧院的花脸演员侯兄,他每天一早要五点钟左右起来,到陶然亭公园边踢腿边吊嗓子,把身上、嗓子都活动开了,才能练功排戏。相应的例子是,余叔岩在嗓音失润之后,十年如一日在天坛根下边吊嗓、练唱,终于又把声音练了回来。且创出了一种叫“云遮月”的“烟嗓”。
而帕瓦罗蒂如果当夜有演出,他会“先睡个懒觉,而后在一个他认为“恰当的时候”在钢琴前试几个他认为是检验嗓音状况的音阶。如果在状态,一切就是等待演出了,他不能过多地消耗嗓音。还有些极端的例子,是在演出当天一句话也不与人说,如非要说话时,用笔来写。
说这些并不是在谈逸闻趣事,那没有什么意义。我最终还是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都是唱的戏剧而它们的各个方面都是那样地不同。
我们还是从练发声开始。意大利唱法要练习五个元音———啊、哎、依、爱、呕;京剧大都是两个音,一个啊,一个依。我们如果有早上去公园的经历,总会碰到那些票友,啊、啊、依、依地吊嗓子。可以不借用任何器具的帮助,对着墙或者一池湖水,这样地,从低往高喊,越高越好。歌剧美声的练习,相对要复杂得多,要有正规的练习曲13531或135175421这样地半音半音地练上去,男高音大多从中央C唱到bB或B,更好的是高音C。这样不断地打磨这一音域中的五个元音的练习,大概要与一个声乐工作者终生相伴。当然京剧的吊嗓也各有不同,我在北大荒时,有一位兵团战士每天早起吊嗓喊的是“洪阿姨”。我们常在沉睡中被他可怕的“洪阿姨”的呼唤声惊醒,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洪阿姨是何许人。
京剧满宫满调,老生都要唱到高音E,或更高。这比高音C高了两个音,不是人人可以轻易做到的,所以你如果想完整地唱一大唱段就必须具备有一定的高度才行。之所以只练啊———依———,是因为一个开口,一个闭口,一开、一闭练好了这两个音其它也就在其中了。
意大利歌剧演员对声音音质的要求是很高的,没有一个好的声音,大概合唱队都不会要你。
京剧演员的要求不同,更重要的不是音质,而是你个人对唱段的创新和理解。嗓音是否嘹亮并不重要,观众更多地是需要韵味和对唱腔的个人化创造。京剧高派(高庆奎)是要嗓子的,但我不止一次地听那些口衔茶壶嘴,闭眼听戏的遗老们把这一派中的一位名角极力贬低,而对嗓音之润,能化劣为优自成一格的唱法倒是大受欢迎。老生如周信芳、余叔岩,青衣如程砚秋等等,其特殊的嗓音而制造出了一种更为迷人的韵味,由此一点看,京剧是更为个人化的,由杰出的个人化来感染大众。而歌剧按科普兰所言“为了欣赏歌剧院上演的歌剧,就必须从接受它的成规开始。”既已有了成规就是说它的集体性规则已经在先了。京剧当然也有成规,但对个人的要求绝对不那么严格。
京剧的个人化主要不表现在声音上,更为突出的是你对唱段的处理。一出《失空斩》马派与言派就有极为不同的唱法,如果把曲谱录下来一看是完全的不同。而西洋歌剧绝不会出现这一情况,十个人唱《星光灿烂》都是《星光灿烂》,虽处理上有所不同,但谱子是一个音也不会改变的。
如果再从大的方面来比较的话,京剧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演员的历史,它是被那些天才的演员们连缀着演绎出来的。
而西洋歌剧却截然相反,那首先是一个作曲者的历史,作曲家的权威超过一切,咏叹调一旦写出就不再改变。当我们提到京剧时,总会说梅派的什么戏,马派的某某戏。而一说歌剧总与作曲家的名字有关,如威尔第的《茶花女》,普契尼的《托斯卡》。
还可以从其它的方面来验证。京剧对一个演员的要求是“唱念作打”,而我们有幸看到的西洋歌剧演员,它们的表演实在不能说在表演,不要说打了,连普通的身段也可以不要,站着唱就是了。我曾在剧场看到过帕瓦罗蒂演的《绣花女》,到了唱《冰冷的小手》前摸钥匙的一场戏,帕氏那巨大的身躯实在蹲不下去,所以只是潦草地在桌子上一摸,便按住了“咪咪”的小手。开唱。如在京剧中这样一定是不行的。京剧管没有作派上台唱戏的票友叫“羊毛”,大概有生人的意思。
因为京剧是一个以演员为主的剧种,所以除唱外,理当具备其他条件的越丰富越好。而歌剧中的帕瓦罗蒂在那一刻却不会遭到任何非议,所有取于音乐,音乐和唱最为重要。
在京剧中,能树立流派的京剧演员兼任了作曲家的身份。梅派的唱腔是梅兰芳与他的琴师设计的,程派更是这样。所有凡可以立派的大多是自己作曲设计的唱腔。他们完全以自己为中心而设计,表演一出戏。西洋歌剧绝不会这样,从指挥到演员都要服从于作曲家的音乐,所有的个人的东西要在音乐这个圆圈中发挥。
由此我想到了与现在有关的问题———京剧多年没有多大的发展而无流派再现的原因,有一点或许没有得到重视:就是京剧欲把以演员为中心的这种历史改变,使其更接近一个成规的西洋歌剧的集体化的东西。把“唱念作打”中个人化的东西降到最低的程度,而格式化成规化代替了演员个人的能力的发挥。原本是一个以演员发展为史的艺术门类,突然地完全地改变了,它还怎么能发展下去呢?当它以成规化来束缚这一艺术形式时,它就没有了个性,改变了原来京剧发展的轨迹,而学歌剧的作曲家的历史轨迹又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它的现状变得没有着落,就很难谈得上发展了。
《人民论坛》 (2002年第五期)
再转来一篇抛砖引玉。如果庸人/格格和香陵分别谈谈歌剧和京剧的历史起源、
艺术特色(for entry level),我想这一定是大家乐于看到的
××××××
邹静之
京剧是一个以演员为主的剧种,京剧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演员的历史。而歌剧不同,所有取于音乐,音乐和唱最为重要,歌剧可以说是一部作曲家的历史。京剧多年没有大的发展而无流派再现的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是有人欲把以演员为中心的这种京剧历史改变。
如果拿京剧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于欧洲歌剧中的十大女高音、十大男高音相比,大概是荒谬的。他们虽然都是以唱见长,但那是多么不一样的唱啊。
我认识的中国京剧院的花脸演员侯兄,他每天一早要五点钟左右起来,到陶然亭公园边踢腿边吊嗓子,把身上、嗓子都活动开了,才能练功排戏。相应的例子是,余叔岩在嗓音失润之后,十年如一日在天坛根下边吊嗓、练唱,终于又把声音练了回来。且创出了一种叫“云遮月”的“烟嗓”。
而帕瓦罗蒂如果当夜有演出,他会“先睡个懒觉,而后在一个他认为“恰当的时候”在钢琴前试几个他认为是检验嗓音状况的音阶。如果在状态,一切就是等待演出了,他不能过多地消耗嗓音。还有些极端的例子,是在演出当天一句话也不与人说,如非要说话时,用笔来写。
说这些并不是在谈逸闻趣事,那没有什么意义。我最终还是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都是唱的戏剧而它们的各个方面都是那样地不同。
我们还是从练发声开始。意大利唱法要练习五个元音———啊、哎、依、爱、呕;京剧大都是两个音,一个啊,一个依。我们如果有早上去公园的经历,总会碰到那些票友,啊、啊、依、依地吊嗓子。可以不借用任何器具的帮助,对着墙或者一池湖水,这样地,从低往高喊,越高越好。歌剧美声的练习,相对要复杂得多,要有正规的练习曲13531或135175421这样地半音半音地练上去,男高音大多从中央C唱到bB或B,更好的是高音C。这样不断地打磨这一音域中的五个元音的练习,大概要与一个声乐工作者终生相伴。当然京剧的吊嗓也各有不同,我在北大荒时,有一位兵团战士每天早起吊嗓喊的是“洪阿姨”。我们常在沉睡中被他可怕的“洪阿姨”的呼唤声惊醒,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洪阿姨是何许人。
京剧满宫满调,老生都要唱到高音E,或更高。这比高音C高了两个音,不是人人可以轻易做到的,所以你如果想完整地唱一大唱段就必须具备有一定的高度才行。之所以只练啊———依———,是因为一个开口,一个闭口,一开、一闭练好了这两个音其它也就在其中了。
意大利歌剧演员对声音音质的要求是很高的,没有一个好的声音,大概合唱队都不会要你。
京剧演员的要求不同,更重要的不是音质,而是你个人对唱段的创新和理解。嗓音是否嘹亮并不重要,观众更多地是需要韵味和对唱腔的个人化创造。京剧高派(高庆奎)是要嗓子的,但我不止一次地听那些口衔茶壶嘴,闭眼听戏的遗老们把这一派中的一位名角极力贬低,而对嗓音之润,能化劣为优自成一格的唱法倒是大受欢迎。老生如周信芳、余叔岩,青衣如程砚秋等等,其特殊的嗓音而制造出了一种更为迷人的韵味,由此一点看,京剧是更为个人化的,由杰出的个人化来感染大众。而歌剧按科普兰所言“为了欣赏歌剧院上演的歌剧,就必须从接受它的成规开始。”既已有了成规就是说它的集体性规则已经在先了。京剧当然也有成规,但对个人的要求绝对不那么严格。
京剧的个人化主要不表现在声音上,更为突出的是你对唱段的处理。一出《失空斩》马派与言派就有极为不同的唱法,如果把曲谱录下来一看是完全的不同。而西洋歌剧绝不会出现这一情况,十个人唱《星光灿烂》都是《星光灿烂》,虽处理上有所不同,但谱子是一个音也不会改变的。
如果再从大的方面来比较的话,京剧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演员的历史,它是被那些天才的演员们连缀着演绎出来的。
而西洋歌剧却截然相反,那首先是一个作曲者的历史,作曲家的权威超过一切,咏叹调一旦写出就不再改变。当我们提到京剧时,总会说梅派的什么戏,马派的某某戏。而一说歌剧总与作曲家的名字有关,如威尔第的《茶花女》,普契尼的《托斯卡》。
还可以从其它的方面来验证。京剧对一个演员的要求是“唱念作打”,而我们有幸看到的西洋歌剧演员,它们的表演实在不能说在表演,不要说打了,连普通的身段也可以不要,站着唱就是了。我曾在剧场看到过帕瓦罗蒂演的《绣花女》,到了唱《冰冷的小手》前摸钥匙的一场戏,帕氏那巨大的身躯实在蹲不下去,所以只是潦草地在桌子上一摸,便按住了“咪咪”的小手。开唱。如在京剧中这样一定是不行的。京剧管没有作派上台唱戏的票友叫“羊毛”,大概有生人的意思。
因为京剧是一个以演员为主的剧种,所以除唱外,理当具备其他条件的越丰富越好。而歌剧中的帕瓦罗蒂在那一刻却不会遭到任何非议,所有取于音乐,音乐和唱最为重要。
在京剧中,能树立流派的京剧演员兼任了作曲家的身份。梅派的唱腔是梅兰芳与他的琴师设计的,程派更是这样。所有凡可以立派的大多是自己作曲设计的唱腔。他们完全以自己为中心而设计,表演一出戏。西洋歌剧绝不会这样,从指挥到演员都要服从于作曲家的音乐,所有的个人的东西要在音乐这个圆圈中发挥。
由此我想到了与现在有关的问题———京剧多年没有多大的发展而无流派再现的原因,有一点或许没有得到重视:就是京剧欲把以演员为中心的这种历史改变,使其更接近一个成规的西洋歌剧的集体化的东西。把“唱念作打”中个人化的东西降到最低的程度,而格式化成规化代替了演员个人的能力的发挥。原本是一个以演员发展为史的艺术门类,突然地完全地改变了,它还怎么能发展下去呢?当它以成规化来束缚这一艺术形式时,它就没有了个性,改变了原来京剧发展的轨迹,而学歌剧的作曲家的历史轨迹又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它的现状变得没有着落,就很难谈得上发展了。
《人民论坛》 (2002年第五期)